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研究型病历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学习的84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研究型病历组41名和传统型病历组43名,研究型病历组医师完成一份研究型病历,传统型病历组医师完成一份普通电子病历,比较两组医师在临床教学质量、临床科学研究方面的差异。结果 临床教学质量方面:研究型病历组住院医师的病历质量评分有改进75.6%,高于传统型病历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病历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改进85.4%,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诊疗计划的熟知情况方面有改进80.5%,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临床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型病历组在科研数据的完整性方面有改进85.4%,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疾病诊断亚分类的准确合理性有改进82.9%,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住院医师科研思路的影响有改进80.5%,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研究型病历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临床科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3.
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因其高病死率和高并发症率,一直是心血管外科极具挑战的手术。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手术、杂交手术、腔内修复术。术后主要的并发症脊髓缺血损伤可导致患者截瘫,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胸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脊髓缺血损伤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致死性主动脉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等,但这些手段仅能观察到主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对于动脉瘤的风险评估(如动脉瘤破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AAA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分子MRI技术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可以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AAA的病理学改变从而评估其破裂风险。本文就PET、分子MRI、SPECT在AAA风险评估中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学基础传统教学中存在内容多、操作难、学时少,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学习少等问题。基于微信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的翻转课堂,旨在课前借助微信群及公众号,发布相关学习资料、学习任务和测试;课中以现场操作实例后讨论的方式进行总结和精讲;课后以微信讨论进行答疑和测试;最终通过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品牌竞赛活动,将三维混合式教学加以凝练和升华。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传递、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巩固和品牌竞赛升华,以提高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物外科教学中基于翻转课堂的"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我校2014级五年制本科学员327人随机分为4个班级,均进行动物外科教学,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教改班,教改班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PBL教学模式;另2个班级作为普通班,普通班采用传统的大班课授课方式及观看手术录像.学员课堂结束后,教员通过改良DOPS评分表对学员操作过程进行教学评估,学员通过视觉类比量表(VAS)对两种授课模式进行评价.结果 :教改班即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PBL教学模式的班级在基础理论知识、技能实践、临床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优于普通班.结论 :基于翻转课堂的PBL 教学法在动物外科的教学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医学院校推广.  相似文献   
7.
血管外科和心血管外科教学查房是实习生理解心血管外科理论知识,掌握心血管外科思维方法的最佳途径。本中心1次/周的教学查房已坚持多年,在主持人的选择、查房实施方法、教学查房注意事项等方面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要求主持人有详细的教案和时间节点,查房前做好充分准备和相关基础知识复习,以点带面、统筹全局。查房前做好人员准备、病例准备和时间准备,通过床边实践和示教室讨论,完成教学查房。查房时,注意准备充分,形式多样化,适当联系基础理论,体现人文关怀和医患平等,使用英文进行总结等。采用了这些方法,教学查房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研究型病历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学习的84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研究型病历组41名和传统型病历组43名,研究型病历组医师完成一份研究型病历,传统型病历组医师完成一份普通电子病历,比较两组医师在临床教学质量、临床科学研究方面的差异。结果 临床教学质量方面:研究型病历组住院医师的病历质量评分有改进75.6%,高于传统型病历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病历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有改进85.4%,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诊疗计划的熟知情况方面有改进80.5%,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临床科学研究方面:研究型病历组在科研数据的完整性方面有改进85.4%,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疾病诊断亚分类的准确合理性有改进82.9%,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住院医师科研思路的影响有改进80.5%,高于传统型病历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研究型病历在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临床科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