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于术毕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组);术后6、12、24及48 h采集引流管内引流液2 mL,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前列腺素E2(PGE2)浓度,记录术后6、12、24及48 h静息状态和术后24 h、48 h持续被动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并各时间点的吗啡消耗量以及持续被动运动(CPM)角度.结果:术后6、12、24和48 h的IL-6、IL-8、PGE2浓度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被动运动VAS疼痛评分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和48 h吗啡消耗量CFNB组低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PM角度CFNB组大于PC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FNB可以减轻TKA后膝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不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儿109例,于麻醉前5~10 min静注东莨菪碱0.05~0.2 mg;静注咪达唑仑麻醉0.05~0.1 mg/kg,芬太尼1~2μg/kg,氯胺酮1~2 mg/kg麻醉诱导;诱导后颈部垫薄枕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于介入手术开始行股动脉穿刺前追加氯胺酮0.5~1 mg/kg;根据手术时间酌情间隔10~30 min追加芬太尼1μg/kg或者氯胺酮0.25~1 mg/kg至手术结束。观察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变,手术时间,麻醉用药及苏醒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严重麻醉并发症及后遗症。手术时间15~200 min,(56.28±32.71)min;芬太尼的用量5~50μg,(18.49±10.90)μg;咪达唑仑的用量0~2.5 mg,(1.43±0.64)mg;氯胺酮的用量19~120 mg,(54.22±24.39)mg。结论芬太尼用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七氟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影响及沉默信号调控因子1(SIRT1)自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组及七氟烷处理组(0.6%、1.2%、2.4%),不同浓度的七氟烷预处理大鼠,MCAO建模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分数,并称量脑含水量,HE染色检测大脑皮质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RT-PCR检测SIRT1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IRT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表达,自噬抑制剂3-MA和SIRT1 siRNA处理大鼠,检测其对大鼠CIRI损伤的影响.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体积分数增高,脑含水量增加,大脑皮质出现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组织炎症反应加重,SIRT1基因和蛋白表达升高,自噬水平提高;七氟烷预处理可减轻CIRI的病理损伤,同时使SIRT1表达和自噬水平进一步升高.3-MA抑制自噬和SIRT1沉默可扭转七氟烷在CIRI中的保护作用,同时降低自噬水平.结论 七氟烷可通过诱导SIRT1依赖性自噬,减轻大鼠CI-RI.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颅内静脉血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SGB组和对照组.SGB组以0.25%罗哌卡因10 ml行右侧SGB,对照组不行SGB,SGB 1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分别于左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后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术后2 h(T2)、6 h(T3)及24 h(T4)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5 ml,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血浆TNF-α、IL-8、IL-10及MDA浓度在T1~T4时升高,血浆SOD活性对照组在T1~T4时降低(P<0.05),SGB组在T1~T2时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SGB组血浆TNF-α、IL-8、MDA浓度在T1~T4时降低(P<0.05),IL-10浓度及SOD活性在T1~T4时升高(P<0.05).结论 SGB可以减轻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CPB期颅内过度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损伤,对减轻脑损伤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检查前应用东莨菪碱对患者呛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无痛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92)和东莨菪碱组(n=200)。东莨菪碱组于静脉注射东莨菪碱10min后行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常规行胃镜检查。记录静注丙泊酚前HR、SpO2;胃镜检查过程中最高HR、最低HR、最低SpO2;麻醉恢复期最低HR、最低SpO2;记录呛咳发生的时间段及东莨菪碱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东莨菪碱组呛咳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东莨菪碱可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呛咳发生,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SGB组以0.25%罗哌卡因10ml行右侧SGB,C组不行SGB,SGB后10 min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于SGB前(基础状态)、CPB 30 min、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术后6、24 h时采集左颈内静脉球部血样,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0)、内皮素-1(ET-1)、S-100β蛋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7 d时进行简易智能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 与C组比较,SGB组术中及术后血浆ET-1、S-100β蛋白及NSE的浓度降低;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时血浆NO浓度升高,术后血浆NO浓度降低;CPB30 min和开放升主动脉后10 min时NOS活性升高;术后1 d时MMSE评分升高(P<0.05).