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3/4,极为常见。本文对符合标准的FD病人进行中医辩证,同时作胃粘膜病理、HP及临床分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4.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消化性溃疡复发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天津市南开医院内科消化组自1986年始,采用穴位组织疗法(又称埋线疗法)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经二年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腺瘤息肉与结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腺瘤息肉是一组良性肿瘤性病变。多项研究提示8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来。因此,颇为学术界所重视。当前,有关腺瘤及其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已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崔莉红  陈桂敏  李方儒 《临床荟萃》2009,24(13):1154-115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候群,患者占消化科门诊总数的30%~40%,其发生与胃肠动力障碍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胃排空功能障碍。为探讨FD症状与胃排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12C-辛酸呼气试验法检测胃半排空时间和不透X线标志物法检测4小时胃排空率,同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反流性食管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8.
神经胃肠病学认为,整个胃肠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胃肠道不同部位的生理活动各自保持相对独立性、前后连续性和高度协调性.胃肠道的运动与感觉、消化腺的分泌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等皆保持着协调一致.这种"完整性"和"协调一致"主要依靠中枢神经、肠内外神经、体液(调质/介质)以及肠道的感受性(如机械性扩张)等交互作用来调节,维持着胃肠道兴奋和抑制平衡,此即脑-肠轴的概念.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引起脑-肠轴中传入神经通路或传出神经通路的任何改变;导致脑肠交互作用发生异常改变,打破了此平衡,则会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的症状,如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便秘、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影响消化和吸收,造成营养不良或水、电解质紊乱等.在临床工作中,大致可分如下4类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反流性食管病(GERD)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门。ES)抗反流屏障失调,酸性胃内容物反流并滞留食管,食管清除能力及食管粘膜防御能力下降等引起的食管慢性炎症。由于常有不典型病例,确切发病率难于统计。美国统计约为4%~10%[‘j。近年上海统计,根据症状本病患病率可达7%左右,有内镜表现者约4%。现将GERD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IGERD的病因、发病机制与诊断GER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但近年已经有较深人的研究。食管抗反流屏障方面主要有:①静息时I-ES保持1.33~4.00kpa的高压带。并与胃保持一定压力梯度,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