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杨酸原料中水杨酸及微量杂质苯酚含量。该法简便、快速、样品测定在10min内完成,其中水杨酸平均回收率为100.42%(RSD1.45%),苯酚平均回收率为102.27%(RSD2.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养肝澳平合剂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3nm。结果: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可用于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病窦灵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优化。结果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结论可为黄芪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影响口服液质量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影响口服液质量因素(浸提工艺,原药材影响)。选用芍药甙作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方法,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口服液浸提工艺,对几批成品及原药材进行含量。认定口服液质量与工艺、原药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加味甘麦大枣颗粒的精制纯化工艺。方法 以药效为指标,确定制剂的精制纯化工艺路线;以甘草苷转移率为定量指标,甘草、合欢皮、地龙的薄层色谱为定性指标优选制剂的工艺参数。结果 最佳精制纯化工艺:水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60℃),加乙醇至50%,搅拌速率300 r·min-1,静置24 h。结论 制定的制剂工艺可行,保证了制剂的有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玉屏风口服液Ⅰ号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等作用.主要适用于表虚不固、或体虚易感风邪者。本品以黄芪为君药.而黄芪甲苷为黄芪主要成分之一.针对样品中所含成分复杂、背景干扰大等特点,我们应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以此为检测指标.为黄芪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参芪精口服液生产工艺及黄芪甲甙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参芪精口服 液中黄芪甲甙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工艺优化。结果: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好。结论:可为黄芪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不同煎煮工艺对复方白芍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煎煮工艺对复方白芍汤质量的影响,并制定最佳煎煮工艺.方法:采用自动煎药机和传统煎煮该处方药材,并设置相同的影响因素,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煮出的煎出液进行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药材浸泡60min,煎煮30min(传统煮法);煎煮(传统煮法)2 次,煎煮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最高,含量为0.371mg/mL;且这个水平在机煮和传统煮法中均是芍药苷含量最高的.结论:传统煎煮法与机煮相比,传统煎煮法效率要高,药效要好.即在相同因素水平下每mL药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比机煮要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定痫丸对癫痫大鼠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海马c-fos表达的影响来探讨该方治疗癫痫的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戊四唑3.2mg/100g,连续给予4周造成大鼠癫痫模型,造模同时给予定痫丸、丙戊酸钠和定痫丸加丙戊酸钠治疗,连续4周。结果:采用戊四唑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升高而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降低,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定痫丸组、丙戊酸钠组和中西药合用组均可明显降低谷氨酸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含量,减少c-fos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痫丸可对抗戊四唑致大鼠癫痫的作用,作用机理与降低脑内神经递质谷氨酸含量、升高γ-氨基丁酸含量以及阻断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苠参口服液中苦参碱的含量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苦参碱含量。λs=480nm,λR=650nm。结果: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可用于制剂定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