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自雄  赵嘉  马家奇 《疾病监测》2018,33(5):423-427
通过对我国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应用以来开始的数据交换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目前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合现有监测系统、建立传染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思路。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通过数据交换方式采集传染病监测数据,实现动态、连续地传染病监测,加强改善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促进数据共享,减轻医疗机构疾病报告负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疾病预防控制业务需求的理解,总结分析了疾控适宜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特征,并充分阐述了其开发与应用的意义及作用.提出疾控适宜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的设计理念与基本原则,并归纳了疾控适宜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及SCL-90量表,调查某大学在校生1 247人,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网络使用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年级、性别、上网玩游戏、上网聊天及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素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网络成瘾的干预,要从学生个人情况、社会、心理、行为诸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全面了解网络直报模式下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363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乙肝病例13668例。乙肝病例报告率为72.47%。县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率为73.83%,乡镇及社区级医疗机构为63.9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乙肝住院病例报告率为74.5696,门诊病例报告率为7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初诊的乙肝病例报告率为76.01%。病原携带者、假阳性病例及无法判定病例报告率为5214%。2006年1~9月份乙肝重复报告率为0.61%,2005—2006年跨年度重复报告率为1.42%,其中13.59%的重复报告卡片为病例在不同医院就诊而被重复报告产生。结论乙肝病例报告质量不容乐观,漏报、重复报告以及错误报告并存,这是全国乙肝病例常规监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建议修订全国乙肝病例报告标准,规范乙肝病例报告程序,以进一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6~2000年按国家环保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对不同功能区的噪声进行了检测,作为了噪声污染现状及变化规律,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1 对象与标准1.1 检测对象及频率 控功能类别分为:特殊住宅区(0类),居民文教区(1类),混合区(2类),工业集中区(3类)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4类),除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设有2个监测点外,其它功能区各设1个监测点.全市共设6个监测点.功能区噪声监测时间为每年的3、6、9、11月,每期监测连续进行24h.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全国省、地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基础设施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疾控机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统一设计的调查方案和问卷,分级培训,在线网络填报收集数据方式,对全国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主要对机房、网络、服务器、独立存储、安全设备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共有2354个疾控机构拥有机房;机房专用设备配置率不高,其中县级机构不足20%;61.8%的机构建有局域网;超过90%的机构接入公用互联网,13.0%的机构分别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和卫生系统专网;每百名职工拥有计算机50.4台;平均拥有服务器1.4台,磁盘阵列O.3套;网络安全设备配置率不高,上网管理设备、入侵检测与防御配置率均在60%以下;省、地市、县区不同级别机构信息基础设施情况存在显著差别。结论:省、地市、县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机房、网络、服务器、独立存储、安全设备方面存在总体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经费投入不足和建设水平不高等问题,特别是系统安全存在漏洞,迫切需要加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系统规划和建设,合理配置信息基础设施,加强政策和经费等措施保障,做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7.
设计统一的调查方案,对全国省、地市、县3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用系统建设、办公自动化和门户网站建设、信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信息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现状和问题,为十二五规划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在线调查方式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调查。结果近年来我国疾控机构信息化人才队伍人员在数量和质量(年龄、学历和职称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从人员绝对数量来看,与医疗机构相比有一定差距;其次,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然后是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结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信息化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建议在提高现有信息化人才素质同时,应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传染病监测预警智慧化成熟度分级评估模型并开展应用评估。方法:应用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设计智慧化成熟度分级特征,参考相关行业国家标准确定成熟度分级评估方法。结果:初步设计并验证了传染病监测预警智慧化成熟度分级评估模型。结论:构建的分级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用性,为评价传染病监测预警智慧化成熟度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柴油机废气对作业人员恶性肿瘤死亡的影响。方法 测定机务段作业场所柴油机废气颗粒物 (DEP)浓度、分散度 ,对其职工癌的死亡做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DEP总颗粒物浓度最高为 1 .4 6mg m3,最低为 0 .1 9mg m3,以可吸入DEP为主。队列成员恶性肿瘤死亡粗死亡率为 4 6 .1 2 1 0万 ,低于哈尔滨市一般人群 (其中肺癌、肝癌分别占恶性肿瘤的 4 0 .74 %、33.33% )。而与内对照组相比 ,暴露组 1、2恶性肿瘤死亡RR分别为 3.83、3.6 2 ,SRR分别是 5 .0 6、5 .1 1 (P >0 .0 5 )。结论 该机务段DEP浓度较低 ,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 ;该职业人群中恶性肿瘤特别是肝癌、肺癌死亡率增高不容忽视 ,接触水平和接触时间是作业人群恶性肿瘤高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