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患者,女,37岁。2001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去外院检查血白细胞轻度升高,当时诊断为阑尾炎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3月份腹痛再发,腹部CT示“子宫肌瘤”,4月11日在外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发现右侧附件累及,大网膜有癌灶,左侧附件阴性。术后病理检查见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肿瘤弥漫分布于宫颈、一侧卵巢及阔韧带,右髂总淋巴结见恶性肿瘤细胞。免疫酶  相似文献   
3.
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为疼痛所困扰.可以说,疼痛无处不在,只要是正常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疼痛的经历,有的人甚至长期遭受疼痛的折磨。最典型的有:偏头痛、腰腿痛、癌性痛等,其中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就是一种长期的、持续的、让人有生不如死感觉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AD方案(硼替佐米、阿霉素和地塞米松)与T-VAD方案(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7例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PAD治疗组23例,T-VAD治疗组24例.结果:PAD治疗组总有效率91.3%(21/23),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8例(34.8%),很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3例(13.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0例(43.5%),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2例(8.7%).T-VAD治疗组总有效率66.7%(16/24),其中CR 4例(16.7%),VGPR 2例(8.3%),PR 10例(41.7%),SD 5例(20.8%),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3例(12.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D组的不良反应为:便秘5例(21.7%),腹泻4例(17.4%),恶心3例(13.0%);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13.0%),贫血2例(8.7%),血小板下降2例(8.7%);乏力2例(8.7%);带状疱疹6例(26.1%);周围神经病变5例(21.7%).T-VAD组患者均有便秘(100%),嗜睡1 5例(62.5%),皮疹2例(8.3%),带状疱疹1例(4.2%),下肢水肿2例(8.3%),深静脉血栓1例(4.2%).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PAD和T-VAD方案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PAD方案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胰腺β肿瘤细胞(INS-1)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葡萄糖和胰岛素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和3(IGFBP-2、3)的表达调控,探素IGFBP-2和3对维持正常β细胞生理功能的作用。方法:RNA印迹法检测INS-1细胞中IGFBP-2和3的mRNA表达情况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INS-1细胞中IGFBP-3和2蛋白表达。结果:在INS-1细胞中,GH和PRL调控IGFBP-3 mRNA和蛋白表达。葡萄糖对IGFBP-2m RNA调节作用不同:高浓度(10mmol/L)葡萄糖条件下,IGFBP-2 mRNA表达被抑制;低浓度(1.0-5.6mmol/L)葡萄糖条件下,IGFBP-2mRNA有表达。葡萄糖浓度为5.6mmol/L时,加入GH孵育16h,IGFBP-2m RNA表达被抑制。外源胰岛素抑制IGFBP-2m RNA的表达。结论:GH和PRL可以调控IGFBP-3的mRNA和蛋白表达,IGFBP-2mRNA表达主要通过胰岛素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在治疗高龄患者胆道梗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本院自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8例高龄胆道梗阻患者,采取超声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穿刺左叶胆管10例,穿刺右叶胆管33例,同时穿刺左右叶胆管5例,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有效率。结果:48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均未出现出血、胆汁血管漏等并发症,术后显效3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ALT、AST、STB、r-GT、ALP)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患者的有效方法,创伤小、安全经济、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端锚聚合酶1(Tankyrase 1)、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对30例HCC及癌旁组织中Tankyrage1、TRF1及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Tankyrage1及hTERT mRNA表达相对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RF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强度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HCC组织中Tankyrase1及TRF1表达与年龄、性别、肝硬化、HbsAg(+)、肿瘤大小、肿瘤个数、术前Child-Push分级、TNM分期、Edmondson分级和血清AFP值均无显著相关(P>0.05);在HCC中Tankyrage1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Tankyrage1与TRF1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395),TRF1 mRNA和hTERT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472).结论 HCC中Tankyragel表达增加和TRF1表达下降可能是hTERT表达增加的原因之一,其对肝癌的发生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并鉴定Her-2特异性siRNA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导入SKOV3卵巢癌细胞中,并初步筛选有效抑制Her-2表达的细胞株。方法 体外合成含针对Her-2特异基因序列的寡核苷酸并定向克隆入逆转录病毒载体RNAi—Ready pSIREN—RetroQ,构建的载体通过测序、酶切鉴定后,脂质体介导下转染到包装病毒细胞株PT67中,嘌呤霉素筛选并挑选细胞克隆,收获病毒上清,将病毒上清转染SKOV3中,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抑制Her-2表达的SKOV3细胞株,并分别通过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鉴定抑制Her-2表达的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病毒细胞株获得的病毒上清成功转染了SKOV3,并且抑制了Her-2的表达。结论 抑制Her-2表达的SKOV3细胞株的建立,为观察转染si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我体的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变化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4例临床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病例共19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94例,对照组96例,两组病例均常规调脂、降压、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加通心络胶囊,疗程均20d。结果:通心络组显效50例(53.2%),有效41例(43.6%),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39例(40.6%),有效28例(29.2%),总有效率69.8%;通心络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血液系统疾病常因粒细胞减少并发各种细菌性感染。大量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 ,使耐药菌逐年上升[1] 。头孢吡肟是近年上市的第四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强活性。我院血液科近年来单独应用头孢吡肟治疗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细菌性感染 5 4例 ,取得较好疗效。  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来源5 4例均为住院患者。男 2 9例 ,女 2 5例 ;年龄 17~ 79岁 ,平均 (5 4± 15 )岁。其中白血病 2 3例 ,淋巴瘤 19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5例 ,多发性骨髓瘤 5例 ,骨髓纤维化 2例。其中 2 6例 (4 8.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