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估分析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8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等方面的差异,2组患者术后均使用亮丙瑞林微球针皮下注射治疗4~6个月,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2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同时比较2组40岁以下妇女妊娠率。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56.23±8.59) min]、术中出血量[(65.42±6.54) mL]、住院天数[(5.23±1.24) d]与对照组[(100.45±10.03) min、(105.63±8.26) mL、(7.24±2.56)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70%(3/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观察组40岁以下妊娠率为56.52%(3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0%(3/20,P<0.05)。 结论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复发率小、妊娠率高等优点,可以考虑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2.
杜世华  桑琳  方前进  丁玉芹 《安徽医药》2015,36(9):1089-1091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指导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方法 回顾分析某院2008~2012年住院产妇的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 该院2008~2012年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瘢痕子宫、羊水过少、巨大儿呈上升趋势,而头位难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过期妊娠、横位等呈下降趋势。结论 社会因素和瘢痕子宫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而瘢痕子宫的增加也是由剖宫产率增加所致。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减少瘢痕子宫是控制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杜世华  桑琳  方前进  丁玉芹 《安徽医学》2015,36(9):1089-1091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指导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8~2012年住院产妇的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该院2008~2012年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瘢痕子宫、羊水过少、巨大儿呈上升趋势,而头位难产、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过期妊娠、横位等呈下降趋势。结论社会因素和瘢痕子宫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因素,而瘢痕子宫的增加也是由剖宫产率增加所致。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减少瘢痕子宫是控制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兰  余洁  杜世华  王润秋  方前进  吕发辉  桑琳 《安徽医学》2021,42(10):1106-1109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102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仅临床上定期随访)、宫腹腔镜组(仅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和综合治疗组(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后,辅助炔雌醇环丙孕酮药物治疗),每组34例.评估3组患者第6个月经周期后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及PCSD修复率情况.结果 宫腹腔镜组、综合治疗组患者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和97.06%,均高于对照组(17.65%),且综合治疗组高于宫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组、综合治疗组患者PCSD修复率分别为85.30%和88.23%,均高于对照组(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腹腔镜手术治疗PCSD时可以有效切除憩室,缩短月经经期,且以炔雌醇环丙孕酮辅助治疗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mPTP)抑制剂环孢素A(CsA)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中的作用以及mPTP作为靶目标肺保护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CsA组、低分子右旋糖酐(LMD)组和I/R组。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细胞色素C(CytC)的含量,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线粒体的破坏情况。结果 CsA组肺组织CytC含量和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但明显低于LMD组和I/R组,且LMD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和CytC含量均低于I/R组。结论 CsA能够在再灌注早期抑制mPTP的开放,减少I/R损伤肺组织的细胞凋亡,起到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吗啡预处理的延迟性保护机制对兔后肢肌缺血区具有类似缺血预处理(IPC)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兔24只,随机均分成3组:①IPC组:右后肢接受5min的缺血和5 min的再灌注,24 h后永久结扎股动脉。②吗啡预处理组:兔耳缘静脉注射吗啡3 mg/kg,24 h后操作同IPC组。③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3 mg/kg预处理,其余操作同IPC组。所有兔3 d后,切取小腿腓肠肌光镜下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区血管再生情况,并用Masson染色测定梗死面积。结果吗啡预处理后缺血区可观测到CD31染色阳性细胞,且数量明显低于IPC预处理组(P<0.05)。梗死面积亦明显小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P<0.05),大于IPC预处理组。结论吗啡预处理具有和IPC类似的促使缺血区微血管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