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伴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确诊为渗出型AMD伴浆液性PED并行IVR治疗的23例患者2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检测结果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记录;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PED高度、PED容积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77±0.39,平均PED高度为(357.2±171.9) μm,平均PED容积为(0.741±1.012) mm3,平均CFT为(317.9±73.8)μm.治疗方法为手术室无菌条件下常规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的雷珠单抗0.05 ml(含雷珠单抗0.5 mg),每一个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此后根据随访情况按需注射.以末次治疗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BCVA、PED高度、PED容积及CFT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1±0.27,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1,P<0.05).23只眼中,视力提高17只眼,视力稳定4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治疗后患眼平均PED高度为(247.7±171.7)μm,平均PED容积为(0.337±0.498) mm3,平均CFT为(302.5±89.3) μm.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眼平均PED高度、平均PED容积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2、2.502,P<0.05);平均CFT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7,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眼内炎、葡萄膜炎等眼部不良反应.结论 IVR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伴有浆液性PED的渗出型AMD,提高患者视力,降低PED高度,减小PED容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屈光状态,分析视力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2011年下学期全体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总计465名,参与调查460名(调查率98.9%),其中数据资料齐全的有445名。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以下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年龄(age)、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球镜屈光度(diopter of spherical,S)、柱镜屈光度(diopter of cylinder,C)、等值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并分析整体屈光状态及各相关因素对视力的影响。裸眼视力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采用小数准确记录,再转化为LogMar视力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9.49±1.47岁,平均SE为-0.85±1.82D,平均UCVA为+0.09±0.28,近视眼率为40.9%,散光眼率达58.9%。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眼率逐步增加,近视屈光度也明显加深(P=0.000)。随年龄增加,UCVA、AL增加(P<0.01),SE值下降(P<0.01)。UCVA与Age,H,W,BMI及AL呈正相关,而与S,C及S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的小学生中,近视及散光发病率较高,儿童视力与眼轴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通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b1、Rg1、Re、Rd及三七皂苷R1在脑内的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给予不同浓度的血栓通后,不同时间点血栓通主要成分在正常脑组织和缺血脑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血栓通活性成分在脑缺血大鼠脑中的分布远高于正常大鼠,并且其在脑内的含量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降低。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开放,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ki67和p53蛋白与睑板腺癌分化程度及组织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27例原发性睑板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通过病理观察确定组织学分型和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SLAB法测定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27例睑板腺癌中ki67阳性表达率为70.4%(19/27);p53阳性表达率为62.9%(17/27),两者的阳性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与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927, P<0.01).ki67在高、中、低分化的三组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75.0%和90.9%,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53在三组间的阳性表达率为25.0%、75.0%和81.8%,组间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组织病理分型的睑板腺癌中ki67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可作为判断睑板腺癌分化程度的参考指标,为睑板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眼睑恶性肿瘤诊疗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睑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术前难以确诊,针刺活检有助于判断眼睑恶性肿瘤类型,指导手术选择.手术切除是治疗眼睑肿瘤的首要方法,但对手术方法选择和切缘控制等仍存在不同看法.快速病理控制切缘的手术方法(Mobs法)能保证在完整清除肿瘤的前提下,掌握组织的最佳切除量.术中眼组织缺损即期修复是眼睑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环节,手术医生需具备良好的眼整形外科技术,根据缺损的范围、部位和层次等灵活选用合理的修复方法,才能取得肿瘤根治和眼睑功能重建并举的效果.术后应长期随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情况并积极处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转移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6.
栗莉  亢晓丽  王方  李艳红  赵莼 《眼科研究》2013,(12):1152-1154
背景配戴角膜塑形镜可通过非手术方式治疗和延缓近视儿童屈光度的进展,但长期佩戴对角膜组织的影响值得研究。目的观察儿童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76例150眼,近视儿童每日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8~10h,分别于配戴前,配戴后3、6、12、24个月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测量戴镜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密度,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上述各指标变化进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近视儿童配戴前与配戴后各时间点间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1.34、7.16,均P〉0.05)。配戴前与配戴后3、6、12、24个月近视儿童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0,P=0.02),其中配戴后24个月近视儿童的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值为0.36~0.02,明显高于配戴前的0.2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配戴前及配戴后不同时间点间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0,P=0.04),其中配戴后12个月、24个月的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62~12)%和(60~14)%,明显低于配戴前的(6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长期佩戴可使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的比例下降及角膜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7.
