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远 《大家健康》2010,(6):22-23
孙女士已经到了更年期,近来出现了腰腿酸痛的症状。她对自己的健康十分关注,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骨质疏松症。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家药店门口看到有单位免费为群众作骨密度测定,场面非常活跃。她也凑个热闹,请“医生”为她作了骨密度测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医生”告诉她,她缺钙、骨密度低,应该及时补钙,否则,  相似文献   
2.
三种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方法的疗效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肿瘤科病人三种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研究,探讨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01年1月-2007年1月有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病人按时间先后依次随机分为ABC组,并将有局部组织肿胀,静脉炎和浅层组织坏死患者均衡的分配到ABC三组中。A组(38例)为发现渗漏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B组(40例)为发现化疗药物渗漏后立即用2%山莨菪碱注射液1~2ml局部封闭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C组(39例)为发现化疗药物渗漏后用2%山莨菪碱注射液1~2ml加1%利多卡因1~3ml局部封闭治疗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结果:A组一周总有效率为52.63%;B组一周总有效率为80%;C组一周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2%山莨菪碱注射液1-2ml+1%利多卡因1~3ml局部封闭治疗后用50%MgSO4持续加压冷敷24h后热敷是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下行射频消融缓解椎旁骨转移瘤患者疼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贵阳医学院附属贵州省肿瘤医院骨科应用椎间孔镜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椎旁骨转移瘤患者手术后疼痛缓解的疗效的18例资料.通过VAS评分观察该手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2 ~76岁,中位年龄52.1岁.乳腺癌5例,前列腺癌3例,消化道肿瘤4例,甲状腺癌2例,肺癌4例.病程2~20个月,平均7.8个月.肿瘤侵犯单个节段椎体周围10例,2个及3个节段周围8例.Tomita分型:5型8例,6型4例,7型6例.合并病理性骨折2例.结果 手术时间90~ 180 min,平均118 min;术中出血量10~ 60 ml,平均30.6 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例患者并发肺炎,经抗炎治疗后缓解.术后疼痛的VAS评分:术后1d,1、2、4周的VAS评分分别为(2.4±0.4)、(2.6±0.6)、(3.0±0.3)、(2.8±0.7)分.手术前与手术后1d,1、2、4周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椎间孔镜下转移性肿瘤的射频毁损可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并且该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对患者整体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尿失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对180例术后病人尿失禁进行临床分析及护理。[结果]尿失禁病人5例,1周内恢复2例,1个月内恢复2例,3个月内恢复1例。[结论]术前提肛肌锻炼、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继发出血和做好心理护理是预防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P-Q图、URA及A-G图对前列腺增生性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P -Q图、URA及A -G图诊断前列腺增生性膀胱出口梗阻 (BOO) ,阐明P -Q图诊断BOO的主导地位。方法 对 1 2 8例拟诊为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压力 -流率测定 ,并对各种图形结果进行分析 ,对BOO作出诊断。结果  1 2 8例患者 ,1 2 8次压力 -流率测定 (PQS) ,P -Q图诊断 1 1 6例( 90 .6% ) ,单纯A -G图诊断BOO 96例 ( 75 .0 % ) ;URA >2 .842kPa( 1kPa =1 0 .2 0cmH2 O)者 94例 ( 73.4% ) ,诊断为BOO。结论 P -Q图、URA、A -G图均能诊断BOO ,但P -Q图结果最准确 ,单纯应用URA、A -G图诊断BOO时 ,应参照P -Q图 ,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新的治疗方法处理手术切口不愈合患者的疗效,寻找处理手术切口不愈合患者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手术切口不愈合患者88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2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新的治疗方法的60例设为观察组。结果所有患者治疗5周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治愈5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21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切口不愈合患者采用新的治疗护理方法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处理方法,且避免了二期扩创缝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pirarubici,THP)联合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 tothecin,HCPT)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8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应用吡柔比星联合羟基喜树碱改进膀胱灌注及前后的护理,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3年复发率约为6.0%,低于有关文献记载的13%-70%。结论:改进了用吡柔比星联合羟基喜树碱行膀胱灌注的方法及膀胱灌注前后的护理措施后,患者易接受,无1例中途停止灌注,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东  王刚  聂远  蒋代国 《中国医药》2013,(11):1610-1611
目的总结在腰椎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技术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腰椎间孔镜治疗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腰4—5间盘突出32例,腰5-骶1间盘突出14例,2个节段突出者2例,无3个以上节段患者。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分。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107±20)min;术中出血量5-30ml,平均(15±2)ml;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术前VAS评分平均为(6.40±0.15)分,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为(2.25±0.23)分,6个月的VAS评分为(2.45±0.19)分。6个月时2.5分以下45例,5.0分以上3例,疼痛VAS评分小于2.5分患者占93.8%。术后1例患者并发椎间盘炎,经抗炎治疗2周后缓解。1例术后疼痛不缓解患者4个月后在外院行开放手术。术后1例患者腰痛加剧,术后6周再次行椎间孔镜下手术,术后疼痛缓解。结论腰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对患者整体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短期内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护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聂远  杨庞 《护理学杂志》2001,16(3):143-144
为研究前列腺增生症(BPH)术前不稳定膀胱(USB)与术后膀胱痉挛(BS)的关系。阐明尿动力学(UDS)检查在BPH术后BS护理中的意义,将78例BPH病人术前行UDS检查,了解USB情况,术后观察BS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有USB者。术后BS发生率(87.25)较术前无USB者之术后BS发生率(16.1%)明显增高,提示BPH术后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B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尿动力学在女性尿频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9例门诊不同年龄女性尿频患者行尿流率、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依结果 进行不同的临床治疗.结果 55.0%的患者存在不稳定膀胱,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5.7%;31.2%的患者有膀胱感觉过敏,行药物、心理疏导及膀胱训练有效率为97.2%;11.8%的患者有低顺应性膀胱,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0.0%;5.3%的患者有逼尿肌无反射,行间歇性导尿有效率为100%;6.5%的患者存在膀胱出口梗阻,行尿道扩张及膀胱颈电切术,有效率达100%.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揭示尿频的深层次病因,在尿频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