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3月~2010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开放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17~57岁;病程50min-10h;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压砸伤7例,刀砍伤1例。37例患者均人院后进行病情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患肢踝关节全范围屈伸运动,术后第2天开始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对于伤口一期封闭、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无血管损伤患者,术后1周开始行持续被动功能锻炼(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  相似文献   
2.
三维导航与普通透视下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Iso-C 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与普通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微创治疗髋臼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经皮空心螺钉微创治疗的37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18 ~56岁,平均35.8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髋臼骨折,按照AO分型:A2型9例,A3型18例...  相似文献   
3.
背景:文献报道采用X射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但其内固定时间长,且患者与医生的放射暴露量大。 目的:评价ISO-C3D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31例,患者伤后至内固定时间为4-13 d。所有患者随访满1年。 结果与结论:患者内固定治疗中除1例伴有骶髂关节损伤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出血量约300 mL,其余患者平均出血量18 mL。内固定中共置入螺钉42枚,髋臼前柱骨折螺钉24枚,后柱螺钉18枚,所有螺钉均一次性准确置入。平均内固定时间59 min,平均透视时间为39 s。31例患者治疗后1周疼痛明显减轻,均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至随访结束,摄X射线片示骨折愈合,无螺钉断裂及松动,根据Matta临床评分标准,优23例,良8例,优良率100%。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根据Majeed 评分系统: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0%。提示ISO-C3D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可实现坚强内固定,且治疗中创伤小,内固定后并发症较少。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 方法 对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且获得随访的9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4组:动力髁螺钉(DCS)组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7.3±3.8)岁.解剖钢板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9.5±2.6)岁.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46.8±6.5)岁.逆行髓内钉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0.2±4.3)岁.比较4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92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术后1年DCS组、解剖钢板组、LISS组及逆行髓内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0.0% (12/15)、76.5% (13/17)、91.7% (22/24)、97.2% (35/36),其中解剖钢板组与逆行髓内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3.3% (11/15)、70.6% (12/17)、87.5% (21/24)、94.4% (34/36),逆行髓内钉组优良率明显高于DCS组和解剖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6.7% (4/15)、23.5% (4/17)、16.7% (4/24)及11.1% (4/36),逆行髓内钉组明显低于DCS组和解剖钢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CS及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比较,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骨折愈合率高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获得了与LISS系统相似的临床效果,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纱布填塞术与造影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治疗4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资料。按照骨盆骨折的救治流程进行救治,其中26例应用纱布填塞术(填塞组),17例应用造影栓塞术(栓塞组)。填塞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41.6岁;车祸伤12例,坠落伤8例,砸伤6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B型16例,C型10例,其中4例为开放性骨盆骨折,5例伴有腹部脏器损伤。栓塞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39.2岁;车祸伤9例,坠落伤5例,砸伤3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A型2例,B型11例,C型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等。结果 填塞组平均ISS评分为(52.4±15.3)分,栓塞组为(40.6±12.4)分;填塞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2.0±2.1) min,栓塞组为(86.0±3.6) min;填塞组术后24 h内输血量平均为(6.0±1.6) U,栓塞组为(10.0±2.1) U;填塞组ICU住院时间平均为(8.0±3.6) d,栓塞组为(11.0±1.8) d;以上指标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填塞组术前输血量平均为(15.0±4.7) U,栓塞组为(13.0±5.4) U,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填塞组2例行二次纱布填塞止血,栓塞组6例行二次纱布填塞治疗。填塞组术后5例死亡,无因大出血而死亡的患者;栓塞组术后4例死亡,1例因大出血而于术后32 h死亡。填塞组3例患者术后7~9 d发生深部感染,其中1例于术后第16天死亡,另2例与栓塞组1例(术后第9天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处理后好转。结论 纱布填塞术较造影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术后输血量、ICU住院时间及术后的死亡率,更适用于我国国情及基层医院的骨盆骨折出血的抢救。  相似文献   
7.
