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检测益母草碱的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在SD孕鼠妊娠第6~15天经口灌胃给予500、1 000和2 000 mg/kg体重的益母草碱,同时设溶媒对照组,经口灌胃0.5% CMC-Na溶液。妊娠第20天剖杀孕鼠,分析其生殖毒性。分别采用反映基因突变的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反映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外培养CHO)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体内)检测益母草碱的遗传毒性。结果 在500、1 000和2 000 mg/kg剂量益母草碱的作用下孕鼠的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受试剂量组孕鼠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胎鼠各类指标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mes试验结果提示:在0.5、5、50、500、5 000 μg/皿受试剂量下,在有或无代谢活化S9系统时,与溶媒对照组相比,受试物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相近。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250、500和1 000 μg/ml 3个剂量的受试物,对有或无代谢活化系统S9培养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影响。微核试验显示100、500和2 000 mg/kg各个剂量组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与溶媒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母草碱在500、1 000和2 000 mg/kg剂量下未观察到明显的母体毒性、胚胎毒性、胎儿毒性和致畸作用。益母草碱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益母草碱无发育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Wentilactone A的遗传毒性。方法 应用经典遗传毒性检测组合(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Wentilactone A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结果提示,Wentilactone A在每皿5 000、500、50、5、0.5 μg 5个剂量下,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菌均无致突变性。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提示,在终浓度23.74、47.48、94.96 μg/ml 3个剂量组,在加和不加S9中,于作用4 h和24 h的条件下培养的CHO细胞,均未诱发染色体畸变。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在100、200、400 mg/kg 3个剂量下作用24 h以及400 mg/kg剂量下作用48 h对骨髓细胞的微核诱发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Wentilactone A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CHO细胞的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细胞微核的效应。上述结果提示Wentilactone A不具有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在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致胸膜间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在有(+)或无(-)MWCNTs染毒情况下,利用人胸膜间皮细胞(Met5A)和巨噬细胞共培养以及Met5A单独培养两种模式培养细胞3个月后,检测各组胸膜间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克隆形成能力,及胸膜间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单独培养(+)组和单独培养(-)组比较,共培养(+)组间皮细胞的光密度值、穿膜的细胞数目、形成的细胞克隆数目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培养(+)组与单独培养(-)组比较,间皮细胞的光密度值、穿膜的细胞数目、形成的细胞克隆数目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培养(+)组及单独培养(-)组比较,共培养(+)组间皮细胞的NF-κB、IL-6、STAT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WCNTs可促进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且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可增强MWCNTs致胸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草苔虫内酯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ovary,crt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草苔虫内酯的遗传毒性。结果:Ames试验显示在每皿100、10、1、0.1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l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剂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在3.75、1.88和0.94g/ml 3个剂量组,在加S9条件下培养24h和不加S9培养24、48h的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在12.5、25、50g/kg3个剂量下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呈剂量反应关系,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草苔虫内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的致畸变作用为可疑阳性,对ICR/b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提示草苔虫内酯对人体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新药研究与评价》涉及新药研发的所有阶段,知识点广而散,学生难以记忆。测试效应指的是在同等时间内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比重学同样的内容能产生更好地记忆效果。本文探讨测试效应在新药评价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药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两个班次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15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班15名,予以测试效应教学法。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理论水平和考核问卷表调查,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班中,理论成绩为(85.4±7.4)分、学生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药评价课程教学中引入这一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雷公藤内酯醇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提示在每皿1.6~1000 μg受试剂量下,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受试物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媒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0.01、0.02和0.04 μg/ml 3个剂量的受试物,对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的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影响。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180、360、720 μg/kg 3个剂量,在720 μg/kg剂量时,雷公藤内酯醇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雷公藤内酯醇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720 μg/kg剂量下对ICR小鼠有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的效应。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体可能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海军军医大学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依托于国家GLP实验室,承担本科生新药研究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工作。基于LBL-CBL-PBL-RBL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有机结合,以教学为基础、以新药案例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及以资源为支撑,体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发展,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文章围绕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对新药研发与评价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的遗传毒性。方法应用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结果显示每平皿100、20、4、0.8、0.16 U各个剂量组,在加或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时对组氨酸缺陷型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溶剂对照的突变菌落数相近。体外培养CHO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示2.5、5.0和10.0 U.mL-1各个剂量组在加S9代谢活化系统于24 h和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于24 h、48 h培养的CHO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显示425、850、1700 U.kg-1各个剂量组对ICR小鼠的微核诱发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对鼠伤寒沙门菌无致突变性,对哺乳动物培养细胞的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对ICR小鼠无诱发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效应。表明聚乙二醇修饰降纤酶在本实验条件下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复方山莨菪碱注射液的遗传毒性研究。方法 采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bacterial reverse mutation test,简称Ames test),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简称CA)和体内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简称MNT)3个标准试验组合,以评价复方山莨菪碱注射液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表明在所有受试剂量为0.5、5、50、500、5 000μg/皿,两种平行条件下,即有或没有S9代谢活化系统时,受试物对TA1535、TA102、TA100、TA98及TA97这5种细菌菌株,与溶媒对照组的突变菌落数进行比较,各剂量组的所诱发的回复突变菌落数均与其相近。CA试验中,受试物设3个剂量组,依次为58.75、117.5及235.0μg/ml,所有剂量在两种平行的系统条件下(即有或没有S9代谢活化系统时),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均没有显著影响。MNT试验也设了3个剂量组,分别为7.5、15.0及30.0 mg/kg。所有剂量组与溶媒对照组的微核诱发率进行比较,对ICR小鼠骨髓的微核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质量比为1/2.4)是否具有遗传毒性。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体外培养中国仓鼠肺(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ICR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检测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的遗传毒性。Ames试验选用TA97、TA98、TA100、TA102及TA1535为指示菌株,设0.5、5、50、500、5 000mg/皿共5个受试剂量组;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设低、中、高(分别为8.45、16.9、33.8mg/mL)3个剂量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采用ICR小鼠经口灌胃的方式一次给予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21.59、43.17和86.35mg/kg。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es试验结果提示在0.5、5、50、500、5 000mg/皿剂量下,在加和不加代谢活化系统S9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无致突变性(P>0.05)。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提示在终浓度8.45、16.9和33.8mg/mL剂量组,在加与不加S9代谢活化系统培养CHL细胞24h和4h的条件下均未诱发染色体畸变(P>0.05)。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在21.59、43.17和86.35mg/kg剂量下对ICR小鼠诱发的微核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盐酸苯海拉明咖啡因复方不具有遗传毒性和潜在致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