时慧  李艳红  栗莉  赵莼  吴岩  朱玮  巴俊  于靖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91-2494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屈光状态变化,分析屈光状态变化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以2011-05被调查的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6~12岁的全体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为期1a的调查,总计303名606眼。所有调查对象均检查年龄(age)、身高(height,H)、体质量(weight,W)、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球镜屈光度(diopter of spherical,DS)、柱镜屈光度(diopter of cylinder,DC)、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曲率(corneal curvature,K),并分析整体屈光状态变化趋势及各相关因素与屈光状态变化的关系。结果:入选调查对象606眼平均SE变化-0.45±0.60D,平均AL增长0.32±0.25mm,AL增长与SE度数变化呈正相关(r=0.409,P<0.01),其中有473眼向近视方向发展(SE的变化为负值),占总体的78.1%。AL增长与W增长相关性分析发现,W增长在4~6kg/年,AL增长最慢(0.28±0.20mm,P=0.004);AL增长在6~8岁组最快(0.39±0.24mm,P<0.01)。H增长与DS,DC,SE及AL增长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视力不良(UCVA<1.0)发生率(47.0%)比2011年(31.5%)明显增高;10岁以上组(52%)比10岁以下组高10%。结论: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生中,屈光状态的进展主要以近视为主,儿童屈光状态进展与眼轴及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AcrySof IQ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和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按照双肓原则分为两组:IQ组和Natural组,分别植入AcrySof IQ和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其中IQ组:124只眼;Natural组:136只眼.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对比敏感度(CS)值、波阵面像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术后视力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CS、波阵面像差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CGT-1000 CS眩光测试仪检查发现两组间的CS值在中、高空间频率段均有差异(F值范围5.05~26.47,P<0.05),低频空间两组间差异随时间推移逐渐明显.两组的波阵面像差检查显示4.0 mm和6.0 mm瞳孔时,两组的总均方根值有差异(F值范围6.373~10.679,P<0.05).两组的C7、C8的均方根值差异尤统计学意义(F值范围0.144~2.493,P>0.05).两组C12的均方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范围7.005~12.24,P<0.05).结论与AcrySof Natural人工晶状体相比较,AcrySof IQ可以有效地提高CS,减少白内障术后全眼像差和高阶像差,改善患者术后视觉质最.(中华眼科杂志,2009,45:239-242)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Nd∶YAG激光玻璃体溶解术治疗飞蚊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确诊为飞蚊症行YAG激光溶解术的患者12例12只眼,男性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5.83±7.66)岁。其中左右眼各6只眼。治疗前平均视力(log Mar)0.18±0.14,平均眼压(15.09±2.33)mm Hg。采用YAG激光玻璃体溶解术治疗,治疗平均单脉冲能量(8.03±0.70)m J,总能量(616.67±290.15)m J。治疗前均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压、B超、眼底照相检查,治疗结束即行眼压和眼底照相,治疗后每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08±1.38)个月。以主观症状缓解或消失为有效;检查发现玻璃体浑浊减少或消失为有效。结果:12例飞蚊症患者治疗后,自觉症状有效率75%,体征有效率83%。治疗后视力眼压均无变化。并发症晶状体损伤1例。结论:YAG激光玻璃体溶解术对于饱受眼前黑影困扰的飞蚊症患者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小学生散光状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小学生散光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2011年5月所有在校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屈光度、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检查,了解其散光情况,并通过分析各因素与散光度数的关系了解与散光发病相关的因素.结果 入选调查对象465人,实际调查460人(920眼),调查率98.92%.散光患病率为58.26%,散光度数为(-0.57±0.68)D;在近视复合散光和远视复合散光各亚型中,顺规散光的患病率最高,占68.68%.8~<9岁组散光患病率最低,为47.09%,≥11岁组散光患病率最高,为73.21%.散光度无性别差异(P=0.817).近视组儿童散光度为(-0.64±0.70)D,较非近视组的(-0.52±0.67)D高(P=0.005),且散光常与离焦伴随发生,离焦越严重,散光程度越大.散光与球镜度数、角膜散光、身高及体质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79、0.745、0.102及0.132(均为P<0.05),而与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及眼轴长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上海市和田路小学小学生中散光患病率较高,以顺规散光为主.近视儿童散光程度较非近视儿童高,散光度与球镜屈光度、角膜散光、身高、体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