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手微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89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另一组41例(49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前房蛋白浓度、散光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双手组的平均超声能量(12.34±7.52)%低于传统组的(17.16±9.35)%,术后1d、1周的裸眼视力优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后1d的前房蛋白浓度(19.47±5.28)pc/ms低于传统组的(22.86±4.30)pc/ms。术后1月双手组散光度(0.78±0.40)D低于传统组(1.12±0.48)D。两组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双手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小,散光小,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双手微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89眼)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另一组41例(49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观察术后视力、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前房蛋白浓度、散光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双手组的平均超声能量(12.34±7.52)%低于传统组的(17.16±9.35)%,术后1 d、1周的裸眼视力优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后1 d的前房蛋白浓度(19.47±5.28)pc/ms低于传统组的(22.86±4.30)pc/ms。术后1月双手组散光度(0.78±0.40)D低于传统组(1.12±0.48)D。两组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乳化时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六角形细胞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双手超声乳化及Acri.smart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小,散光小,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转核技术对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179例(20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A组使用平衡盐液进行水分离,B组使用利多卡因水分离,C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D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并联合转核?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ty,PCO)分级情况?结果:各组术后各时期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PCO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C组和D组PCO分级低于A?B对照组,且D组PCO分级低于C组?结论: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核旋转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且眼内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转核技术对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2例(8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超声乳化术.A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水分离,B组使用利多卡因水分离,c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D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并联合转核.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晶状体后囊膜混浊(eco)分级情况.结果 各组术后各时期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后囊膜混浊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9,P<0.001),C组和D组PCO分级低于A、B对照组,且D组PCO分级低于C组.结论 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核旋转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且眼内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5.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e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思泉  谈旭华  王扬  董喆  凌宇  赵阳 《眼科》2005,14(1):27-30
目的:评估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e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35例51只眼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其中20例24只眼植入AcrySof Nature人工晶状体,15例27只眼植入AR40e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术后的远近视力、前房蛋白浓度、对比敏感度及并发症。用调查量表评价患者的蓝视、畏光和眩光等视觉症状。结果:随访3个月,AcrySof Nature组最佳矫正远视力≥0.5者为24只眼(100%),AR40e组为25只眼(96.3%),两组的视力、前房蛋白浓度、对比敏感度无显著差异。调查量表显示AcrySof Nature组的蓝视及眩光现象较少。结论: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Nature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术后视力提高满意,且不影响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和对颜色的感知,但其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还需进行更长时间及更多样本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转核技术对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72例(8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超声乳化术.A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水分离,B组使用利多卡因水分离,c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D组使用双氯芬酸钠水分离并联合转核.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晶状体后囊膜混浊(eco)分级情况.结果 各组术后各时期最佳矫正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后囊膜混浊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09,P<0.001),C组和D组PCO分级低于A、B对照组,且D组PCO分级低于C组.结论 双氯芬酸钠水分离联合核旋转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且眼内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Hippo通路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信号通路,它受细胞内外多种因素的调控,通过效应分子YAP/TAZ,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再生等多种重要生理活动,其在组织发育、器官再生以及肿瘤发生等方面均有广泛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Hippo通路与眼部组织的发育、再生和眼部疾病联系密切。阐明Hippo通路在眼部组织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眼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对完善眼科基础研究,指导眼科临床工作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Hippo通路的核心组分、生物学作用以及近年来Hippo通路在眼部组织如角膜、小梁网、晶状体、视网膜和葡萄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 辅助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动物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证实.目的 检测干眼患者泪液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干眼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在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Sj(o)gren综合征(SS)、非Sj(o)gren综合征(NSS)患者各20例,并纳入同期医院内职工和学生健康志愿者20人为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比均匹配.所有患者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PBMC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并与干眼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NSS组、SS组及正常对照组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依次降低,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BUT值依次延长,SⅠt值依次增大,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降低,3个组间上述指标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症状评分:H=40.81,P<0.01;BUT:H=40.15,P<0.01;S Ⅰ t:H=50.07,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H=40.52,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964.92±124.83)、(718.85±115.89)、(341.95±85.08) ng/L;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440.69±126.09)、(364.33±126.85)、(61.16±11.60) ng/L,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95,P<0.01;F=75.27,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22质量浓度分别为(98.77±11.27)、(79.65±11.01)、(32.78±9.34) ng/L,泪液中分别为(22.22±8.96)、(14.92±4.35)、(10.47±2.67) ng/L,表明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2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27,P<0.01;F=19.87,P<0.01).干眼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水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Ⅰt有明显关联,但与干眼症状量表评分、BUT均无相关性.结论 干眼患者PBMCs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进一步提示Th17在干眼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白内障临床类型与基因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约 1 3的先天性白内障与遗传有关。对先天性白内障进行基因定位是了解其分子遗传学机制 ,进而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重要手段。先天性白内障的表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态性。本文对其各种临床类型与相关的基因定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1.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散光动态变化.方法 将75例(89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4例(40只眼)行双手超声乳化术,切口为1.2mm,植入Acri.Smart人工晶状体.另一组41例(49只眼)行传统超声乳化术,切口为3.2mm,植入AR40e人工晶状体.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行眼科常规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地形图改变.结果 术后1d、1周双手组裸眼视力好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双手组散光度数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1周、1月双手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小于传统组(P<0.01).传统组术后1周的SRI和SAI较术前增加,双手组术后1周的SRI和SAI小于传统组.双手组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改变极小.结论 1.2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切口小,对角膜形态影响小,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