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5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肝细胞癌组织CE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肝细胞癌(HCC)组织中CEA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ISAB)的方法,检测56例HCC中CEA的表达。结果 56例HCC中有44例呈阳性,占78.6%;CEA的表达类型可分为四型:胞膜或腔面型,胞浆型,毛细胆管型和混合型;HCC组织中CE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癌栓形成和转移呈负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单发还是多发和有否合并肝硬化无关。结论 CEA与HCC的分化、癌栓形成和转移有密切有关系,可能是影响HCC预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PCNA和bcl-2 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 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的方法,检测了65 例食管鳞癌和53 例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PCNA和bcl- 2 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SC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65 例ESC 中PCNA 指数为39-93 ±12-45 ,明显高于53 例癌旁鳞状上皮组织中的PCNA指数8-38±3-20(P<0-001) ,PCNA 和bcl-2 蛋白的表达均与ES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05),且bcl- 2 的表达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P< 0-05)。结论 PCNA和bcl- 2 蛋白均可能有促进ESC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影响ESC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16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ESC中p16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它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64例ESC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47.7%,在53例癌旁鳞状上皮的阳性率为67.9%;高、中、低分化ESC中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4.8%、45.5%和25.0%;在早中期和晚期ESC中p16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4.6%和38.5%;20例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5.0%,而45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病例p16蛋白的阳性率为60.0%;生存期1a及以上组p16蛋白阳性率为63.0%,显著高于1a以下组的26.7%(P<0.05)。结论p16基因的丢失或突变与ESC发生关系密切,而且p16蛋白与ESC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p16蛋白的检测可作为ES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系统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弘  文剑明  董书坤  谢丹  李海刚  罗灿峤 《癌症》2001,20(10):1049-1052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及其特异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和TIMP-2)和尿激酶型纤溶蛋白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45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和uPA蛋白和RNA的表达,计算MMP-2/TIMP-2和MMP-9/TIMP-1的比值,对比肿瘤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差异。结果:骨巨细胞瘤组织有高水平的MMP-2、MMP-9、TIMP-1、TIMP-2和uPA表达,但与肿瘤的形态分级无关。复发组MMP-2、MMP-9和MMP-2/TIMP-2、MMP-9/TIMP-1比值以及uPA表达均比非复发组明显增高,高水平MMP-2、MMP-9、MMP2/TIMP-2、MMP-9/TIMP-1表达的病例复发时间较早,复发风险较高。结论:骨巨细胞瘤的复发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和酶激活物表达增高,酶抑制剂表达减低相关。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通过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X线及病理特征,提高对PSH的认识。方法 对10例手术病理证帝的PSH患者的临床和肺部X线表现及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女之比为1:4,年龄24 ̄57岁,平均40岁。在6例患者无症状,4例2有症状(咳嗽4例,胸痛3例,咳血丝痰2例,间歇性低热)。X线胸片多表现为孤立性、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境界清楚、边缘光滑的结节状阴影,肿瘤直径范围为1.5  相似文献   
6.
慢性胆囊炎肠上皮化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慢性胆囊炎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类型及其与胆囊结石和不典型增生的关系。对1339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的发生率分别为39.96%和0.97%。慢性胆囊炎的肠上皮化生至少可能分为结肠型、小肠型和混合型三种;肠上皮化生尤其是结肠型与不典型增生有密切的关系;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与有无合并胆囊结石无关。慢性胆囊炎的肠上皮化生尤其是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可能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骨韧带状纤维瘤影像学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合并鳞状细胞癌较罕见,现报告一例如下: 病历 邓××,男,64岁,退休工人。患者于1981年左肘前部出现局部皮疹,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病理诊断为“银屑病”。曾行局部封闭治疗。后皮疹反复发作,并逐渐增大,渐累及左前臂的上1/3及肘窝。于1991年自寻民间治疗“牛皮癣”方(硫磺 醋精 皂荚矾)外敷2天,局部出现红肿、溃烂伴剧痛。继续应用中草药内服及外敷半年无效。局部长成一巨大肿物,中央溃疡,溃疡面剧痛。即  相似文献   
9.
应用聚氨基酸膜预防术后椎管粘连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8只成年白兔平均分三组。椎扳切除后,实验组在硬膜外覆盖聚氨基酸膜,硅胶组用硅胶膜覆盖,空白组无覆盖物。术后30d、60d处死动物。结果显示:实验组及硅胶组的硬脊膜均光滑无增厚,硬膜外间隙未见新生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聚氨基酸膜于1个月降解吸收,形成硬膜外"空隙",硅胶则不吸收。空白组的硬脊膜增厚,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间隙消失。因此,可降解的聚氨基酸膜能有效地预防术后椎管瘢痕粘连的形成,又不存留异物,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