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佳  于晓静  王嘉慧  朱玉花 《全科护理》2021,19(16):2262-2267
目的:了解护士信息素养的现状并进行分析,为信息素养提升方案的构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临床护士信息素养评价标准编制了护士信息素养水平调查问卷,对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67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信息素养总得分为(118.55±21.06)分,其中信息意识维度得分(39.09±6.42)分,信息知识维度得分(26.56±6.79)分,信息能力维度得分(24.13±5.86)分,信息伦理维度得分(28.77±7.08)分.护士信息素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以下;各维度中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得分较高,且在中等水平以上;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维度得分较低.结论:护士信息素养水平偏低,应尽快制定护士信息素养提升培训方案,强化对护士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培训,提升护士整体信息素养水平,激发护士创新行为和潜力并为循证护理实践的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Houssay综合征一例吕帮元,王嘉慧女患,38岁,住院号15170.1987年3月因产后大出血休克,输血1300ml,此后开始无乳、怕冷、乏力、懒言、动作迟缓,神情淡漠,食欲下降,闭经、无性欲,未就医。近5天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排少量黑便,经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同时测定秀丽隐杆线虫体内2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同时分析线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体内元素的含量变化。方法 以65%~68% HNO3作为消解液,采用湿法消解处理线虫,利用ICP-MS同时测定线虫中26种元素Al、As、B、Ba、Bi、Ca、Cd、Co、Cr、Cu、Fe、Ga、In、K、Mg、Mn、Mo、Na、Ni、Pb、Sc、Se、Te、V、Zn、Zr。将线虫同步化后获得的卵均匀分成5组,分别培养至L1期、L2期、L3期、L4期以及Adult期,应用建立的ICP-MS法测定26种元素含量。结果 26种元素在0~500 μg·L-1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 3;仪器检出限为0.000 1~0.090 3 μg·L-1;仪器精密度(RSD)为0.4%~1.8%;重复性(RSD)为0.0%~2.5%;稳定性(RSD)为0.8%~4.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8%~118.5%,RSD为0.2%~1.5%。L4期线虫中总体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L2期,L1期线虫中总体元素含量最低。结论 通过ICP-MS测定了线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快捷灵敏、简便高效,适用于对线虫中元素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单一元素或多种元素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潜在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采自中国广西北海涠洲岛海域的双尖山海绵Mycale biacuta进行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手段,结合NMR、MS等波谱数据分析并对比文献数据,对双尖山海绵M. Biacuta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双尖山海绵M. biacuta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包括1个三萜:角鲨烯(1),6个芳香类化合物: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2,4-二氯苯基)-2,4-二氯苯甲酸酯(3),对-羟基苯甲醛(4),p-hydroxybenzoylcarbinol(5),苯乙酸(6),E-1-(4-hydroxyphenyl)-buten-3-one(7),5个吲哚类生物碱:1,3-二氢-2H-吲哚-2-酮(8),3-吲哚甲酸(9),5-吲哚甲醛(10),3-(propan-2-yliden)indolin-2-one(11),3'',3''-dimethylspiro[indolin-3,2''-oxiran]-2-one(12)和4个核苷:腺嘌呤(13),脱氧腺苷(14),2''-脱氧尿苷(15)和胸苷(16)。结论 化合物1~16为首次从双尖山海绵M. biacuta中获得;化合物11和1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妇科手术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ERAS方案应用于妇科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结局指标包括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开始进食及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将最终纳入的文献数据整理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个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采用传统康复方案组相比,ERAS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OR=0.50,95%CI(0.36,0.70),P<0.0001]、术后疼痛[OR=0.27,95%CI(0.18,0.42),P<0.00001]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OR=0.30,95%CI(0.24,0.39),P<0.00001]均降低,术后排气时间[SMD=-2.27,95%CI(-3.06,-1.47),P<0.00001]、开始进食时间[SMD=-13.93,95%CI(-17.82,-10.03),P<0.00001]、开始下地活动时间[SMD=-3.21,95%CI(-3.94,-2.48),P<0.00001]及住院时间[SMD=-1.51,95%CI(-2.02,-1.01),P<0.00001]均缩短,住院费用更少,而两者在手术时间[SMD=-0.11,95%CI(-0.27,0.05),P=0.16]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妇科手术中运用ERAS方案可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有望成为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的标准措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植入式皮层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105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后,MRI筛选24只Bederson评分为1-4分的皮层梗死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3只和非刺激组11只。造模1周后,两组大鼠均植入电刺激器,电极放置在脑梗死区边缘皮层表面。非刺激组大鼠植入刺激器后不施加电刺激,电刺激组大鼠给予电刺激,电刺激组大鼠在植入电刺激器2周后终止电刺激。6周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免疫荧光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比较两组大鼠梗死灶周边及梗死对侧皮层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水平。结果电刺激组大鼠梗死灶周边及梗死对侧皮层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非刺激组(t=12.189、2.454,P%0.05)。结论单独植入式皮层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能够增加梗死灶周围及梗死灶对侧皮层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水平,诱导双侧皮层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例临床上少见的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 storage myopathy,LS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例LSM患者的临床表现、肌电图、实验室检查、及肌肉活检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对运动不耐受;肌电图示肌源性损伤;血清肌酶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肌肉活检显示肌纤维内有大量脂滴沉积。予低脂、高肉毒碱饮食,肾上腺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辅酶Q10等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结论 LSM是一种以肌无力和运动易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脂质代谢障碍性肌病,诊断需依赖症状、体征、肌酶、肉毒碱检查和肌电图、肌活检等综合评价。其中肌活检发现肌纤维内脂质沉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和指标。肾上腺皮质激素、肉毒碱、维生素、及含有丰富肉毒碱食物等综合治疗对改善临床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证候应证结构趋势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EH研究中的意义。方法:从中医角度出发,搜集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 EH)的发展变化与其证候应证结构改变的内在关系。结论:探索EH的证候应证结构动态特征,可为临床辨析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相关证候提供一种符合本病病机特征的证候思维方法,最终为临床及时辨识和防治子宫内膜癌提供中医证候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流行期间中国大学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 为高校开展科学防控及公共卫生精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0年1月31日―2月5日, 选取4所高校共计56 9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32条目自编结构化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开展线上现况调查。   结果   共收集到44 456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 应答率为78.0%(44 456/56 997)。94.1%大学生认为COVID-19能通过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感染, 知晓主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者达76.4%~98.9%, 但知晓预后情况者仅占52.9%。53.0%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严峻, 出现恐慌和焦虑的大学生占28.5%。采取规范洗手、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和聚会等防护行为的大学生占86.9%~9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高年龄组、教育程度高者及城市大学生知识和行为水平较高(均有P < 0.05)。   结论   本次COVID-19疫情期间, 大学生认识、态度和行为评分较高, 但知识缺口依然存在, 部分大学生出现恐慌和焦虑情绪。因此, 应针对大学生防疫意识薄弱点进行精准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