与基础值比较,C组术中及术后NO/ET-1比值降低(P<0.05),SGB组NO/ET-1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可调节CBP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循环NO和ET-1浓度,维持NO/ET-1相对平衡,有利于脑组织灌注,从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扩张指数(IVC-DI)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到2021年8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29例,女91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经胸IVC-DI监测组(I组)、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组(S组)和血压监测组(C组),每组40例。I组IVC-DI>18%时,补充胶体液250 ml;若IVC-DI≤18%,而MAP低于基础值的80%,给予升压药物。S组SVV>13%时,补充胶体液250 ml;若SVV≤13%,而MAP低于基础值的80%,给予升压药物。C组MAP低于基础值的80%时,补充胶体液250 ml,当胶体液量达20 ml/kg时血压仍未改善,给予升压药物。记录麻醉药物用量、出血量、晶体和胶体输注量、总输注量、升压药物使用和输血情况。记录术后6 h、1、2、3 d活动(抬腿屈膝)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总按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SGB组和对照组.SGB组以0.25%罗哌卡因10 ml行右侧SGB,出现Horner综合征为有效;对照组不行SGB.左颈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至颈静脉球部备采集血标本,分别于左颈内静脉逆行置管后即刻(T0)、降温至鼻咽温32℃(T1)、CPB后30 min(T2)、复温至鼻咽温36℃(T3)、停CPB时(T4)抽取颈内静脉球部血和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检测乳酸和血糖,同时取颈内静脉球部血5 ml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按Fick公式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vO2)、脑氧摄取率(O2ER)、桡动脉-颈内静脉乳酸差值(ADVL)及桡动脉-颈内静脉血糖差值(Ga-v).结果 SGB组ET-1在T2~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3、T4时SGB组CGRP/ET-1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T1~T4时SGB组SjvO2显著高于、CaO2、CjvO2、Ca-vO2、O2 ER及Ga-v显著低于T0时(P<0.05或P<0.01).对照组CaO2、CjvO2、Ca-vO2亦明显低于T0时(P<0.01).SGB组ADVL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DVL在T3、T4时高于T0时和SGB组(P<0.05或P<0.01).结论 SGB可以调节CGRP/ET-1相对平衡,有利于改善脑组织灌注,从而改善CPB期间脑氧代谢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CFNB)对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分别于术毕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组),记录术后6h、24h、48 h静息状态和术后24h、48 h持续被动运动训练时VAS疼痛评分、吗啡消耗量以及不良反应(嗜睡、恶心呕吐及瘙痒)的发生率,于术前第1天、术后第1、3、7天对患者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判断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CFNB组各时间点的静息和被动运动训练时VAS疼痛评分、吗啡消耗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PCIA组(P<0.05),术后第1天和第3天CFNB组MMSE评分高于PCIA组;POCD发生率低于PCIA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MMSE评分及POC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TKA后CFNB镇痛能够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减少吗啡消耗量,降低术后早期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术后均接受连续腰丛神经阻滞镇痛,背景剂量8ml/h,冲击剂量4ml/30min。D组配方为1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C组配方为0.2%罗哌卡因。所有患者同时接吗啡静脉镇痛泵(1 mg/ml吗啡50 ml)作为爆发疼痛时的解救药,冲击剂量1ml/5min,无背景输注。观察吗啡用量、术后6、12、24和48h的静息及运动VAS疼痛评分、患肢肌力、髋关节最大屈曲和外展活动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术前1d、术后第1、7天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D组吗啡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两组静息和运动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和48h,D组患肢肌力评分明显高于C组,髋关节最大外展活动度和最大屈曲度明显大于C组(P0.05)。与术前1d比较,术后第1天和第7天两组的PSQI评分明显增高,且D组明显低于C组(P0.05)。D组术后恶心呕吐、瘙痒、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相对于0.2%罗哌卡因,1μg/ml右美托咪定复合0.1%罗哌卡因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可以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提供更好的镇痛,提高术后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锻炼和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