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乳液反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及其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腊蕾  邹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11):1082-1084
目的:应用微乳液反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并评价其质量。方法:利用磺胺嘧啶钠微乳和硝酸银微乳混合后反应的方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和大小,以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热分析等手段检测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各种理化特性。结果: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的粒径大小约为2~4μm,均匀微晶的结晶性好,纯度高。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品比市售磺胺嘧啶银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结论:用微乳液反应法能获得磺胺嘧啶银均匀微晶。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盐酸维拉帕米脉冲释放片与其片芯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拉丁方设计,将志愿者8人随机分为3组,交叉口服Ⅲ,Ⅳ型脉冲片和片芯,以片芯为对照制剂,考察体内脉冲控释效果。结果:Ⅲ型脉冲片在体内的时滞为4h,而cmax,AUC等与片芯无明显差异,达到设计要求。结论:该研究制备的脉冲释放制剂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凌晨发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剂型选择。  相似文献   
3.
生物黏附凝胶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黏附凝胶剂具有药效持久、稳定性好、制备简单、应用方便等众多优点。本文从药物品种、处方设计、制备工艺等方面综述生物黏附凝胶剂的研究与开发近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him-packCLC-ODS柱(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二胺(70∶30∶0.02),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20nm。以地西泮为内标,测定血浆中苦参碱的浓度。结果:苦参碱浓度在0.3125~4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最低检测浓度为15ng/mL,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回收率好。  相似文献   
5.
6.
军事人员对抗睡眠剥夺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军事斗争和非军事行动呈现出强度大、突发状况多、连续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这势必会造成军事人员的睡眠剥夺。然而高强度的作业需要军事人员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突发紧急状况需要军事人员保持良好的警觉状态,长时间的工作更需要军事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军事人员如何有效地对抗睡眠剥夺,保持警醒状态和极高的应激能力成为现代军事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就中枢兴奋药物、预防性睡眠药物、预防性睡眠后快速复醒药物及非药物方式等对抗睡眠剥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药物动力学教学实践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药物动力学课程教学中的三个常见问题:板书与PowerPoint CAI课件的结合使用问题;药物动力学公式推导问题;例题与作业设计问题.初步总结了我校提高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的一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携载两性霉素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研究其对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方法:孵化法制备AmB-PBCA-NP,以聚山梨酯-80进行表面修饰,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流动相选择乙腈-水(40:60)及4%乙酸,405 nm处检测.小鼠分3组,每组28只,分别注射AmB粉针剂、脂质体(AmB-L)及纳米制剂(AmB-PBCA-NP),通过检测小鼠脑组织等脏器中的药物浓度,评价其主动脑靶向作用.结果:AmB-PBCA-NP平均粒径94.38 nm,平均包封率为82%,载药量56.1%.给药后AmB粉针剂组小鼠脑内未能检测出药物,AmB-L 组于3 h后测得微量浓度,而AmB-PBCA-NP组小鼠30 min即测得可观浓度,3 h后达133 ng/g.结论:聚山梨酯-80修饰的AmB-PBCA-NP具有主动脑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咖啡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咖啡因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在浅麻醉状态下,主要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等3方面对咖啡因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研究.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咖啡因的含量.结果:咖啡因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在药物浓度为2.5、5、10、25 mg/L 时分别为0.252、0.247、0.304、0.232 h-1;在pH值为7.8、6.8、5.4时分别为0.267、0.274、0.247 h-1 ;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时分别为0.112 0、0.099 6、0.095 5、0.069 5 h-1.结论:一定范围的药物浓度对咖啡因Ka无影响;在pH7.8~5.4范围内,药物的Ka无显著变化;药物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吸收较好,在结肠的吸收较差;咖啡因在肠道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0.
维拉帕米脉冲控释片的设计和制备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针对高血压、心绞痛常在凌晨发作的特点,研制夜间服药、凌晨释放的维拉帕米(VR)脉冲控释片。方法:全面考察影响药物释放滞后时间的因素。选用3种强崩解剂的不同用量,考察片芯崩解剂对时滞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考察外层包衣的组成和片剂的硬度,多元回归筛选最优处方,并考察不同溶出条件对控释效果的影响。结果:片芯所用的3种崩解剂以羧甲基淀粉钠的崩解性能较好,用量设计在25%左右。外层包衣处方中PEG 6000增加,氢化蓖麻油(HCO)、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用量减少,硬度减小,释放滞后时间减少。由此确定释放滞后时间为3和5h的两个基本处方。结论:VR压制包衣片在体外溶出实验中能实现脉冲释药,并能通过调节辅料用量实现不同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