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玲  魏文龙  李强 《海峡药学》1999,11(4):103-103
我室自1995年2月至1998年12月,对2431例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阳性1123例,其中90例为绿脓杆菌,占总样本数3.7%,占阳性例数8%。通过药敏试验指导用药,翼助于临床,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90例中年龄最小为6d,最大为78岁。其中6d~3岁28例,~15岁9例,~60岁6例,~78岁47例。其中糖尿病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3例,血液病18例,颅脑外伤6例。1.2标本伤口分泌物41例,咽拭子29例,小儿脐分泌物8例,大便6例,中段尿4例,血液标本1例,胸腔引流液1例。在上述取样中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脐部2次后取其分泌物;粪便有粘液、泡沫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恙虫病患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1999年6月~1999年11月诊治的72例患儿进行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人参多糖提取、水解和衍生化工艺,探讨人参及近缘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抗氧化应激活性。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水解及衍生化条件,并进行单糖组成分析;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人参属多糖抗氧化应激活性。结果提取工艺优选为100℃,4h,料液比1∶15,乙醇浓度85%;6种人参属药材中总多糖含量为14.59%-35.58%。水解:TFA浓度2 mol·L-1,110℃水解5 h;衍生化:PMP浓度0.3 mol·L-1,70℃反应30 min;主要单糖组成: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经红参和珠子参多糖处理后的细胞活性及GSH-Px、SOD相对含量回升,丙二醛相对含量减少。结论 人参及其近缘种的单糖类型基本一致,但其含量具有一定差异。红参和珠子参多糖具有减缓H9c2细胞中由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潜力。研究结果为人参属药材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小儿细胞免疫功能进行干预,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尽快恢复。方法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RID),选IgG、IgA、IgM含量正常的100例RRTI者视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的一组50例给予河山胸腺肽加复方丹参治疗作为治疗组,另一组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的RRTI小儿呼吸道感染次数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河山胸腺肢与复方丹参联合使用能尽快恢复RRTI小儿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不同加工方法对市售当归药材中挥发油含量影响的研究,为建立当归药材合理的加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加工处理的当归药材,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挥发油含量,应用含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烟熏和晒干处理的当归品质较优,硫熏和酒炙品质较差;硫熏、酒炙和晒干三种加工处理的当归药材能够明显区分开,烟熏与晒干较接近;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主要成分藁本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正丁基苯酞、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 A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3.55%、23.66%、3.89%、4.20%、2.06%、2.88%。结论:该研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当归药材挥发油含量影响,为硫熏工艺规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检出O139群霍乱孤菌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它可分为O1群和非O1群。O1群包括埃尔托孤菌(EVC)和古典生物型。非O1群为O139群。1992年在印度马德拉斯首次发现由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样疾病,并于1994年传入我国。本县于1999年10月首次检出O139群,其后在2000~2003年陆续检出4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采用UPLC及化学计量学方法考察酒炙当归的最优微波炮制工艺,为从品质角度探讨当归酒炙工艺的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黄酒量、闷润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法以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肽、藁本内酯、丁烯基苯肽为指标,筛选最优酒炙工艺,并对当归酒炙前后的成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酒炙当归最优工艺为每1 g当归加黄酒0.5 g,闷润时间5 h、微波功率750 W、微波时间3 min。结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UPLC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酒当归的微波炮制工艺进行研究。该炮制工艺加热温度可控,加热时间确定,加料量定量,指标性成分含量高,操作步骤少,耗时短,为当归酒炙工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叶大黄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掌叶大黄抚育和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掌叶大黄主产区甘肃、四川、青海3省样品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应用SPSS软件对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含量数据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气压、相对湿度和温度与掌叶大黄含量有密切关系,是影响掌叶大黄品质重要的气候因子。掌叶大黄有效成分含量与气压、相对湿度和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甘肃产掌叶大黄品质较好,气候因子影响其有效成分合成积累。该研究为不同产地掌叶大黄品质变异及生态适应提供了实验依据,对提高掌叶大黄品质、进行适宜的生态区划分和保障掌叶大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