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鼠疫调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掌握准噶尔盆地鼠疫疫源地的分布、动物区系组成、宿主动物及其体外寄生蚤类的种群结构以及动物鼠疫的流行动态.方法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鼠疫血清学和病原学检验方法以及生物化学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进行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 准噶尔盆地共有小型哺乳动物7科11属17种,其中啮齿动物13种,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蚤类8科10属19种;大沙鼠洞群平均覆盖率22.5%,洞群平均密度15.9个/hm2,洞群平均栖息率为70.2%;在大沙鼠洞群鼠类群落中,大沙鼠占总捕获数的72.9%,子午沙鼠占24.5%;夜行鼠类群落中,子午沙鼠占总捕获数的64.0%,三趾跳鼠占15.1%.准噶尔荒漠鼠类群落中大沙鼠的染蚤率最高,为84.9%;染蚤种类有16种,总蚤指数为8.58,以簇鬃客蚤为优势种.准噶尔荒漠啮齿动物血清鼠疫F1抗体平均阳性率5.5%.其中,大沙鼠阳性率12.1%,占阳性总血清的94.3%,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血清阳性率分别为0.7%和0.9%;自大沙鼠、子午沙鼠及其体外寄生蚤--臀突客蚤、同形客蚤指名亚种、长吻角头蚤和簇鬃客蚤共分离出鼠疫菌26株,其中自大沙鼠及其体外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24株,占92.3%;该区域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是麦芽糖、阿胶糖、甘油阳性,鼠李糖和脱氮阴性,对小白鼠强毒.结论 准噶尔盆地鼠疫疫源地涉及整个准噶尔区域,有12个县(市)发生了动物鼠疫流行,确定克拉玛依、博乐、吉木萨尔和奇台4个县(市)为鼠疫疫源县(市).疫源地动物、媒介组成复杂,生态系统稳定,主要宿主动物为大沙鼠,鼠疫菌生化型属中世纪型,为中国新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 ST6GalⅠ和TNFR1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构建ST6GalⅠ差异表达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并分析ST6GalⅠ和TNFR1表达的相关性,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差异表达ST6GalⅠ细胞中TNFR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时差异表达ST6GalⅠ和TNFR1的A498和Caki-1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与ST6GalⅠ在5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均高表达(P<0.05);抑制ST6GalⅠ表达后A498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Caki-1细胞过表达ST6GalⅠ后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TNFR1 mRNA和蛋白在5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中均低表达,且与ST6GalⅠmRNA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9667,-0.9928,均P<0.01);抑制ST6GalⅠ表达 TNFR1表达增加(P<0.001),而ST6GalⅠ过表达TNFR1表达降低(P<0.001);A498细胞同时抑制ST6GalⅠ和 TNFR1表达后细胞凋亡率低于单独抑制ST6GalⅠ(P<0.01),Caki-1细胞同时过表达ST6GalⅠ和TNFR1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独抑制ST6GalⅠ(P<0.01)。结论 ST6GalⅠ可通过抑制TNFR1表达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和掌握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鼠类体外寄生蚤类的群落结构,分析各鼠体蚤在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群落生态研究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各鼠体蚤类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因子、相似性和聚类研究.结果 大沙鼠、子午沙鼠和红尾沙鼠体外寄生蚤群落最复杂,体外寄生蚤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相对稀有种类数高,优势度不明显;其次为三趾跳鼠体外寄生蚤群落,丰富度为8,平均稀有种类丰富度最大为12.39,相对稀有种类数、多样性次之,分别为50.00%和1.4838;柽柳沙鼠、西伯利亚五趾跳鼠体外寄生蚤群落相对较为复杂,均匀性、优势度适中,在0.5~0.6之间,种类丰富度均为5种,占该疫源地蚤种类数的31.25%,平均种类丰富度分别为1.38和8.65,相对稀有种类数分别为20.00%和40.00%.小五趾跳鼠、灰仓鼠、小家鼠和小林姬鼠体外寄生蚤群落结构简单,相对稀有种类数均为0,平均种类丰富度均在1.00以下,小林姬鼠仅有1种蚤类;另3种鼠体寄生蚤群落丰富度在2~4之间;大沙鼠、子午沙鼠、红尾沙鼠、三趾跳鼠、小五趾跳鼠、灰仓鼠和小林姬鼠7种鼠类体外寄生蚤群落与其它鼠类寄生蚤相似性指数均值>0.5,柽柳沙鼠、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和小家鼠3种鼠体寄生蚤群落与其它鼠类寄生蚤相似性指数均值<0.5;其中,子午沙鼠体蚤群落与其它鼠类寄生蚤群落的相似性均值最高,为0.6836,与7种鼠类寄生蚤群落的相似性>0.6;其次是大沙鼠和三趾跳鼠体蚤群落,与6种鼠类体外寄生蚤群落相似性>0.5;西伯利亚五趾跳鼠体外寄生蚤群落与其它鼠类寄生蚤群落的相似性最小,均<0.5;小家鼠仅与红尾沙鼠和柽柳沙鼠体蚤群落的相似性>0.5,相似性指数均值为0.2812;10种鼠类体外寄生蚤群落可聚类为3个系统支,分为大沙鼠、柽柳沙鼠和红尾沙鼠体蚤群落支,子午沙鼠体蚤群落支和三趾跳鼠、西伯利亚五趾跳鼠、小五趾跳鼠、小家鼠、小林姬鼠和灰仓鼠体蚤群落支.