背景:文献报道采用X射线透视下经皮空心螺钉治疗骨盆髋臼骨折,但其内固定时间长,且患者与医生的放射暴露量大。目的:评价ISO-C3D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31例,患者伤后至内固定时间为4-13 d。所有患者随访满1年。结果与结论:患者内固定治疗中除1例伴有骶髂关节损伤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出血量约300 mL,其余患者平均出血量18 mL。内固定中共置入螺钉42枚,髋臼前柱骨折螺钉24枚,后柱螺钉18枚,所有螺钉均一次性准确置入。平均内固定时间59 min,平均透视时间为39 s。31例患者治疗后1周疼痛明显减轻,均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发生。至随访结束,摄X射线片示骨折愈合,无螺钉断裂及松动,根据Matta临床评分标准,优23例,良8例,优良率100%。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根据Majeed 评分系统:优22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0%。提示ISO-C3D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可实现坚强内固定,且治疗中创伤小,内固定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骶髂前路蝶形钢板(sacroiliac anterior papilionaceous plate,SAPP)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治疗23例24侧骶髂关节损伤的病历资料,11例11侧行SAPP内固定,男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39.6±9.1)岁;Tile B型骨折6例,C型5例.12例13侧行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9.1±13.5)岁;Tile B型骨折7例,C型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记录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骶髂关节钢板放置时间等,术后即刻行X线检查及Matta评分,术后随访时行X线检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SAPP组平均手术时间(98.2±31.4) min,出血量(989.7±365.9) ml,钢板放置时间(6.6±3.2)min.传统重建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10.8±29.6) min,出血量(1136.0±279.3) ml,钢板放置时间(15.4±1.1) min.SAPP组术后Matta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传统重建钢板组优4例、良6例、可1例、差1例.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出现腰骶干损伤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7例.SAPP组与传统重建钢板组相比,钢板放置时间明显缩短,Tile B型骨折出血量明显减少,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应用于骶髂关节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的复位和良好的固定,同传统重建钢板相比较,能易化操作、缩短放置时间、有利于旋转复位、可以减少B型骨折的出血量,并不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ISO-C3D计算机辅助导航与普通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月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微创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18 ~ 63岁,平均35.9岁.根据骨盆骨折Tile分型:B1型10例,B2型15例,B3型9例,C1型18例,C2型13例.根据术中透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ISO-C3D计算机辅助导航组(A组,35例),C形臂X线机透视组(B组,30例).记录术中透视时间、每枚螺钉置入时间、骨折复位满意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优良率等方面的结果. 结果 65例患者共置入空心螺钉80枚,A组平均透视时间及置人每枚螺钉平均耗时均低于B组(P <0.01).两组骨折复位满意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 ~ 24个月(平均12.7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骨折均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结论 计算机辅助导航手术与普通X线透视比较,减少了术者X线暴露时间,提高了骶髂螺钉置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技术在骨盆畸形愈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9例骨盆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其中4例应用数字模拟手术、截骨方案设计、预手术等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手术计划(计算机组),5例未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常规组)。计算机组4例,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34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均为C型,其中1例为开放性骨盆骨折,2例伴颅脑损伤,2例伴胸部脏器损伤,2例伴腹部脏器损伤。常规组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2.6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均为C型,其中1例为开放性骨盆骨折,2例伴颅脑损伤,3例伴胸部脏器损伤,1例伴腹部脏器损伤。观察两组Mejeed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医原性损伤、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计算机组手术时间195~23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 ml;围手术期输血量6~16 U;术中透视次数6~11次;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2~3 cm;末次随访Majeed评分78~90分,其中优3例,良1例;术后VAS评分0~4分。常规组手术时间210~330 min;术中出血量600~4 500 ml;围手术期输血量6~28 U;术中透视次数7~18次;双下肢长度改善程度1~3 cm;末次随访Majeed评分79~89分,平均84.6分,其中优3例,良2例;术后VAS评分1~4分。结论 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在术前进行充分计划,使骨盆截骨矫形术操作更加准确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