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 我们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3月~2008年3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8.7±10.6)岁,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I证实。就诊时间<6 h 12例,6~12 h 23例,12~24 h 28例,24~48 h 15例,48~72 h 12  相似文献   
2.
杨帆  丁桂兵  刘梅  吴晋  陈亮 《江苏医药》2022,(12):1217-1220
目的 分析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软骨糖蛋白39(YKL-40)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112例ACI患者依据发病后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障碍组(CI组,MoCA评分<26分,59例)和认知正常组(CN组,MoCA评分≥26分,53例),同时对60例健康成年人行MoCA评分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sCD40L、YKL-40和Aβ1-42水平,分析其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I组MoCA命名、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力、语言、抽象思维和记忆得分均低于CN组(P<0.05)。三组血清sCD40L和YKL-40水平依次为CI组>CN组>对照组,血清Aβ1-42水平依次为对照组>CN组>CI组(P<0.05)。ACI患者血清sCD40L和YKL-40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s=-0.63和-0.84,P<0.05),血清Aβ1-42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血栓取出物的病理成分,并探讨其与实验室检查、手术操作、预后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2018年8月—2019年12月连续入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卒中登记系统的70例接受机械取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半定量分析血栓取出物的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血小板成分。根据红细胞及纤维蛋白(含血小板)的含量将患者分为红细胞富集组(红细胞含量≥50%)和纤维蛋白富集组(红细胞含量 < 50%)。比较两组之间实验室检查、手术操作、预后等差异。结果: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49例取得了血栓组织,血栓部位包括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红细胞富集组30例,纤维蛋白富集组19例。两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病史、是否静脉溶栓、入院到静脉溶栓时间、入院到穿刺时间、取栓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90 d良好预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显示两组间心源性栓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富集组的穿刺到复流的时间[(68.42±29.99)min vs. (87.07±37.29)min,P=0.04]、取栓次数(1.63次vs. 2.20次,P=0.04)低于红细胞富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富集组首次使用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技术的比例高于红细胞富集组(84.21% vs. 56.67%,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成分可能影响取栓策略,纤维蛋白富集血栓与首次使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有关,并且与穿刺到复流时间、操作次数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VBI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纤维蛋白原(Fbg)、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所示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9.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Fbg、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均<0.05).TCD显示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快(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VBI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发病72 h内的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尿激酶每天20万U联合银杏叶提取物20 ml(70 mg)静脉滴注,连用10日,后改为阿斯匹林100 me/天;对照组采用血塞通400 mg静脉滴注同时口服阿斯匹林200 mg/天,10天后改为阿斯匹林100 me/天.两组患者均同时应用钾镁液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组自治疗后7天起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91.7%,与对照组7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尤以血液粘稠度和纤维蛋白原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银杏叶提取物静脉滴注治疗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并验证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测定人血浆中氟比洛芬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研究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生物等效性。方法 液相条件:使用InertSustain C18色谱柱(3.0 mm×100 mm,3 μm);柱温设定为40℃;流动相A为甲醇-乙腈(40:60),B为0.1%甲酸水溶液;流速为0.6 mL·min-1;梯度洗脱,血浆样品采用蛋白沉淀的前处理方法。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化源(ESI);负离子模式;氟比洛芬和氟比洛芬-d5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243.1→199.2和m/z 248.0→204.3。结果 本分析方法总运行时间为4.5 min,氟比洛芬和氟比洛芬-d5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43,2.44 min。该方法在0.5~1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精密度在1.3%~12.5%,准确度在97.2%~115.2%。批间精密度在1.9%~11.6%,准确度在99.5%~107.8%。提取回收率范围为103.5%~104.9%,基质效应不显著。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氟比洛芬在溶液和血浆中都是稳定的。验证方法成功应用于一项在中国健康志愿者开展的随机、开放、两周期、四序列、交叉给药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2种每40 mg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外用给药下,生物等效性符合接受标准,安全和耐受性良好。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动学参数为Cmax(19.695±13.159)和(18.135±11.772)ng·mL-1Tmax(19.375±3.807)和(19.575±4.138)h、AUC0-∞(534.402±272.792)和(506.529±256.746)h·ng·mL-1结论 该方法可应用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