结论 准噶尔盆地鼠疫疫源地鼠体蚤类群落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群落,大沙鼠、子午沙鼠、红尾沙鼠体蚤群落在维持该疫源地蚤类复杂性和多样性方面居第一层次,小五趾跳鼠、灰仓鼠、小林姬鼠和小家鼠体蚤群落起补充作用;该地区鼠体间蚤类存在广泛交换,子午沙鼠体蚤群落是各鼠体蚤类群落间相互交换的关键因子;大沙鼠及其体蚤在该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中起关键作用,子午沙鼠及其体蚤群落对动物鼠疫的流行有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5--2012年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大沙鼠血清鼠疫抗体检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地理地貌特征,分析鼠疫抗体阳性率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结果 共获得准噶尔盆地13个行政区域大沙鼠血清鼠疫抗体检测数据4 825份。大沙鼠动物鼠疫主要流行于准噶尔盆地中东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阳性率为8.39%)和准噶尔盆地西部低山平原粘土荒漠(阳性率为1.56%)2个地区。准噶尔盆地西部地区鼠疫抗体阳性率由2005年的7.59%下降至2008年的0.61%,其后一直处于静息状态。东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地区的东、中、西3个区段鼠疫抗体阳性率变化有所不同,西段于2006年和2010年间出现2次流行高峰,其间隔期为4年,2010年高峰期鼠疫抗体阳性率则达到45.65%,为3个地理区段最高值;中段于2006、2009和2011年出现3次高峰,间隔期为2.5年,鼠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92%,流行强度低于东、西段;东段是大沙鼠鼠疫最活跃的地区,各年度均可检出鼠疫抗体阳性血清,其变化呈现2006、2009和2012年3个高峰期,间隔期为3年。大沙鼠鼠疫抗体检测阳性率秋季高于春季,说明大沙鼠鼠疫流行为春季至秋季的持续流行。结论 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流行存在地理区域和时间上的双重波动,以及地理区域上的异质性,并可分为准噶尔盆地西部低山平原粘土荒漠和中东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2个流行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不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与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为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hochranelibrary,Web of Scince,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搜索腹腔镜下不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与全部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0月31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查文献并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13篇临床对照研究,共涉及肾部分切除术患者1 423例,其中不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557例(不阻断组),肾动脉全部阻断行肾部分切除术866例(完全阻断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完全不阻断组与全部阻断组在肿瘤大小(P=0.03)、总并发症发生率(P=0.02)、术中失血量(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阻断组肿瘤大小,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全部阻断组,不阻断组术中失血量多于全部阻断组;在手术时间(P=0.43)、术后住院时间(P=0.28)、切缘阳性率(P=0.56)、尿漏(P=0.27)、输血(P=0.92)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远期肾功能变化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不阻断组肾功能丢失小。 结论腹腔镜不阻断肾动脉肾部分切除术具有与肾动脉完全阻断术一样的安全性,而且在保护远期肾功能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比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小肾癌中的诊断准确率及不同病理类型超声造影的表现,探讨超声对小肾癌及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提高小肾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直径小于4 cm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资料,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肾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小肾癌在超声造影下的灌注特点。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为96.67%,高于增强CT的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透明细胞癌主要以快进快退为主(42.86%),其次为快进慢退(36.73%)、等进等退(8.16%)和其他(8.16%)、慢进慢退(4.08%);乳头状肾细胞癌主要以慢进慢退(57.14%),其次为快进快退为主(42.86%);嫌色细胞癌均为快进快退(100.00%);错构瘤为慢进慢退(100.00%);嗜酸性粒细胞瘤为快进慢退(100.00%)。结论 肾癌的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为主,透明细胞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主要以快进快退为主,乳头状肾细胞癌以慢进慢退为主,嫌色细胞癌以快进快退为主。通过超声造影提示基本可以评估小肾癌的病理类型,超声造影、增强CT对小肾癌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增强CT可以为小肾癌精确定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若两者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的诊断及临床手术方案的拟定提供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准噶尔盆地鼠疫野外分离株的营养需求。