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假激酶Tribbles同源物3(Tribbles homology 3, TRIB3)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对R0切除的SiewertⅡ型AEG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RIB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生存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TRIB3在SiewertⅡ型AEG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TRIB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TRIB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形态均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IB3表达阳性的患者长期生存明显优于阴性的患者(P<0.01)。单因素(HR=0.290, 95%CI:0.110~0.761,P=0.012)和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cl-2蛋白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中的表达与放疗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纳2002年1月—2006年12月初次治疗、不能手术的LANSCLC患者88例,选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或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病理活检确诊的石蜡组织标本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表达,将患者分为放化疗鳞癌组(CRSG)、放化疗腺癌组(CRAG)和放疗鳞癌组(RSG)三组,再将每组患者分为Bcl-2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并评价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总生存时间(OS)及1、2、3年生存率。结果CRSG、CRAG和RSG的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9%(9/43)、30.8%(8/26)和26.3%(5/19);CRSG和CRAG中Bcl-2阳性表达组的近期有效率均低于阴性表达组;CRAG和RSG中Bcl-2阳性表达组的RFS均低于阴性表达组;CRAG中Bel—2阳性表达组的OS均低于阴性表达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CRSG、CRAG及RSG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12个月及12个月;Bcl-2蛋白阴性表达各组中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23.5个月及14个月,其中CRAG的1、2、3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47)。结论初步证明Bcl-2阳性表达同LANSCLC患者放射治疗敏感性有一定相关性,是影响无复发生存时间的不良因素;Bcl-2阳性表达可能同LANSCLC预后存在相关性;应用Bcl-2抑制剂可能提高Bcl-2阳性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FOXC1基因以及上游启动子非编码蛋白FOXCUT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qPCR法检测FOXC1 mRNA、lncRNA FOXCUT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临床石蜡切片中FOXC1蛋白的表达,分析FOXC1、FOXCU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法分析FOXC1与FOXCUT之间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FOXC1、FOXCUT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两组FOXC1、FOXCUT在肝细胞癌中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FOXC1、FOXCUT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FOXC1、FOXCUT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参数分析显示FOXC1、FOXCUT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OXC1、FOXCUT在有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低、TNM分期为III-IV期、有肝硬化患者中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中高、TNM分期为I-II期、无肝硬化患者(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FOXC1与FOXCUT表达水平为显著正相关;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FOXC1阳性表达组3年内存活率低于阴性表达组(28.0% vs 62.0%),FOXCUT高表达组3年内存活率低于低表达组(22.0% vs 51.2%)(P<0.05)。结论:FOXC1和FOXCU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二者有极大相关性,FOXC1和FOXCUT高表达不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Bcl-2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细胞中.本研究利用短发夹RNA(shRNA)重组质粒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的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特异性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干扰质粒Bcl-2/shRNA稳定转染NCI-H460细胞,获得H460-RNAi细胞,同时设转染含无义序列Neg-shRNA质粒的H460-Neg细胞及未转染的H460细胞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Bcl-2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X射线照射后,采用细胞形态学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NA干扰对NCI-H460细胞凋亡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H460-RNAi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460-RNAi细胞的凋亡率[(10.8±0.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 Gy X线照射48 h后的凋亡率[(24.9±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未照射组(P<0.05):H460-RNAi细胞的存活参数D0、Dq、N和SF2值分别为0.97、0.75、2.18和0.26,均低于其余两组,而H460细胞组与H460-Neg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39、1.39、2.72、0.52和1.21、1.28、2.87、0.46).结论:Bcl-2/shRNA重组质粒可以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Bcl-2基因的表达,增强NCI-H460的细胞凋亡及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模式下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依据放疗剂量的不同将120例接受同期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n=68)和高剂量组(n=52),常规剂量组放疗剂量为50.4~54.0 Gy,高剂量组放疗剂量为60.0 Gy。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小板应答蛋白1(TS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远期疗效(3年、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常规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1.47%,与高剂量组的55.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TSP1、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的3年、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级及以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期放化疗模式下,放疗剂量、肿瘤部位、贫血程度均是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相比,高剂量(60.0 Gy)放疗联合同步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且未增加不可逆致死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RNAi技术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联合放疗后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株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状态的影响。方法 利用以pCYU6/GFP/Neo为载体的Bcl-2/shRNA重组质粒转染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继而给予直线加速器6 Gy X线照射,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RNA干扰及照射后对NCI-H460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成功转染并经筛选获得阳性转染成功的细胞(HT),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发绿色荧光的NCI-H460细胞,证明转染成功;Western blot检测显示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X线照射6 Gy,24 h及48 h后转染有义序列组细胞增殖情况较无义序列组及未转染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术显示转染有义序列细胞组经照射后24小时G2/M期分布比例增高,48小时后G2/M期分布比例显著减低。结论 RNAi技术可以有效的抑制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Bcl-2基因表达,联合放疗后NCI-H460细胞的增殖率及细胞周期发生改变,起到一定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