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考察2种不同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对乌司他丁比活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福林酚法对乌司他丁原料药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再结合效价计算比活。结果由凯氏定氮法得到的比活分别为4 035、3 933和4 010mg·mg-1;由《日本药局方》福林酚法得到的比活分别为3 472、3 360和3 423 mg·mg-1;由《中国药典》2010年版福林酚法得到的比活分别为3 621、3 503和3 570 mg·mg-1。结论由《日本药局方》和《中国药典》福林酚法测得的蛋白质含量结果差异较小,但与凯氏定氮法测得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王灿  邵泓  陈钢 《中国药师》2015,(11):1848-1850
摘 要 目的: 建立核糖核酸类药物免疫活力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小鼠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对实验重要参数,如小鼠品系、药物作用浓度,黏附时间,缓冲液成分和细胞密度等进行探讨研究,初步建立了该类药物的免疫活力测定方法。并用该方法对核糖核酸Ⅰ、核糖核酸Ⅱ和核糖核酸Ⅲ各2批样品进行了免疫活力测定。结果: 确定了适合该类产品免疫活力测定方法的实验参数:小鼠品系对实验结果无影响,药物作用浓度为10 mg·ml-1,黏附时间为2 h,缓冲液中必须含钙镁离子,细胞密度约为4×107个/ml。用该方法对该类产品进行免疫活力测定,3次重复实验,结果均合格,RSD均低于20%。结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可作为评价核糖核酸类药物免疫活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建立了分子排阻法测定注射用绒促性素中纯度的方法,并在2010年度国家药品质量评价性抽验工作中,按照所建方法对国产注射用绒促性素进行了测定和评价。方法:采用两根TSK G3000SWXL凝胶色谱柱(7.8 mm×300 mm,5μm)串联,预柱为TSK SWXL(6.0 mm×40 mm,5μm),以0.05 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7.0)-乙腈(80∶20)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14 nm,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结果:卵泡刺激素(FSH)和绒促性素(HCG)分离完全,各辅料均无干扰,绒促性素的效价比活和纯度呈正相关。目前法定检验标准中无此检查项,76批样品全部合格,没有发现问题;若按本法进行纯度检查,则样品的不合格率显著增加。结论:本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结果稳定、准确可靠,通过测定绒促性素的纯度可达到监控制剂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原料的效价比活的目的。在此次专项抽验中发现现行标准存在缺陷,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用专属性较强的仪器分析法如分子排阻法检查该品种的纯度或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中蔗糖硬脂酸酯的质量标准。方法:比较国内外蔗糖硬脂酸酯质量标准,建立了HPLC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试样结果,对其分型、性状、酸值、游离蔗糖、水分、脂肪酸组成等进行增修订。结果:根据不同产品的质量和制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比国外药典多制订了一个分型和相应的单、二、三酯及以上多酯的限度,并对国外药典中含量测定计算公式的错误进行纠正,修订后的蔗糖硬脂酸酯质量标准已完成公示。结论:本质量标准的建立,将为蔗糖硬脂酸酯在药品中的应用提供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鸣人  段徐华  邵泓  陈钢 《中国药师》2020,(11):2257-2260
摘要: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光学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化学信号检测、生物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多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基本光学原理及常用的生物传感器,对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生物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对该技术在生物药物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8.
关节软骨损伤、变性是骨关节炎(OA)的首要因素,OA早期软骨生化成分最先发生改变,软骨结构逐渐破坏。传统MRI序列的回波时间(TE)较长,采集不到短T_2/T_2~*软骨组织的信号,而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采用超短TE可实现对短T_2/T_2~*的深层软骨和软骨钙化层的直接观察及对其生化组成的定量研究,在探讨OA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UTE序列在关节软骨变性早期的定量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初步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核转录因子-KB(NF-κB)报告基因热原检测法,探讨该方法在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托珠单抗注射液和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热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方法进行准确度、重复性和灵敏度验证.在4种单抗注射液无干扰最小稀释倍数下配制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标准品溶液作...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鉴别梅花鹿骨粉的种属来源的方法。方法: 对脱钙后的动物骨粉样品进行核糖核酸提取,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梅花鹿特征片段进行扩增,并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一步对其种属来源进行确证。结果: 通过对特征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将梅花鹿及马鹿来源的骨粉样品与牛、猪、狗等动物骨粉样品进行区分。通过对限制性内切酶XbaI进行酶切后的片段长度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区分梅花鹿与马鹿来源的骨粉样品。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的梅花鹿骨粉种属来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