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而护理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它不但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肌体康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确保繁杂琐碎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实践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查找并分析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是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列线图模型以预测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的死亡风险,以早期筛选死亡高危患者。 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和2022年4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北院)收治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患者(166例)作为训练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患者(52例)作为验证集。采用先单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C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及判断能力,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218例,其中67例(30.73%)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种基础疾病、APACHE Ⅱ评分(5~40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0~90)、乳酸(0~16mmol/L)均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95%CI:0.811~0.927),验证集AUC为0.797(95%CI:0.671~0.924),训练集与验证集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73,P=0.421)。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结论本研究构建COVID-19患者死亡风险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可个体化、可视化、图形化预测,有助于医师早期做出合适临床决策及诊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院前抓预防,院中抓诊疗,院后抓跟进为突破口,就拓展"三院"模式,提升为兵服务质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通过快速导流杂交芯片对HPV DNA 阳性标本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21种HPV亚型检测.结果 对1336人进行脱落细胞取样HPV DNA检测,HPV感染者为24.4%(326/1336).1336例受检妇女中,其中434例妇科体检者,HPV感染者为18%(78/434).在326例HPV阳性者中,109例做了病检,发现浸润宫颈癌11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Ⅲ(简称CINⅢ)11例,CINⅡ18例,直肠癌1例,其余为CINI或炎性改变,宫颈浸润癌,CINⅢ和CINⅡ占36.7%.直肠癌占0.91%.在阴性性的1010例中,其中116例做了病检,发现CINⅡ5例,CⅠNⅢ3例,在阴性病人中CINⅡ和CINⅢ占6.9%.结论 宫颈HPV多重感染率有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有降低趋势,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可能与HPV基因型多寡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多重感染主要是二重感染,最常见为HPV16合并的感染,其次为含HPV33或58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177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58例,中度狭窄62例,重度狭窄57例,同期选择185例颈动脉未发生狭窄的门诊体检者作为颈动脉无狭窄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认知功能评分及完成时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中各指标变化和合并症情况。结果中、重度狭窄组MMSE评分[(25.5±1.4)分、(23.8±1.3)分]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28.7±1.7)分]和颈动脉无狭窄组[(29.2±1.6)分](P<0.05),而中、重度狭窄组完成时间[(8.1±1.1)min、(12.2±1.2)min]明显慢于轻度狭窄组[(5.6±1.3)min]和颈动脉无狭窄组[(4.8±1.5)min](P<0.05),重度狭窄组MMSE评分则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P<0.05),而完成时间明显慢于中度狭窄组(P<0.05);颈动脉狭窄组患者MMSE评分中定向力、延迟回忆力、注意计算力、即刻回忆力、语言能力显著低于颈动脉无狭窄组(P<0.05),且随着狭窄程度加重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白质病变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颈动脉无狭窄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狭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随着狭窄程度的逐渐加深,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榄香烯对肝细胞癌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观察榄香烯处理后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22细胞的凋亡及增殖影响,检测AKT相关基因的表达。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模型,随机分A、B、C组,每组10只,A组生理盐水0.3ml/次/天,B组榄香烯3mg/0.3ml/次/日,C组替吉奥生理盐水0.2mg/0.3ml/次/日,连续灌胃两周,观察小鼠生活状态、体重变化及小鼠肝脏肿瘤大小。结果随着榄香烯浓度增大,H22细胞受抑制增殖的作用增强,半数抑制浓度约为30ug/ml,榄香烯处理后肝癌细胞AKT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的变化,AKT蛋白无明显变化,但是p-AKT蛋白明显降低。B组小鼠生活状态以及体重与A组无差别,肿瘤直径小于A组,B组小鼠生活状态及体重明显优于C组,肿瘤大小与C组无明显差别。结论体内外实验均提示榄香烯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毒副作用不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途径,降低AKT的磷酸化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程利  张兴汉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217-218
目的探讨成人Still病致发热病例的误诊原因,寻求早期诊断及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的实验指标。方法对1例成人Still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对于长期反复发作高热,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中毒症状不明显,反复发生一过性皮疹,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而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的临床病例,应该考虑到成人Still病。结论成人Still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化验及治疗效果综合分析作出;血清铁蛋白及血清铁蛋白与C反应蛋白二者的乘积可作为诊断成人Still病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8.
高效价冷凝集素给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造成一定困难,极易引起错误输血而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高效价冷凝集素所致单一主侧配血不合,应从不同角度思考,选择有价值的鉴别试验,如复核血型、自身抗体吸收试验、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放散等多方面排除、鉴定.现将1例高效冷凝集素配血不合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的性能,了解其测定全血葡萄糖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葡萄糖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30例临床标本分别用POCT血糖仪测定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葡萄糖,结果使用Bland Altman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规范化管理后的两种仪器检测数据比对,一致性较好。结论 POCT血糖仪只有通过规范化管理,才可用于糖尿病的实验常规筛查和治疗监测。POCT的广泛应用甚至取代传统的检验项目,有着更广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理专业学生感受带教教师的关怀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关怀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所教学医院的386名护理专业学生,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认为教师的行为具有关怀性。调查还显示,男性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师的关怀行为的评价明显低于女性护理专业学生,就读学校的关怀氛围和家庭的关怀状况均会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对带教教师关怀行为的感知。结论:要注重教师的关怀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关怀氛围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