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省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湖南省洪涝灾害高发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方法选择洞庭湖区6个县研究传染源密度、带茵情况和自然人群、病人与动物抗体水平,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实验室和现场工作。结果(1)传染源:灭鼠前、后和钩体病流行后期鼠密度分别为7.02%、2.31%和4.64%,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灭鼠后鼠密度下降了67.09%:村民家庭家畜饲养以圈养形式占99.15%,喂商品混合饲料的占72.33%。(2)病原学:对鼠、猪、犬和病人的标本进行钩体培养,分离出82株钩体,黄疸出血群占70.73%,1株国内新型茵,黑线姬鼠分离率高达11.03%。(3)血清学:检测1263名自然人15个群钩体抗体,一群以上抗体阳性率未接种钩体苗为50.88%,接种一针四价钩体为72.55%,人群抗体有14群之多;检测85例病人双份血清抗体,确诊63例,符合率74.11%,黄疸出血群感染比例最高;流行季节牛、犬和出栏猪抗体分别有14、8和7个群,牛阳性率最高。结论流行前灭鼠效果好,不仅降低了鼠密度,还降低了带茵率;主要传染源是鼠和牛,牛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大于猪和犬;人群接种一针四价钩体菌苗亦有效;病人感染黄疸出血、澳洲和秋季群为多。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9县市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试图从9县市人群钩端螺旋体抗体水平探析钩体主要流行群和隐性与显性感染比例。方法选择以前钩体病发病率较高的9县市中无钩体疫苗接种史的10~65岁常住村民1240人作为对象,于流行高峰前采取外周静脉血,按国家标准方法做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测15群15型钩体抗体;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县13群钩体抗体的阳性率和隐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分别有9群(黄疸出血、拜伦、澳洲、流感伤寒、波摩那、秋季、犬群、七日热和曼耗)和3群(黄疸出血、澳洲和波摩那)。交叉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最高为湘潭(80.39%)、最低为南县(36.17%)。黄疸出血群隐感率最高为湘潭(38.24%)、最低系岳阳(1.60%)。以黄疸出血群抗体滴度1:≥80为标准推测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比例为53700:1;以≥320为标准,则为11500:1。结论不同县市钩体主要流行群不同,但以黄疸出血群为主;推荐黄疸出血群钩体隐性感染抗体滴度以1:≥200为宜,隐性与显性感染比例约为3万分之一;本地区钩体将以散发为主,流行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湖南省HFRS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05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系统开展HFRS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IFA和ELISA检测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状况,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鼠肺HV—Ag,用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检测鼠血HV—Ab,并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分型,调查5个监测点媒介动物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结果 2005年共报告病例546例,发病率0.84/10万。共捕获478只啮齿动物,总密度为3.4%,室外密度3.31%,室内密度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占38.29%),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占46.91%),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46.86%。抗原和抗体阳性鼠为39只,总感染率为8,16%。褐家鼠和黑线姬鼠的带毒指数分别为3,17%、2.80%。5个监测点间捕获率和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HV,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HV。对17只阳性鼠肺病毒分型,Ⅰ型占41.18%,Ⅱ型占58.82%。结论 湖南省为姬鼠型和家鼠型混合型HFRS疫区,人群隐性感染较高,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实验室诊断,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湖南省HFRS疫源地范围、类型、人群分布和流行规律以及宿主动物种类、带病毒率等情况,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06年《湖南HFRS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7个监测点系统开展HFRS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宿主动物肺组织汉坦病毒(HV)抗原,了解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情况,并从HV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应用HV型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006年共报告病例560例,发病率0.89/10万。共捕获654只宿主动物,总鼠密度为3.15%,鼠带毒率为1.31%,在浏阳市、邵东县室内捕获的7只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肺标本中均发现携带汉城型(SEO)病毒,双峰县室外捕获的1只黑线姬鼠肺标本则携带汉坦型(HTN)病毒。结论湖南省为SEO型和HTN型混合型疫区,以SEO型为主。防制HFRS应以灭鼠、免疫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等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网络技术特点,提出了网上就业系统的功能要求;并从毕业生应聘信息与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提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与交流、三方协议的签署等三个方面探究了网上就业系统功能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2007年钩端螺旋体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湖南省钧端螺旋体病流行的主要血清群(型)及其分布,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6个监测点采集健康人群血清,MAT法检测抗体同,采用SPSS 13.0分析.结果 人群钩体抗体总阳性率为61.04%.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62.27%和60.06%(P>0.05).10~19、20~29、30~39、40~49和5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3.01%、57.78%、60.76%、67.59%和69.23%(P<0.05).宁乡县、湘潭县、双峰县、沅江市、浏阳市、醴陵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2.53%、62.50%、55.00%、73.79%、70.00%和51.00%(P<0.05).赖、拜伦、澳洲、秋季、临海、七日热、犬、清水、波摩那、乌尔夫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9%、27.27%、23.70%、12.50%、8.77%、6.17%、5.36%、4.38%、3.41%和1.30%(P<0.05).结论 湖南省以黄疸出血群赖型、秋季群秋季型、拜伦群拜伦型、澳洲群澳洲型为主要血清型,抗体阳性率在地区、年龄、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湖南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主要种类、密度,以及感染率和感染类型等情况,为防治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2008年湖南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实施方案>,在全省4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钩体的宿主动物带菌率与带菌种群调查.以夹夜法在室外捕获鼠类,采用无菌操作采集鼠肾,Korthof方法进行培养;应用分群血清与新分离的钩端螺旋体做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型). 结果有效培养鼠肾334份,总感染率为1.80%.湘潭县、沅江市的宿主动物钩体感染率分别为4.55%、2.56%(P<0.05).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的感染率分别为0.51%、4.48%、4.35%(P<0.05).6株钩体分别是赛罗群1株、秋季群2株、澳洲群2株、爪哇群1株.蛙肾和猪肾中未能培养出钩体. 结论湖南省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密度和感染率差异较大,菌型以秋季群和澳洲群为主,因此必须加强综合防制措施,预防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1990~1993年市场卫生杀虫剂质量监测报告廖福元,黎悦,李红梅,胡玉凤,宋遇缘,吴子贵(湖南省卫生防疫站410005)遵照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86)第37号文件精神和《湖南省卫生杀虫药械卫生监督实施暂行办法》的要求,为加强市场卫生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10.
浏阳县发生赛罗群乌尔夫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