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氮(艹卓)酮(diltiazem)是钙拮抗剂,与异搏定、硝苯吡啶同样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律不齐、高血压的治疗。通常用强心甙地高辛与钙拮抗剂组合的处方很流行。过去已有异搏定和硝基吡啶与地高辛有药物相互作用之报告。本文详细地研究了硫氮(艹卓)酮与地高辛并用时,两药体内药物动力学发生怎样的变化。试验按随机分组的交叉法进行。  相似文献   
2.
PVA人工玻璃体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VA经过过滤,透析,辐照交联,膨润等过程可成PVA人工玻璃体,通过控制其工艺流程可使其在含水量,透光率,折光指数,比重,PH等方面与人眼玻璃体一致,兔眼玻璃体置换术表明PVA人工玻璃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术后兔眼反应轻微,组织学检查,ERG检查表明PVA人工玻璃对兔眼网膜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可在兔眼内存留较长时间,维持术后眼压略高于术前达2月之久。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前房出血,发生于眼外伤后之虹膜血管渗透性失常,或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虹膜血管渗透性失常者出血少,容易吸收;虹膜睫状体血管破裂者出血量大。多数前房出血可以顺利吸收,少数伤后第2、3日或第4、5日再度反复出血,因出血量大而广泛、眼压上升、角膜血染而成为严重的合并症。一、对重症前房出血的认识大多数前房出血,可以在伤后1~7日内不留痕迹而吸收。Ferguson及Poole(19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手术时,辅用玻璃体代用物进行内充填,可以弥补单用外垫压方法之不足,并提高其效果。本文复习近年有关文献,对目前临床常用的气体、硅油及透明质酸钠等三种玻璃体代用物进行综述,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它们在内充填作用中的作用特点、可取之处、局限性及并发症等问题,还介绍了尚处于实验阶段的聚乙烯醇(PVA)人工玻璃体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78年开始人工晶状体眼内植入术以来,迄今对96只眼观察了术中、术后合并症发生的情况,分析如下:一、玻璃体溢出及玻体体高压手术中一旦玻璃体溢出,将妨碍人工晶体植入。为了防止玻璃体溢出,术前应常规充分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6.
自从角膜内皮在维持角膜的透明性方面的生理作用的理论被确立以来,特别是由于角膜内皮镜面显微镜的发明及其改进,人们对角膜内皮的正常生理功能,在眼前节手术特别是人工晶体置入手术中的变化以及在这些手术中对角膜内皮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有关这方面的部分文献综述如下: 一、角膜内皮的生理学意义角膜的生理学研究已经确立了有关角膜内皮  相似文献   
7.
由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组成的透明屈光体,由多量水分、胶原、透明质酸、可溶性蛋白与无机盐类组成,为光线经路,组成此通路之任意部分病变混浊障碍光之经过,造成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近年来,眼科工作者用角膜移植,解决角膜混浊问题。内障摘除后,采用眼镜矫正,或用接触眼镜,或限内植入人工晶体以恢复视力。对于玻璃体自1900年起,将近90年间,许多临床眼科医生,企图用液体、胶体或气体,取代置换病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体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眼科新技术。在无并发症的病例中,人工晶体植入所获得的视力远远超过常规的白内障摘除后用球镜矫正的视力。因此,消除或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使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达此目的,必须首先了解该手术可能会发生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原因和防治措施。现就近几年来部分文献所报导的有关内容简述如下: (一)黄斑囊样水肿: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者。术中,防止玻璃体脱出,减少玻璃体前膜破损是减少黄斑囊样水肿的重要措施。有人认为术后适当地应用激素能够减少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诊断黄斑囊样水肿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和用裂隙灯接触镜做黄斑部检查,荧光血管造影可以确定诊断。黄斑囊样水肿  相似文献   
9.
对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简称腮脑)的治疗,以往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作者自2001年8月~2003年2月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联合脑活素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使用纸片扩散法测定54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7%,其次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5.6%)和环丙沙星(25.9%),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0%。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