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关节疾病所引起关节液的改变最能直观体现关节内环境变化的程度,因此,可以推测对关节液一些特定的检测将对关节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起到积极作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关节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叉名退行性骨关节炎,其主要病理变化是以退行性软骨的生化及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及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反应性变化为病理特点的疾病。目前随着科技发展,检测手段多样化,关节液的检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关节液成分改变与临床意义、关节液的检查方法以及相关方面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它是年龄相关性疾病并且主要以软骨退行性病变为主要发病特点。虽然这种疾病很普遍但是现有可用的的诊断方法是很有限的并且敏感性很差。这篇综述介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骨性关节炎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上的应用,这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对骨性关节炎的诊断、预后、治疗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骨性关节炎的基因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性关节炎的关系早有报道但是因为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不只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有关还有其他基因的参与,总结最近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在介绍VDR受体基因多态性基础上全面介绍与骨性关节炎相关的其他基因,力图全面了解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固态硫酸钙人工颗粒骨在胸腰椎骨折复位中进行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1~67岁,平均34.5岁;按Denis骨折类型A型11例,B型18例,C型6例;10例为单纯椎体前缘压缩骨折,25例椎体后壁均有不同程度骨折块突入椎管压迫脊髓,8例合并后柱结构损伤;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评定;A级4例,B级5例,C级8例,D级12例,E级6例;术前X线及CT检查示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率49.46%,脊椎后凸角平均(cobb法)21.36°,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骨折椎体复位的同时,通过椎弓根孔用固态人工颗粒骨进行椎体成形,观察术后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率变化及脊柱cobb角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病人手术顺利,未发现与产品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28.2个月,术后即刻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拆除骨折内固定物后末次随访与术后即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5例脊髓神经不全损伤患者,术后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恢复率84%。结论胸腰椎骨折应用固态人工颗粒骨行椎体成形术能充分填充骨折椎体内缺损,操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及建立选择性失神经咬肌的动物模型,为临床外科提供实验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兔子共计75只,随机平均分为3个试验组,离断咬肌神经干组,离断咬肌神经上分支组,离断咬肌神经下分支组,每只动物做自身对照,均以右侧咬肌为试验侧,左侧咬肌为对照侧。建立选择性失神经咬肌动物模型,并行超声检测肌细胞组织化学检测,比较肌肉厚度及肌纤维变化。结果与正常咬肌相比,离断神经咬肌厚度减小(p<0.05),肌纤维截面积减小(p<0.05),而且切断不同的神经减小的幅度不同;肌纤维类型及肌细胞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切断咬肌神经及其分支,离断咬肌神经咬肌厚度及肌纤维大小减小,离断不同的神经,咬肌的厚度及肌纤维大小变化也不相同,但不影响实验动物的进食活动。所以,本模型有效、可靠,适用于失神经咬肌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摘要 背景:以往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实验大都存在骨软骨耦合界面修复不良的情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制作单侧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后,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与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 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体观察见复合缺损区完全修复,局部无凹陷,新生组织和周围组织融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软骨缺损区由新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细胞柱状排列,极性好,软骨陷窝明显,骨缺损区由骨样组织修复,新生软骨和软骨下骨以及宿主骨界面耦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和组织学评分优于对照组、空白组(P < 0.05)。说明诱导分化的自体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所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能成功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复合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软骨复合缺损修复方法。 关键词:动物源性;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修复;缺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15 (12): 2265-2269.  相似文献   
7.
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FGF生物蛋白海绵促进创伤性溃疡的修复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皮肤创伤性溃疡患者40例为受试对象,A组(20例)为试验组,用无菌FGF生物蛋白海绵;B组(20例)为对照组,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布.观察相同环境中FGF生物蛋白海绵对新鲜或清创后溃疡面,有无促进愈合作用及是否可减少再手术植皮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创面3周内愈合率A组为95.0%,B组为55%,且A组再手术植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明显轻于B组创面;两组创面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FGF生物蛋白海绵可促进创伤性溃疡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再手术植皮率,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方便、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相似文献   
8.
背景:以往支架材料修复骨软骨的实验大都存在骨软骨耦合界面修复不良的情况。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修复兔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签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制作单侧膝关节骨软骨复合缺损后,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软骨细胞与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复合支架,对照组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空白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12周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组大体观察见复合缺损区完全修复,局部无凹陷,新生组织和周围组织融合,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见软骨缺损区由新生的透明软骨样组织修复,细胞柱状排列,极性好,软骨陷窝明显,骨缺损区由骨样组织修复,新生软骨和软骨下骨以及宿主骨界面耦合良好,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和组织学评分优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说明诱导分化的自体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复合动物源性骨软骨支架所构建的细胞-支架复合体能成功修复兔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复合缺损,是一种理想的骨软骨复合缺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多种间质细胞谱系分化的能力,且支架材料的性能对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影响。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方法:对骨缺损模型兔分别采用空白植入、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和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移植修复缺损部位。结果与结论:至移植12周,移植复合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的缺损处有骨组织生成,支架材料降解,已完成缺损修复,其修复情况接近松质骨组;髂后上棘自体松质骨移植的实验兔的缺损修复完好,新形成的骨组织较规则;只植入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多孔支架的实验兔有少量骨组织形成,材料部分降解;空白植入的实验兔缺损处无新生骨组织生成,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说明新型的生物支架材料聚左旋乳酸/壳聚糖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与来源于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培养后,植入同种异体兔股骨髁缺损处,使骨缺损的修复速度加快,表现为较好的体内诱导成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维显微技术测量关节液中有形颗粒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液中有形颗粒的形态大小与膝关节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抽取正常人和KOA患者的关节液,利用多维显微技术观察、记录、测量不同疾病关节液中有形颗粒的大小参数(接触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单位面积上的颗粒数)和形态(形状归化因子、伸长率、紧密度、单位面积积分光密度)参数,并分析它们与关节疾病类型的关系。结果①KOA和KTS关节液中有形颗粒的接触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均显著大于正常关节液(p<0.001),单位面积上的颗粒数显著小于正常关节液(p<0.001)。②KOA和KTS关节液中有形颗粒的伸长率显著大于正常关节液(p<0.001),形状归化因子、紧密度和单位面积上的积分光密度均显著小于正常关节液(p<0.001)。结论关节液中有形颗粒的形态、大小等参数与关节疾病的类型密切相关,可为关节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