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Gitelman综合征(GS)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2017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S合并重度骨质疏松且无低血镁1例,复习文献,总结该病特点。结果 该病主要表现为严重低钾血症、多处骨关节疼痛,易误诊。予积极补钾、抗醛固酮、抗骨质疏松治疗,有效缓解了病情。结论 GS虽然尿钙低,无低血镁,但也可以合并骨质疏松。因此,对存在多关节疼痛的GS病人,应及时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早期筛查骨质疏松。对于此类病人,积极给予补钾、抗醛固酮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从软件设计角度提高病案首页统计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秋怡 《医学信息》2003,16(1):9-11
本文主要讨论了病案首页作为医院统计的原始资料,在普遍使用计算机录入管理的今天,怎样从软件设计自身出发,来最大程度的减轻录入人员的负担,提高录入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质量这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IgG亚型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者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TAO患者作为TAO组,根据活动度评分(CAS)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n=22)与静止期组(n=18),同期同院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现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海南医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T2DM女性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53例)与非骨质疏松组(45例),搜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构建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另选取50例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两组在年龄、T2DM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生育次数、受教育程度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25(OH)D3、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 65岁[O^R=9.625(95% CI:1.378,67.246)]、绝经年限≥15年[O^R=10.125(95% CI:1.466,69.934)]、生育次数≥ 3次[O^R=7.200(95% CI:1.081,47.962)]、血清ALP≥ 68.17 u/L [O^R=12.500(95% CI:2.105,24.483)]是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P <0.05);BMI> 24.0 kg/m2 [O^R=0.068(95% CI:0.009,0.508)]、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上[O^R=0.069(95% CI:0.007,0.736)]、血清25(OH)D3≥ 36.22 nmol/mL [O^R=0.167(95% CI:0.028,0.983)]是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P <0.05)。最终构建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stic(P)=(-0.167)+2.264×年龄+(-2.686)×BMI+2.315×绝经年限+1.974×生育次数+(-2.667)×受教育程度+(-1.792)×25(OH)D3+3.114×ALP。经H-L检验P=0.170,提示该模型拟合较好。该研究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95% CI:0.820,0.893),约登指数最大值为0.580时,选取最佳临界值为0.471,此时敏感性为0.887,特异性为0.822。在临床模型验证中,当截断值≥0.471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敏感性为0.850、特异性为0.775。结论 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一致性与效能较好,可为临床早期识别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提供参考,并制订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人体十四经穴解剖图谱的多媒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余新欣  王秋怡 《针刺研究》1999,24(4):311-313
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研究人体十四经穴解剖图谱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将十四经穴解剖图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结合,使穴位与人体解剖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应用本系统能看到穴位的局部解剖和针刺穴位所经过的组织,把经络学、针灸学的教学研究引入到一个三维立体的全活动的声像世界。  相似文献   
6.
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肾小管-间质疾病,是临床上少见的低钾血症的原因之一。目前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酸中毒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报道1例以反复多尿、四肢乏力10年,再发1d为主诉的34岁男性患者。该患者10年前出现夜尿多、低钾血症,尿蛋白、血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均无异常。5年前出现下肢水肿、尿蛋白阳性,肾活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