方法应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相结合分析准噶尔盆地28株鼠疫菌对11种氨基酸的营养需求。结果准噶尔盆地28株鼠疫菌株中,低营养型1株(No.25,Phe+)占检测菌株的3.57%;色氨酸依赖1株(No.24,Try-)占检测菌株的3.57%;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异亮氨酸半依赖1株(No.21,Phe-、Met-、Val-、Ile±)占检测菌株的3.57%;余下25株表现为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Phe-、Met-、Val-)占检测菌株的89.3%。结论新疆准噶尔盆地鼠疫菌株的营养型主要表现为对苯丙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依赖(Phe-、Met-、Val-)。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2007-2016年在该疫源地18个县(市、区)采集的鼠疫宿主动物、媒介及鼠疫抗体和病原体检测数据。结果 该疫源地大沙鼠密度在时间分布上呈波动状态,为2.1~22.6只/hm2;空间分布呈不均匀分布,以克拉玛依市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最高,分别为14.2只/hm2和13.0只/hm2;夜行鼠捕获率为4.2~10.1只/100夹次,以2014年最高,为10.1只/100夹次;子午沙鼠为优势种(81.9%);大沙鼠染蚤率和总蚤指数空间和时间分布存在波动,平均染蚤率为90.7%,总蚤指数为10.44,簇鬃客蚤为优势种,分布最广,占总蚤指数的47.8%;夜行鼠平均染蚤率为20.2%,总蚤指数为1.20,以同形客蚤指名亚种和秃病蚤指名亚种为优势种类;鼠疫血清学检测啮齿动物13种9 087份,阳性617份。其中大沙鼠阳性率最高(9.4%),其次为三趾毛脚跳鼠(1.1%)。空间分布存在2个鼠疫流行强度较高区域:昌吉至木垒的准噶尔东部区域,以克拉玛依、沙湾和乌苏甘家湖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大沙鼠鼠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3%和13.6%。时间分布上呈波动状态:2008年为低谷,2013年呈高峰,阳性率分别为1.0%和19.3%;10年间共计检出鼠疫菌18株,以大沙鼠及其体蚤检菌最多。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吉木萨尔和克拉玛依市检菌最多。结论 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是一个物种组成丰富、宿主和媒介群落结构多样、鼠疫流行强度不断变化的复杂生态系统,动物间鼠疫流行呈全区域性、连续性和异质性,存在主动和被动接触感染2类3种鼠疫风险播散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刺山柑、艾灸和二者联合治疗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血清IL-17、IL-6,TGF-β、IL-10、和IL-23含量的影响,探讨其调节Th17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刺山柑组、艾灸组和综合组,于大鼠足跖皮下注射0.1 mL弗氏完全佐剂建立AA模型。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组以甲氨蝶呤灌胃,刺山柑组以刺山柑外敷,艾灸组进行艾条温和灸肾俞、足三里,综合组进行联合治疗,各组均治疗3疗程(21 d)。分别在每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大鼠AI指数评分和足爪容积,并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7、IL-6,TGF-β、IL-10、和IL-23含量。结果造模后,大鼠关节肿胀明显,Th17/Treg失衡。经治疗后,各组大鼠足跖炎症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综合组7 d显著疗效。各组干预治疗均能逆转IL-17、IL-6和IL-10水平(P<0.01或P<0.05),仅有刺山柑组和综合组能显著降低IL-23水平(P<0.01或P<0.05),各组TGF-β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刺山柑组和综合组消炎作用迅速,刺山柑、艾灸和综合治疗的方法均能使免疫细胞Th17/Treg达到动态平衡,其中刺山柑和综合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与肾癌肿瘤分期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15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5例,女55例。平均年龄(51.41±19.68)岁。病理类型:透明细胞癌120例、乳头状癌11例、嫌色细胞癌6例、囊性肾癌8例,其他类型5例。TNM分期:Ⅰ期87例(T1a45例,T1b42例),Ⅱ期24例、Ⅲ期22例、Ⅳ期17例。N0111例、N1 17例、N2 22例,M0 133例、M1 17例。病理明确诊断为肾良性肿瘤13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结果肾癌组患者术前Fib值(4.08±1.12)g/L,对照组(3.23±0.52)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癌组PT(10.65±1.38)s、APTT(31.11±3.56)s、INR(0.95±0.72),对照组分别为(11.02±7.44)s、(31.24±3.05)s、(O.96士o.6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5个亚组术前Fib分别为(3.75±0.59)g/L、(3.31±0.64)g/L、(4.34±0.52)g/L、(4.99±0.38)g/L、(6.04±1.06)g/L,其中T1a、T1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癌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Fib>4.0g/L)者68例(24.1%)。结论肾癌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血清Fib升高,肿瘤分期为Ⅱ期、Ⅲ期、Ⅳ期发生转移的可能性较大。血清Fib对肾癌预后具有独特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