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目的检测信号素6A(Sema6A)基因在骨肉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NA干扰Sema6A基因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骨肉瘤细胞株U-2OS、Saos-2及MG-63中Sema6A的mRNA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针对Sema6A的小干扰RNA(siRNA)3条及阴性对照siRNA,在Lipofectamine RNAi MAX介导下转染U-2OS细胞,通过qRT-PCR检测Sema6A mRNA水平表达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ema6A蛋白水平,进而筛选出转染效率高的siRNA,CCK-8检测各组细胞活力,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骨肉瘤细胞株中,Sema6A mRNA在U-2OS中表达最高。瞬时转染Sema6A siRNA的U-2OS细胞中Sema6A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均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A干扰沉默Sema6A基因可以增强U-2OS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是本病的基本方法[1]。我们1991~1999年非手术治疗200例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0例,男136例,女64例,年龄21~65岁,平均44岁。病程10d~20年。突出类型:单侧型125例,中央型75例。单间隙143例,两间隙以上者57例,手术后14例。临床症状:腰腿痛138例,单纯腰痛35例,单纯腿痛27例。1.2 临床观察指标 优良: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或仅在劳累后有腰部不适,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尚可:治疗后症状缓解,有轻微腰痛。差:治疗后症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医院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完善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沧州地区人群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给今后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4—11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黄骅、河间和海兴3个县、市13个自然村进行了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结果 3个县13个自然村经一次粪检和透明  相似文献   
5.
妊娠36周以前胎膜早破一直是产科比较棘手的问题[1]。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110例胎膜早破导致的早产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的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110例,同期住院分娩3667例,占分娩总数的2.99%。患者年龄22~3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北省河间市社会办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办医作为国家卫生事业的补充,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医疗保健服务。但是,受其办医性质、执业条件、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办医机构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网点布局不合理、经营管理混乱、技术水平低、进药渠道杂,有些社会办医机构还不择手段地招揽病人,不顾条件地截流病人,加之离退休人员、停薪留职人员、在职人员纷纷加入个体行医行列,不仅严重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根据受伤原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伤两大类。创伤性脊髓损伤(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SCI)主要由暴力,如车祸、高处坠落等造成的SCI,也存在无骨折脱位SCI的情况。非创伤性脊髓损伤(non-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主要指的是由肿瘤、感染或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等急慢性过程造成的损伤。由于病因学较大的异质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SCI。全球tSCI的发生率约为13/100000,每年新增患者约9.3万例,致残率约为130/100000。每年需花费数以百亿美元用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国tSCI的死亡率逐年提高,从2006年的0.19/100000上升至2016年的0.31/100000。tSCI按其病理过程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脊髓微环境是脊髓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活动的环境,主要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免疫细胞、各种细胞因子以及局部的血供、氧浓度、pH值、离子浓度等构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将该微环境分为由各种免疫细胞、炎症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的免疫微环境和非免疫细胞、血供、氧浓度、离子平衡、酸碱平衡等构成的非免疫微环境两大类。笔者结合我们团队在继发性SCI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系统地回顾tSCI后微环境的变化,并对免疫和非免疫微环境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进行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类似蛋白1(SPARCL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SPARCL1基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升高,其编码的蛋白可以和胶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转移能力,与肿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PARCL1基因在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等肿瘤组织中低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能力呈负相关。目前对于 SPARCL1基因发挥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仍存在争议,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功能似乎依赖于肿瘤微环境。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脊柱骨折合并伤,可导致患者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外泌体作为纳米级的细胞微粒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已受到广泛关注。脊髓损伤时来源于脊髓组织细胞的外泌体对损伤进程与组织修复产生影响;另外,外泌体可作为脊髓损伤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案也被广为研究。笔者就脊髓组织中各类细胞外泌体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多种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脊髓损伤中的修复作用进行综述,加深对外泌体在脊髓损伤中作用的认识,为研究脊髓损伤病程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体制的改革,医院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未来的医疗服务,将始于患者需要,终于患者满意,旨在满足患者的现有需求和未来的需求,而这也正是QUS和EMS的要求和精髓。工业革命前期,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做为首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国都不惜以疯狂破坏环境为代价,但是破坏自然界的后果却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近几年全球各地疫病的发作,科学家们不得不怀疑与环境恶化有关,各国科学家都将保护环境做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医院在持续地改进医疗技术及服务的同时,更要兼顾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