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脑胶质瘤(Glioblastoma, GBM)芯片数据,采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法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法(weighted gene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寻找肿瘤发病特征基因、关键通路以及转录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中高通量基因芯片数据,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法筛选出差异基因;利用WGCNA分析脑胶质瘤关键基因(Hub基因);采用维恩分析法,整合这些差异基因与hub基因,筛选出脑胶质瘤特征基因。采用GO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脑胶质瘤特征基因所富集的功能和通路。利用Kaplan-Meier分析特征基因与脑胶质瘤生成率的关系。利用GCBI数据分析平台,分析调控这些特征基因的转录因子。结果 经分析,发现273个特征基因。这些特征基因主要可影响离子通道、蛋白激酶、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CHD5,SYP,PHYHIP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生存率显著相关;转录因子Sp1、Sp3、REST可能是调控这些特征基因的关键因子。结论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多种角度定义了脑胶质瘤的特征基因及调控机制,为其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吉非替尼乳剂单次和多次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大鼠分为单次给药组和多次给药组。单次给药组大鼠分为吉非替尼原料药组(50 mg/kg)和吉非替尼乳剂组(50 mg/kg),每组6只,灌胃给药1次。多次给药组大鼠分为吉非替尼原料药组(50 mg/kg)和吉非替尼乳剂组(50 mg/kg),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1次。吉非替尼原料药组大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2、2.5、3、3.5、3.75、4、4.25、4.5、6、8、12和24 h取血0.3 mL,吉非替尼乳剂组大鼠于给药前和给药后(多次给药组为给药7 d后)2、4、6、8、9、10、11、12、13、14、16、24、36和48 h取血0.3 m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用DAS 2.0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给药后,与吉非替尼原料药组tmax[(2.67±0.75)h]、MRT0-24 h[(8.68±0.91)h]、MRT0-∞[(14.20±3.45)h]比较,吉非替尼乳剂组tmax[(8.33±4.41)h]、MRT0-48 h[(15.00±1.60)h]、MRT0-∞[(17.60±2.66)h]均显著增加(P<0.05)。多次给药后,与吉非替尼原料药组tmax[(6.79±3.75)h]、AUC0-48 h[(41.10±8.92)mg·h/L]、Vz/F[(16.30±5.45)L/kg]、CLz/F[(0.94±0.19)L/(h·kg)]、MRT0-48 h[(10.10±0.36)h]比较,吉非替尼乳剂组Vz/F[(44.20±30.30)L/kg]、CLz/F[(1.89±1.56)L/(h·kg)]、MRT0-48 h[(16.20±2.52)h]均显著增加(P<0.05),AUC0-48 h[(38.70±26.20)mg·h/L]显著减少(P<0.05),tmax[(10.40±3.25)h]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吉非替尼原料药比较,单次和多次给药吉非替尼乳剂,均可延长药物的达峰时间;本研究结果可为吉非替尼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丙戊酸半钠肠溶片人体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戊酸半钠肠溶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单次及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12例受试者采用随机开放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单次及多次给药药动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的血浆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250、500、1000mg)给药后丙戊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20.51±3.36)、(39.01±4.06)、(63.76±6.90)mg/L;tmax分别为(3.1±1.1)、(3.7±2.9)、(3,2±1.8)h;AUClast分别为(427.9±106.0)、(805.4±171.2)、(1224.0±193.5)mg·h·L^-1;AUCinf分别为(466.4±138.7)、(872.1±231.5)、(1315.9±247.3)mg·h·L^-1。连续多次给药500mg后丙戊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76.71±9.97)mg/L;tmax(3.2±1.2)h;AUClast(2057.0±344.0)mg·h·L^-1;AUCinf(2212.9±397.1)mg·h·L^-1。结论:该制剂具有肠溶效果,药物吸收的延迟时间约为1.5~1.8h;单次250~500mg给药后,丙戊酸的体内过程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给药剂量大于500mg时不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连续多次500mg给药后,活性成分丙戊酸在体内有明显累加,蓄积因子为2.70±0.2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