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拟筛选出国人分娩镇痛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六组,单纯药物组(S3和R3组)和复合药物组(S2R2、S2R3、S3R2和S3R3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且各组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镇痛满意度、剖宫产率、副作用等指标。结果:镇痛起效时间复合药物组小于单纯药物组(P<0.05);复合药物组在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镇痛满意度均优于单纯药物组,且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2~3μg舒芬太尼复合2~3mg罗哌卡因鞘内给药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尤以3μg舒芬太尼复合2~3mg罗哌卡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芬太尼咪达唑仑格拉司琼复合液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阴茎成形手术和睾丸下降固定手术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均采用芬太尼15μg/kg和咪达唑它50ug/kg,A组另加盐酸格拉司琼50ug/kg,术后4、12、24、48h观察患儿疼痛、镇痛程度评分;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脉搏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和术后呼吸、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各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明显高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咪达唑仑格拉司琼复合液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盐酸格拉司琼有良好的术后抗恶心呕吐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初产妇120例,随机分6组,S2R2,S2R3,S3R2,S3R3,S5和R3组,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 PCA),且各组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运动神经阻滞、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S2R3、S3R3组有运动神经阻滞的产妇,S5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皮肤瘙痒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各组均未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的产妇.结论:舒芬太尼5μg或舒芬太尼2~3μg复合2~3 mg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是安全的,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剂量最好不超过3 mg.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拟筛选出国人分娩镇痛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初产妇80例,随机分S2R2、S2R3、S3R2和S3R3四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且各组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镇痛满意度、剖宫产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镇痛起效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20分钟时S2R2组和S2R3组的镇痛效果明显比S31/2组和S3R3组差,镇痛维持时间S2R2组短于S3R2组和S3R3组,镇痛满意度S2R2组〈S2R3组≈S3R2组〈S3R3组,各组均未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结论:2—3μg舒芬太尼联合2~3mg罗哌卡因鞘内给药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尤以3μg舒芬太尼联合2~3mg罗哌卡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和单用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5例。在两组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3μg舒芬太尼复合2 mg罗哌卡因和单用3 mg罗哌卡因,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分别对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进行VAS评分,并记录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在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维持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并且对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较小。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镇痛强,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农君 《现代养生》2014,(14):95-95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的55-89岁老年患者共60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患者的呕吐情况,疼痛耐受情况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是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术后吗啡镇痛。安全,有效,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鞘内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拟筛选出国人分娩镇痛最佳剂量。方法:选择初产妇180例,随机分6组,单纯药物组(S3和R3组)和复合药物组(S2R2、S2R3、S3R2和S3R3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 PCA),各组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镇痛满意度、剖宫产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镇痛起效时间复合药物组小于单纯药物组(P<0.05);复合药物组在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镇痛满意度均优于单纯药物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单纯药物组(P<0.05)。结论:2~3μg舒芬太尼复合2~3mg罗哌卡因鞘内给药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尤以3μg舒芬太尼复合2~3mg罗哌卡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优化胃镜检查术中针药复合麻醉方案,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出最佳方案。方法:利用正交设计方法,选择144例青中年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9组,分别采用针刺介入时机(A)、头体腧穴选择(B)、电针频率参数(C)、麻醉药物配伍(D)4个因素及相应的3水平进行干预,观察术中应激反应积分、异丙酚药量、心率和血压波动值等指标,筛选出最佳组合方案。结果:影响疗效的关键是麻醉药物配伍,腧穴选择次之,而针刺介入时机、电针频率参数对疗效的影响小。针药复合麻醉的最佳方案为:麻醉药物配伍选异丙酚+芬太尼(0.5μg/kg)、针刺腧穴选择头部和肢体穴位、针刺介入时机在术前10min进行、电针频率参数选择低高频交替(2/100Hz)或低频(2Hz)。结论:青中年患者在胃镜检查术前10min进行针刺头部和肢体腧穴,加用电针频率参数选择低高频交替(2/100Hz)或低频(2Hz),并采用异丙酚+芬太尼(0.5μg/kg)麻醉药物配伍的优化组合方案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60例,随机分3组,3ug舒芬太尼组(S3组)与3mg罗哌卡因组(R3组)及3ug舒芬太尼复合3mg罗哌卡因组(S3R3组),双盲对照观察。各组均采用蛛网膜下腔给药后硬膜外腔留管,产妇自控镇痛(CSE+PCA),且各组的硬膜外维持用药相同。观察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的VAS评分、镇痛维持时间、运动阻滞、各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镇痛满意度、剖宫产率、副作用等指标。结果镇痛起效时间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小于舒芬太尼组与罗哌卡因组(P〈0.05);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组在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镇痛满意度均优于舒芬太尼组与罗哌卡因组,且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舒芬太尼组与罗哌卡因组(P〈0.05)。结论3ug舒芬太尼复合3mg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给药可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君 《药物与人》2014,(9):74-7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骨科手术的数量也日趋增多,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其临床工作中正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产左旋布比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等方面应用也越来越多且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我院自2009年将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效果满意,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