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野山人参的性状鉴别特征和商品等级划分。方法;生药学研究和鉴别特征聚类分析。结果:野山人参的芦与主根等较主根长,上有明显芦碗。主根人形、疙瘩状,或圆柱形,外皮黄褐色,顶部有细密凹陷较深的螺旋状横纹,下部侧根一般两条,自然形成一个夹角。须根少,细长不乱,柔韧而不易折断,上有明显疣状突起。结论:性状是野山人参鉴别的主要特征,参重是野山人参商品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再参照主根的直径和侧根之间的夹角大小。  相似文献   
2.
浅议计算机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单位,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调活动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其特点有小组目标、个人责任、相互依赖、交往互动等田,是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际运用。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血浆药物浓度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49例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性别分为两组,定期进行血药浓度检测. 结果 用相同剂量的利培酮(各2mg/d)对男、女两组治疗,2周后检测血药浓度有非常显 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经剂量调整(男3mg 女3.5mg),6周后再次对利培酮血药浓度检测,两组的血药浓度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用相同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两组血药浓度检测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用相同剂量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时,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卡马西平治疗双相障碍血药浓度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卡马西平在治疗双相障碍过程中,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波动情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37例双相障碍的住院患者,使用卡马西平治疗,在治疗过程中3次检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分析其自身诱导作用对血药浓度影响.结果 分别在1周后、4周后和8周后检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结果显示:1周后检测血药浓度平均值为(4.64±0.44)μg/mL,有效率为56.8%.4周后第2次检测血药浓度平均值为(3.55±0.51)μg/mL,有效率为29.7%,而疗效随血药浓度下降而下降,与第1周56.8%疗效相比(P<0.05).之后经调整剂量,8周后第3次血药浓度检测,血药浓度均值为(5.13±0.32)μg/mL,有效率为63.2%.结论 卡马西平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的自身诱导作用,血药浓度波动较大,而且明显影响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学中应用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育手段,如设计、制作及应用CAI课件和设计开发无纸化考试系统软件,建立正常人体学基础题库作为模型,组织进行无纸化考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监测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双相障碍也称为躁郁症,是情感障碍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二意志行为增强、思维奔逸等,具有躁狂与抑郁不同相的发作或交替发作特点[1]。近10年来,随着抗躁狂新药不停的问世,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莹  徐晓敏  邹铮  刘艳  梁路  姚嵩  史四九 《安徽医药》2017,38(4):494-497
目的 评估安徽省居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5年在安徽省抽取6个调查点,使用统一调查问卷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研究共完成调查对象900人,5条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75.8%。农村居民(87.0%)高于城区居民总知晓率(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核心信息总知晓率(80.4%)高于未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居民(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条核心信息中知晓率较低的2条是第四条“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部分免费政策”(48.0%)和第五条“肺结核大部分能治好”(62.3%)。结论 安徽省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未达到国家指导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动力相关蛋白1(DRP1)、Ki-67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RP1在112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胃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检测Ki-67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胃腺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DRP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  相似文献   
10.
汪芸  王天有  王俐  米杰  候冬青  程红  赵地  梁路  李竞 《北京医学》2008,30(11):644-646
目的 调查6~18岁中小学生血压和青春期发育情况,探讨性发育成熟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市6个区的中小学学生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测量血压,同时检测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腰围及性征发育等相关指标.高血压定义为反复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或两者的结果 ≥第95百分位值,在第90~94百分位值之间为高血压前期,在第90百分位值以下者为正常血压.青春期性发育参照Tanner分期标准.对资料进行Partial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①参加人数19 591名.有效人数18 990名(96.93%),男9374名(49.4%),女9616名(50.6%),平均年龄(12.59±3.29)岁.检出高血压1690名(8.9%),高血压前期1659名(8.7%).②Tanner分期血压百分位值显示男女血压均随着性发育成熟而增高.③总体样本中SBP及DBP与年龄、身高、体重、BMI、腰围等呈正相关,性发育成熟与SBP呈正相关.④高血压中Tanner V期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各期(X2=62.45,P<0.001).结论青春期发育过程中除身高、体重、BMI、腰围等指标对血压有影响外,性成熟亦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性发育成熟有关,但还需进一步在激素水平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