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长期以来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狂犬病流行主要分布在亚州、非州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受狂犬病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多新的安全、有效的狂犬疫苗的应用,狂犬病已可防、可控。根据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切实落实好犬、猫等宿主动物的"管、免、灭"及暴露人群规范处置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或消除狂犬病。本文主要从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宿主与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的影响因素及狂犬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对2010年~2012年期间来宾市兴宾区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的结果。方法 :对2010年~2012年期间来宾市兴宾区346例市售食物样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相关标准对这346例食物样品含有的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在2010年~2012年期间,在来宾市兴宾区市售食品的346例样品中,检出致病菌共47株,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13.58%。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共22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6.36%;创伤弧菌共2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0.58%;沙门氏菌共3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0.87%;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2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3.47%;蜡样芽孢杆菌共5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1.45%;大肠埃希氏菌共3株,此病菌的检出率为0.87%;志贺氏菌、阪崎肠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H7型等致病菌均未检出。结论 :来宾市兴宾区的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单位应加强对该地区的市售食品进行动态监测的力度,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来宾市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来宾市2011—2016年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来宾市2011—2016年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23472例,死亡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82.73/10万;全市累计涂阳检出数3528例,年均涂阳检出率为15.03%.发病主要高峰在1月,次高峰在5月.男女发病比为2.23:1,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病例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1.42%;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发病总数的4.55%.来宾市6个县(市、区)累计报告发病例数最多的地区是兴宾区(1042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忻城县(251.19/10万).结论 来宾市近6年来肺结核病以散发为主,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肺结核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农民仍然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农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来宾市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来宾市2009—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应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用Cochran 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发病率年度变化趋势。结果来宾市2009—2013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9种45 1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10.17/10万,年均死亡率为8.14/10万;发病率呈平稳态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数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8.67%和47.08%。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肠道、血源及性传播、自然疫源及虫媒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梅毒、乙肝、AIDS/HIV、丙肝;肺结核、AIDS/HIV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梅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前4位的传染病依次是AIDS/HIV、狂犬病、肺结核、乙肝;AIDS/HIV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狂犬病、肺结核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9—2013年来宾市乙类传染病防控取得了较好成效,当前威胁该市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梅毒、肝炎、AIDS/HIV、狂犬病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MPV)在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中应急接种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方法 在2002年广西来宾市发生C群流脑局部暴发接种A群MPV人群中约6周后应急接种A+C群MPV,观察接种对象局部和全身反应.选择疫点人群71人和非疫点人群43人于应急接种前和接种后1个月采血,用ELISA检测脑膜炎球菌C群和A群多糖抗体IgG.随访接种人群流脑发病情况至免疫后5年.结果 A+C群MPV应急接种率为97%,接种后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疫点人群、非疫点人群、应急接种前C群抗体阴性者和阳性者的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97.67%~100%,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0.81~37.44 μg/ml,各组人群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流脑罹患率在及时接种学校(218.58/10万)比不及时接种学校(705.72/10万)减少69.02%.接种人群随访15 760人年未发现流脑临床确诊病例.结论 国产A+C群MPV应急接种可成功扑灭C群流脑暴发疫情,与A群MPV仅间隔6周接种仍然安全,对易感人群可诱导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对已有抗体者可显著提高抗体水平,保护效果至少持续5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来宾市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的带菌状况,揭示优势菌群,评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风险,为制定流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5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至少调查200人。每个调查对象采集1份咽拭子,共采集1311份咽拭子进行Nm分离培养和血清群鉴定。结果2011年,来宾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为8.54%,其中B群占31.25%,W135群占15.18%,C群占1.79%,A群、X群、Y群各占0.89%,不可分群占49.11%;青年人带菌率高于少年儿童,男性带菌率高于女性。同年来宾市发生的3例流脑均为W135群。结论来宾市健康人群Nm带菌以不可分群菌株为主,可分群菌株中以B群和W135群为优势菌群;W135群为来宾市流脑的主要流行菌群,应在继续推行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Meningococcal Vacune,MenV)接种的同时,加强W135群MenV的接种,以期有效预防控制流脑疫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来宾市老年(≥50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该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来宾市2004--2013年老年艾滋病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4--2013年全国累计报告现住址为来宾市的≥50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I/IV/AIDS)1782例,占所有发现H1V/AIDS的32.18%(1782/5538)。男性为主,占74.35%(1325/1782);平均年龄63.28岁,最大92岁;3c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的为主,占92.42%(1647/1782);婚姻状况以已婚有配偶为主,占60.21%(1073/178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1.09%(1442/1782);以异性性传播途径为主,占96.13%(1713/1782);以医疗机构报告为主,占62.12%(1107/1782)。结论来宾市老年HIV/AIDS报告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针对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地防控措施,降低老年人群艾滋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宾市兴宾区复治菌阴肺结核病例特征,为加强病例管理,减少过诊和误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临床表现、抗痨史、再次抗痨原因对2011—2015年来宾市兴宾区复治菌阴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66例复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中不规则治疗占70.30%,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再次抗痨原因主要为出现新病灶和原发病灶增多。结论门诊诊断为菌阴肺结核病例中多数患者存在既往不规则治疗。建议加强对基层定点医院结核病医生开展肺结核病病例管理和诊断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9.
广西来宾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来宾市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来宾市1997—2007年HIV/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来宾市累计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02例,AIDS病人381例,检出的HIV/AIDS逐年增多,死亡72例,病例以青壮年为主。三种传播途径共存。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从1997年的100%降至2007年的15.56%;性传播由1997年的0.00%上升到2007年的52.77%。流行涉及全市4县1市1城区,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结论来宾市近年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进入快速增长期,需加大防制力度,遏制艾滋病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西正常人群中脑膜炎奈瑟菌Y群的感染情况及免疫水平,为流脑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梧州市、南丹县、来宾市和全州县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共调查0~82岁人群434人。对调查对象采集咽拭子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Y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体IgG含量,以抗体浓度≥2μg/mL者为阳性。结果调查对象中未检出Y群带菌者。抗体阳性率为4.38%,阳性者几何平均浓度(GMC)为3.89μg/mL;3~4岁组已有阳性者,年龄高峰在25~34岁组(12.24%),25岁以上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8.03%)显著高于25岁以下人群(2.69%)(χ2=6.3757,P0.05);各地区、性别之间抗体阳性率和阳性者GMC及年龄组之间阳性者G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存在Y群流脑感染,且儿童时期已经发生。人群对Y群流脑有很高的易感性,其中25岁以下是高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