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绝经后妇女应用替勃龙后体内性激素、血脂水平,超声检测其颈动脉血管壁,评价绝经后妇女应用替勃龙后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对118例绝经后妇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1例给予替勃龙1.25mg/d,对照组57例不用任何药物,随访1年并检测E2、MMP-9及血脂水平,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情况。结果研究组MMP-9、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均低于对照组:4.27±1.33ng/ml vs 7.96±2.15ng/ml;1.39±0.49mmol/L vs 1.85±0.61mmol/L;4.68±0.63mmol/L vs 5.54±0.77mmol/L;2.61±0.27mmol/L vs 3.38±0.45mmol/L,而研究组E230.33±8.74pg/ml高于对照组15.95±6.09pg/m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颈动脉IMT平均厚度0.83±0.19mm小于对照组0.98±0.17mm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稳定性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5/61 vs 13/57)(P<0.05)。结论使用替勃龙治疗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血管功能,稳定斑块,有利于防治绝经后妇女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血脂代谢异常,导致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不同程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及盆底肌表面肌电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69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分为轻度(26例)、中度(24例)和重度(19例)3组,进行12周的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排尿日记,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明显增大的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对宫腔深度>9cm的2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经米非司酮治疗至宫腔深度≤9cm时放置 LNG-IUS.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前、LNG-IUS放置前和放置后3、6、12个月的子宫体积、月经量PBAC评分、痛经 VAS评分,并检测血红蛋白和血清CA125值.结果 (1)米非司酮治疗3~9个月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12个月子宫体积进一步缩小,与放置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月经量PBAC评分和痛经VAS评分在米非司酮治疗前与放置 LNG-IUS后3、6和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米非司酮治疗后血红蛋白值升高, 于放置LNG-IUS后6个月复查全部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⑷CA125值在米非司酮治疗后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置LNG-IUS后6、12个月持续下降,与放置LNG-IUS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有效缩小子宫体积,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症状,改善贫血,并降低血清CA125值.  相似文献   
5.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性功能障碍明显增加,绝经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一直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结果,神经内分泌因素、血管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均与之有一定的关系。近来研究发现,雌、雄激素水平下降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妇女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传统治疗外,应用激素补充治疗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及绝经妇女的性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血脂代谢异常,导致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妇女有关尿失禁等尿路方面的问题,了解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病情况及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年龄在20岁以上的女性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共获得1876份合格问卷,成年女性SUI患病率为22.6%,绝经后妇女SUI患病率为4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SUI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月经状态、便秘、慢性咳嗽、产程延长、胎儿体重、阴道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温州地区SUI的就诊率仅7.3%。结论:温州地区成年女性SUI患病率较高,绝经后妇女SUI患病率接近50.0%。加强基层卫生保健工作,提高群众保健意识是降低SUI患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然绝经和子宫切除后绝经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都迅速下降,使体内激素及血脂代谢异常,导致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但两者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是否一样,目前尚不明了.本研究应用超声显像技术观察这两组妇女颈动脉声像改变,同期检测血脂情况,以探讨子宫切除后对绝经妇女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体内的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血脂代谢异常,导致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围绝经期妇女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治疗对血脂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以期寻找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化方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试验,期限为1年.征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的45~60岁围绝经期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实验组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隔1 d或隔2 d服用一次利维爱片1.25 mg.监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FSH、E2及MMP-9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无一例研究对象发生明显不良反应.1年前后自身比较,实验组TG降低,apoA1及E2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CHO和MMP-9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TG、CHO、LDL、apoA1、FSH、E2及MMP-9有显著差异(P<0.05),而HDL及apoB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利维爱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血脂成分及MMP-9水平,有利于降低围绝经期妇女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