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状况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检验技术,对某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2013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耐药情况。结果从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105株,其中90.48%菌株分离自痰标本,反映出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占主导。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对氨苄西林全部耐药;2013年度该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达到9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为呼吸道,该菌严重耐药,对碳氢酶烯类耐药最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伴有吞咽困难的重症脑卒中患者70例,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血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糖(GLU)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1±1.4)d,平均住院费用为(1.2±0.3)万元,Alb为(39.1±3.1)g/L,ALT(52.6±6.1)g/L,GLU为(10.5±5.5)g/L,并发症发生率为51.4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1.6)d,平均住院费用为(1.7±0.4)万元,Alb为(34.8±3.2)g/L,ALT为(65.1±5.9)g/L,GLU为(15.7±4.2)g/L,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8.57%。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时可发挥更好的作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营养指标保持在更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s) 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7年医院发生MDROs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2017年1月起运用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对比干预前后MDROs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共分离出目标监测的MDROs 1 582株,其中医院感染的多重耐药菌166株,居前2位的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占42.17%)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31.33%);主要分布在ICU和神经外一病区;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千日MDROs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由2016年的0.30‰降至2017年0.20‰。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可以降低MDROs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菌(MDROs)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 666株多药耐药菌来自呼吸道标本比例最高占47.1%;排在前3位的多药耐药菌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49.0%、26.1%和12.1%;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在30.0%以下;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8.7%,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5.0%。结论 多药耐药菌对常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程度高,加强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岚  高景利  王爱田 《中国药房》2008,19(32):2532-2534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15),血必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每日2次,7~10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肝酶和血肌酐均明显下降,血必净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周后血必净治疗组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减轻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44例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经过充足的液体复苏使肺动脉楔压(PAWP)维持在1.6~2kPa之间,随机分为多巴胺组(Dop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分别加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10.7kPa。分别测定并计算应用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前(T0)、用药后1h(T1)、4h(T2)、8h(T3)、16h(T4)、24h(T5)和48h(T6)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肺动脉楔压(PAWP)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氧和指标[包括氧供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及氧摄取率(O2ext)]。结果(1)用药后2组同一时间点的HR、CI相比,NE组显著低于Dopa组(P<0.05);NE组的SVRI明显高于Dopa组(P<0.05)。(2)Dopa组的DO2I比NE组明显增加(P<0.05),NE组的VO2I、O2ext和Dopa组同一时间点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于早期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比多巴胺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它可以增加脏器灌注,提高O2ext,改善氧代谢。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目标导向治疗( goal-directed therapy,GDT)对外科高风险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等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全世界范围内外科高风险患者术前予以血流动力学目标指导性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相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试验、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合格文献16篇,共计研究对象3309例患者,合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前或术中予以GDT可显著降低高风险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 Peto比值比(OR) =0.60,95%可信区间(95% CI)0.46 ~0.77,P<0.001]、肺炎(OR=0.69,95% CI0.53 ~0.90,P=0.007)及泌尿系感染(OR=0.44,95% CI0.22~0.88,P=0.02),各试验组间统计学无异质性(P>0.1,I2< 50%);总感染率显著降低(OR=0.37,95% CI0.22~0.61,P<0.00001).结论 早期应用血流动力学目标指导性治疗能降低外科高风险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DM )合并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入住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内分泌科和开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的DM 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共21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充分的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T组患者在入选当晚即给予辛伐他汀40 mg ,口服或鼻饲,连续14 d。测定和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4 d(T2)、7 d(T3)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T组患者T2和T3时的IL-6、TNF-α、CRP水平都比前时间点及C组同时间点低( P <0.05),IL-10水平比前一时间及C组同时间点高( P <0.05);C组患者 T3时的IL-6、TNF-α、CRP水平都比T1时低( P <0.05),IL-10水平比 T1时高( P <0.05),T 组 T3后患者MODS发生率(8.57%)明显小于C组患者(35.23%,P<0.01);28 d病死率(3.81%)小于C组患者(17.14%,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DM合并严重感染患者,能够减轻炎性反应,能降低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效果,探讨早期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53例)与限制液体复苏组(5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0例).住院后第1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清IL-6、IL-10水平,统计平均输液量和28 d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据随访结果分为病死组(23例),存活组(83例).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6,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组的IL-6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1),但2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1),IL-10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154,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液体复苏方法,早期进行APACHEⅡ评分及检测血清IL-6对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抽取住院肝硬化患者105例,由经培训的专职护士向患者提供与疾病相关知识的护理干预.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入院第2天及出院前2d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并对测量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出院前2d疾病不确定感(75.64±25.12)分明显低于入院第2天(98.7士32.17)分.结论 护理干预能降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