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针对O型与Asial型FMDV的二联RT-PCR检测方法. [方法]在大量比较国内外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序列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检测O型与Asial型FMDV二联PCR引物. [结果]本试验确定了单项RT-PCR反应条件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化了二联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有效、特异、敏感的检测O型FMDV与Asial型FMDV的二联RT-PCR方法.[结论]本试验为口蹄疫的诊断、防制、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引起某军犬死亡的病因及合理的治疗药物.方法 采集死亡犬肠内容物划线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纯化、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结果 犬肠内容物分离的单菌落用革兰染色法染色为阴性,生化试验鉴定为大肠埃希菌,血清凝集试验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诊断为阳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该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高敏.结论 死亡军犬感染了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此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株有部分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针对O型与Asial型FMDV的二联RT-PCR检测方法。[方法]在大量比较国内外口蹄疫病毒(FMDV)流行毒株序列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检测O型与Asia1型FMDV二联PCR引物。[结果]本试验确定了单项RT-PCR反应条件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优化了二联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有效、特异、敏感的检测O型FMDV与Asia1型FMDV的二联RT-PCR方法。[结论]本试验为口蹄疫的诊断、防制、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的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本课题组构建的共表达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以及猪白细胞介素18基因的非复制型重组鸡痘病毒活载体疫苗vUTA2-OAT以及DNA疫苗pVRI-OAT诱导FMDV模型动物豚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方法将上述2种重组疫苗分别单独或联合接种豚鼠,然后测定FMDV特异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用250ID50的FMDV进行攻击,观察其保护效果。结果这2种重组疫苗均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其中以pVRI-OAT/vUTA2-OAT的联合免疫方式的效果最好,其诱导的抗体水平接近于常规灭活疫苗,而细胞免疫水平则比后者高得多。攻击保护结果显示3个重组疫苗组均有一定保护效果,完全保护率和部分保护率分别为1/4和2/4。而PBS对照组发病率为4/4。结论证实了这2种重组疫苗在豚鼠体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上述研究结果为FMD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One Heath视角下探讨昆明市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知识培训的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多层次认知水平与使用行为.方法 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线上调查昆明市2所高校医学、动物医学、药学及非医药学专业的1658名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及使用行为,分析抗生素不同层次认知、使用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超级细菌知识平均正确率范围分别为88.4%、88.7%、89.7%、81.1%;40.4%、38.3%、45.8%、36.4%;62.1%、63.2%、65.7%、55.0%.医学及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于非医药学学生;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动物医学学生(P<0.05).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行为得分高于动物医学及非医药学学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高,抗生素使用行为趋于更合理;动物医学、非医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不合理的风险约是医学生的1.7倍.结论 已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医药类高年级本科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掌握尚好,但基于One Health角度的抗生素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动物医学和非医药学学生对抗生素知识的掌握更次之;学生抗生素认知水平影响其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昆明犬细小病毒的PCR检测及VP2基因的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自昆明某犬场病死犬心脏扩增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并进行测序比对分析,了解其变异和进化情况.方法 从病死犬心脏提取病毒DNA进行PCR扩增,PCR阳性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p1p2引物测序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0%~100.0%之间,其中与KU739_09最高为100.0%;p3p4引物测序与国内外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3%~99.6%之间,其中核苷酸同源性与KU739_09、02B9、08 - 5-WH和bj-3最高均为99.6%.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次犬细小病毒分离株在CPV-2a亚型的进化分支上.结论 从昆明病死幼犬心脏中检测出犬细小病毒,此细小病毒为CPV-2a亚型,并且和KU739_09、02B9、08-5-WH和bj-3遗传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7.
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可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包括5'和3'非编码区(UTR)及一个单一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一个聚蛋白前体,经蛋白酶裂解加工成3种结构蛋白(C、PrM和E)和7种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1].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口蹄疫疑似组织病料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乳鼠接种、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T-PCR及测序技术对口蹄疫疑似组织病料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结果显示口蹄疫疑似组织病料为O型PanAsia毒株.[结论]该试验为口蹄疫的诊断、防制、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的研究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可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包括5'和3'非编码区(UTR)及一个单一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一个聚蛋白前体,经蛋白酶裂解加工成3种结构蛋白(C、PrM和E)和7种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1].  相似文献   
10.
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可引起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病毒包括5'和3'非编码区(UTR)及一个单一的开放阅读框(ORF),该ORF编码一个聚蛋白前体,经蛋白酶裂解加工成3种结构蛋白(C、PrM和E)和7种非结构蛋白(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