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件平台是医院数字化体系中最重要、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其方案的选择对硬件平台的经费投入、处理性能、安全性,扩展性、易管理性诸多方面产生直接影响。本文根据作者在制订方案时和两年多应用中的亲身体验,提出了数据物理集中、综合考虑性能、降低结构复杂度等建设原则。全面介绍了作者单位采用的SAN架构的集中存储方案,实现了全院业务和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存储,做到了软件系统与硬件平台的完美统一,收到了满意的运行效果。结合SAN技术总结了该方案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和特点决定了该方案不仅适合于一体化软件系统,也适合于多厂商产品集成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栓通应用于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4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7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治疗和加用血栓通治疗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98% vs.73.68%];就脑血肿体积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小于参照组;就NHSS评分、Bathel指数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应用于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例采用笑气吸入性镇痛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白花丹有效成分的作用靶标,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取白花丹相关的40种药物化学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检索获取有效成分信息,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成分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白花丹有效成分-成分靶点网络。通过OMIM、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OA疾病相关的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Gene MANIA数据库,在CytoScape 3.7.2软件中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其核心靶点涉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等。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以及反应物途径分析。结果:获得252个GO条目,71条和OA有关通路,主要涉及肿瘤、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雌激素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18条反应物途径。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能够较好地结合。结论:本文预测了白花丹治疗OA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和关节疼痛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严重时可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骨关节炎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miRNA作为骨关节炎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其异常表达可为早期诊断骨关节炎提供依据。许多miRNA被证实参与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自噬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降解,并与骨关节炎涉及的多种信号通路相互调节。现代研究表明,一些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类中药通过激活信号调节器miRNA,使其与mRNA的特定序列结合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抑制炎性反应、延缓软骨细胞衰老,起到防治作用。阐述了骨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及其与miRNA的相关性,归纳总结中医药基于miRNA对骨关节炎的调节保护作用,旨在为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一条新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椎间孔镜、开放手术为主,其能够减轻椎间盘压迫状况,但术后腰部或下肢会残余疼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理活动。随着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椎间盘术后腰部或下肢残余疼痛具有明显优势,以价廉、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地位,通过恢复腰椎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途径,从而减轻甚至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因此,作者将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就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疼痛症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应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疼痛症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细胞死亡贯穿人体生长发育、动态平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同自然界生命体的生长凋亡一样,是正常的生命现象。最初,生物学家把细胞的死亡按生理和病理的不同分为两种死亡方式即主动有序的程序性死亡(如细胞凋亡)和受到强烈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引起的细胞无序性死亡(如细胞坏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又发现了3种新的可受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细胞自噬、细胞焦亡与铁死亡。铁死亡在2012年首先被提出,其机制是富集在细胞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二价铁和/或加氧酶的作用下被催化,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在随后的研究中发现,铁死亡与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及骨肿瘤等。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作为骨科退行性疾病之一,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全球约60%~80%的人口患有这种疾病,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IDD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压力、炎症、免疫、基因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这些因素所形成的微环境是如何影响椎间盘发生退变并产生椎间盘源性疼痛的机理目前仍有待阐明。人体临床试验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的死亡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IDD的主要病因。研究发现,铁死亡与椎间盘NPC死亡密切相关,并可对细胞外基质产生影响,而抑制铁死亡则能明显缓解IDD进展。本综述从铁死亡发病机制、IDD与铁死亡角度和药理学进展几个方面,阐述铁死亡在IDD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医院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分析及优化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文 《医疗装备》2009,22(11):24-2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环境,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较快,许多医院都建立了数据库系统。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都会遇到像业务应用以及使用用户越来越多,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库查询速度、数据处理速度下降,系统稳定性能降低,数据库故障从而造成停止服务等问题。因此有效的数据库监控以及数据库性能分析成了关键步骤。本文将以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软件SQL Server为例,结合数据库维护的经验来讨论如何监控影响数据库性能的方法,及如何优化数据库系统应用HIS、LIS、PACS、CIS的一些做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医院都建立了数据库系统。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库查询速度、数据处理速度下降。系统稳定性能降低,从而导致数据库出现故障。因此有效的数据库监控以及数据库性能分析成了关键步骤。以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软件SQLServer为例,结合数据库维护经验来讨论如何监控影响数据库性能的方法,及优化数据库系统应用HIS、LIS、PACS、CIS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