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大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巩固大连市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成果。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年共报告AFP病例22例,报告发病率为2.68/10万,达到了卫生部要求的大于等于1/10万标准,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报告的AFP病例中,有2例经省级专家组确诊为“服苗后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病例”(VAPP),所有病例均为脊灰野病毒阴性。报告的22例AFP病例中,城乡地区分布、年龄分布和季节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分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连市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卫生部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1990-2019年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的疾病负担情况,并预测2020-2030年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选择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伤残损失寿命年等指标描述1990-2019年中国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疾病负担情况,利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描述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变化。采用R软件构建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结果 1990-2019年,中国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ASIR呈上升趋势,其EAPC为0.31%(95%CI:0.10%~0.52%);DALY呈现下降趋势,EAPC为-2.81%(95%CI:-2.92%~-2.70%);ASMR呈下降趋势,EAPC为-2.55%(95%CI:-2.66%~-2.45%)。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ASIR在35~49岁年龄段中达到最高,而ASMR随着年龄升高逐渐增加,年龄30~岁开始显著升高;年龄标化DALY率在55~64岁之间达到高峰。男性居民的疾病负担指标均高于同时期的女性居民。根据BAPC模型预测结果,2020-2030年中国全人群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ASIR从2020年的3.45/10万上升至2030年的3.78/10万,增长9.57%,ASMR从2020年的1.45/10万下降至2030年的1.24/10万,降低14.48%。结论 我国因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尤其是在男性和中老年人群中,需要更加重视对这些人群的关注。2020-2030年预测结果显示ASMR呈下降趋势,ASIR仍在上升。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癌组织分泌的前列腺素E2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前列腺素E2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前列腺素E2的含量与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分期、肿瘤有无转移、肿瘤的预后以及肿瘤的复发等方面都有相关性。因此使用前列腺素E2的抑制剂及其含量的检测,将在肿瘤的预防,治疗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2011年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及监测状况。[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1剂卡介苗(BCG)、乙型肝炎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OPV)、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和麻风疫苗(MR)监测结果和接种率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差值(D)和比值(R)对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的真实性进行评价。[结果]大连市2011年12个区(市、县)常规免疫报表及时报告率为95.83%,无缺报、漏报,乡级预防接种单位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完整性为100.00%;BCG、HepB3、OPV3、DTaP3和MR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在中山区、金州新区、普兰店市共调查1.5~3.5岁儿童450人,上述5种疫苗的调查接种率分别为99.56%、100.00%、97.78%、95.56%、100.00%。D值评价,12个区(市、县)的5种疫苗中,只有旅顺口区的OPV3、DTaP3和MR,普兰店市、长兴岛的OPV3和DTaP3为"可信",其他均为"可疑"和"不可信"。全市报告接种率的R值评价,3MR与OPV3比较,3MR与DTaP3比较均为"可信",3MR与HepB3比较为"可疑";3BCG与OPV3比较为"可疑"。[结论]2011年大连市常规免疫监测系统报告接种率真实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2年大连市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辽宁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11/2012年度辽宁省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于2012年1~3月,在大连市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两轮适龄儿童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强化免疫资料逐级汇总上报,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全市摸底登记应接种儿童数为465628人,实种儿童数为457350,接种率为98.22%。现场快速评估,共调查1261名目标儿童,第一轮实种儿童数为1255,调查接种率为99.52%,第二轮实种儿童数为1251,调查接种率为99.21%。结论两轮强化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的目标,为我市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流动儿童的强化免疫前免疫空白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住儿童,两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又明显低于常住儿童,因此继续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和预防接种工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990~2013年大连市甲肝流行规律,为甲肝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3年大连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79/10万~192.3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68.73/10万,历经四次流行高峰,自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近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冬春季高发,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发病为主。结论:大连市甲肝防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局部暴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继续实行以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大连市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工作,巩固大连市无脊髓灰质炎(脊灰)成果.方法 对大连市2010年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及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全年共报告AFP病例14例,报告发病率为2.34/10万,达到了卫生部要求的大于等于1/10万标准[1],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检测结果除1份为疫苗混合型阳性(I型和II型混合型)外,均为脊灰病毒疫苗型阴性.报告的14例AFP病例中,年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性别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连市托幼机构、小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加强托幼机构及学校传染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10-07/21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大连市1 289所托幼机构和学校入托(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托幼机构和小学查验率为99.83%,持证率为98.79%,补证率为90.43%,儿童补种率为80.05%。结论大连市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建议教育、卫生部门加强配合,促进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和免疫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倩  朱穗  胡芳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28(12):1322-1327
目的 研究母亲孕期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与子代患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为婴儿过敏性疾病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并进行儿童保健的806对母子,采用食物频率问卷、儿童过敏性疾病问卷等获取母亲孕期和哺乳期饮食模式、DHA补充情况,及筛选过敏性疾病可疑患儿。对可疑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进行确诊。结果 在806名儿童中,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为26.2%(211/806),其中湿疹的发病率为23.0%(185/806),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为8.7%(70/806)。母亲孕期DHA补充剂量≥250 mg/d时,儿童患过敏性疾病(OR=0.10,95%CI:0.01~0.79)、湿疹(OR=0.02,95%CI:0.01~0.20)的风险随着补充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母亲有过敏史,增加其子代过敏性疾病、湿疹、食物过敏的发生风险(OR分别为4.09、23.75、14.71,P<0.05)。结论 母亲孕期DHA补充剂量达到一定剂量时,可能是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保护因素,而DHA补充与食物过敏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杨世宏  张元强  朱穗  贾秀岩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06-1007,1010
[目的]了解大连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情况。[方法]采用差值(D)和比值(R)评价方法对大连市2009年常规免疫接种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连市各县(市、区)级接种率报告的及时率和完整率均为100.00%,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99%、99.95%、99.93%、99.92%、99.98%。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D值评价结果分别为:可信、可信、可信、可疑、可疑。R值评价显示各种疫苗应种人数基本符合逻辑。[结论]在大连市人口流动性大,免疫规划工作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常规免疫接种率仍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