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5-02采用桥型椎间融合器(ROI-C)进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110 min,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80~200 ml,平均110 ml。24例均获得随访10~29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例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Bazaz分级均为轻度吞咽困难,对症处理1周后缓解。术后7 d、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NDI指数较术后7 d进一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维持良好,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路椎间融合器ROI-C具有零切迹及自稳定的特性,在融合节段获得骨性融合的同时,减少了颈前路内固定系统的相关并发症,其应用于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8采用腰椎后路翻修手术治疗的14例腰椎融合术后邻近椎体退行性疾病,术中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比较术前与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24)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及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低,JOA评分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按Brantigan椎间融合分级标准:C级1例,D级3例,E级10例,植骨融合率为92.9%。结论后路减压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可以在不取出原有内固定的基础上进行邻近节段固定,增加了螺钉把持力,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7-05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25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6~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腰痛、下肢麻木、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可进行安全有效减压,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腰椎牵引续贯伤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损伤椎间盘及邻近椎体骨水泥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12诊治的12例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终板-椎间盘复合体损伤,首先对患者进行过伸位腰椎牵引,待伤椎椎体高度部分恢复后,将骨折椎体、损伤的终板-椎间盘复合体、邻近椎体组成的脊柱运动单元作为整体进行骨水泥强化。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4.3(14~35)个月,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脊柱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腰椎牵引后患者局部后凸Cobb角较入院时减小,局部后凸Cobb角为18.9°~30.5°,平均26.2°;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Cobb角为15.6°~23.8°,平均19.0°。腰椎牵引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增加,椎体前缘高度为18.7~31.4 mm,平均26.8 mm;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为18.4~38.6 mm,平均29.9 mm。腰椎牵引后患者椎间角为2.3°~7.4°,平均5.2°;末次随访时椎间角为2.4°~7.3°,平均5.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融合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对3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后路融合术,男21例,女12例,随机分为单纯使用同种异体骨移植组(16例)和采用自体髂骨移植(17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术后24周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融合率,采用Oswestry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与自体骨移植组相比,同种异体骨移植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失血量也明显减少?术后24周两组融合率均达到100%,Oswestry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融合术中,同种异体骨移植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