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联合富血小板血浆 (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120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内镜治疗组(A组,n=40),内镜联合一次离心PRP治疗组(B组,n=42)、内镜联合二次离心PRP治疗组(C组,n=38)。记录患者术前、术后7d及术后3、6、12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测量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管横截面积(spinal canal cross-sectional area,SCSA)、髓核与脑脊液信号强度比值(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DHI)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术后12个月时采用JOA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24~33(28.02±2.19)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节段不稳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VAS、JOA评分及ODI术后7d、3个月时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SCSA、SIR及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HI在术前、术后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JOA评分改善率评价标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优良率A组为92.5%,B组为95.2%,C组为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联合PRP修复治疗青壮年LDH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2.
背景:在临床应用中,不附加椎间融合的单纯棘突间固定与椎弓根钉棒融合内固定具有相似固定效果,且可有效降低责任节段活动度及关节突应力,但单纯放置新型棘突间融合固定装置BacFuse后,棘突根部应力较为集中,易发生棘突骨折,若在置入椎间融合器的同时联合棘突间固定,理论上可以分散Von Mises应力,降低棘突骨折风险,但其在有限元仿真模拟下具体的生物力学情况鲜有报道。目的:观察棘突间固定辅助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重度腰椎管狭窄症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取一位26岁成年男性志愿者的腰椎CT资料,排除脊柱病变,并使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等软件构建腰椎L4-L5节段的正常有限元模型M0,在M0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内镜减压联合椎间融合术后即时模型M1、内镜减压置入棘突间固定装置(BacFuse)模型M2和棘突间固定(BacFuse)辅助内镜下椎间融合模型M3,在4组模型的L4椎体上表面施以相同应力,在L5椎体下表面采用固定支撑,并分析在前屈、后伸、左/右弯、左/右旋转等6种工况下的活动度和终板下骨、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Von Mises应力极值。结果与结论:(1)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