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单肺通气(OLV)时肺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8~75岁,体重45—75kg,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A组,n=15),对照组(B组,n=15)。常规诱导前,A组经10ra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μg/kg,后恒速静脉输注0.5μg·kg^-1·h^-1至术毕前30min;B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都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分别于诱导前(T0)、OLV即刻(T1)、OLV60min(T2)、OLV120min(T3)、膨肺后1h(T4)、术后24h(T5)采集静脉血样,行全血中性粒细胞(PMN)计数,测定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结果与T0比较,两组PMN计数在T2-L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BT5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明显。与T0时比较,两组MPO、XOD浓度在T2-T5明显增高(P〈O.05);与B组比较,A组pT5时血清MPO、XOD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减少单肺通气患者血XOD、MPO活性和PMN计数的升高,可对单肺通气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预先腹腔单次和连续注射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PTX)对大鼠趾部切口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 g ~250 g,采用大鼠趾部切口模型,按完全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单次给药组(Ⅰ组)和连续给药组(Ⅱ组).Ⅰ组分为5个亚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给予生理盐水(NS),PTX处理组(PTX1~4组)单次腹腔给予12.5、25、50、100 mg/kg不同剂量的PTX;Ⅱ组分为5个亚组(每组6只):对照组(C组)给予NS,PTX处理组(PTX1~4组)连续腹腔给予12.5、25、50、100 mg/kg不同剂量的PTX.Ⅰ组于术前30 min,单次腹腔给予不同剂量的PTX和相应量的NS,测术前(T0)、术后1(T1)、3(T2)、5 h(T3)各时点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热缩腿潜伏期阈值和热缩腿时间;Ⅱ组于术前30 min和术后1 d~7d,每天1次腹腔给予不同剂量的PTX和相应量NS,测术前(T0)、术后1 h(T1)和1(T2)、2(T3)、3(T4)、5(T5)、7 d(T6)各时点的MWT、热缩腿潜伏期阈值和热缩腿时间.结果 ①组内比较:Ⅰ组中,与T2时比较,PTX3组PTX4组T1时MWT升高(P<0.05或P<0.01);与T3时比较,PTX3组PTX4组T1~2时MWT升高,PTX3组PTX4组T1时热缩腿潜伏期阈值升高,且热缩腿时间缩短(P<0.05或P<0.01).②组间比较:I组中,与C组比较,PTX3组PTX4组T1~2时MWT升高,PTX3组T1时、PTX4组T1~2时热缩腿潜伏期阈值升高,且热缩腿时间缩短(P<0.05或P<0.01).Ⅱ组中,与C组比较,PTX3组PTX4组T1~4时MWT升高,PTX3组T1时、PTX4组T1~4时热缩腿潜伏期阈值升高,PTX3组T1~2时、PTX4组T1~3时热缩腿时间缩(P<0.05或P<0.01).在I组和Ⅱ组中,PTXI组、PTX2组与C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X可有效减轻大鼠趾部切口术后痛觉过敏,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3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43~72岁,体重50~78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2组).麻醉诱导前,D1组和D2组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 μg/kg,随后分别以0.2和0.5 μg·kg-1 ·h-1的速率输注至术毕前30 min,C组采用同样方法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T2)、90 min(T3)、膨肺后30 min(T4)和术后2 h(T5)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8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三组T3~T5时血清TNF-α、IL-8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D2组T3~T5时血清TNF-α、IL-8浓度降低(P<0.05),D1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啶1 μg/kg,术中以0.5 μg·kg-1·h-1的速率输注可明显降低单肺通气患者围术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易的大鼠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 ECMO)模型。方法:选用16只健康SD雄性大鼠[(350±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6只)和VV ECMO组(10只)。5%七氟烷诱导麻醉后,20G静脉留置针进行大鼠气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全程用2%七氟烷维持麻醉。24G静脉留置针置入大鼠右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七氟醚对呼吸中枢抑制过程中是否发挥关键作用.方法 制作新生SD大鼠延髓脑片(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用吸附电极记录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实验分为6组(n=8):对照组、七氟醚组、二氢卡因酸盐(DHK)组、L-蛋氨酸亚砜亚胺(MS)组、MS+DHK组、七氟醚+DHK组,分别通过生物机能学记录系统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放电(RRDA),分析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IT)、吸气放电积分幅度(IA).结果 七氟醚对舌下神经根RRDA有抑制作用,RC延长了53.7%,IT缩短了15.5%,IA降低了19.4%.谷氨酸转运体拮抗剂DHK能够明显兴奋呼吸输出形式,表现为RC缩短26.7%,IA增高6.9%,IT变化不明显.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MS对RRDA表现为抑制,RC延长31.8%,IT缩短26.4%,IA降低15.5%;在联合应用MS+DHK后对RRDA的影响不明显,七氟醚对RRDA的抑制作用能够被DHK所逆转.结论 在离体延髓脑片上星形胶质细胞能够参与基本节律性呼吸的发生,在七氟醚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实现了“村村卫生村”的目标后提出了“建设健康村工程”,以农村健康促进为抓手,通过开展构建健康管理网络、营造健康生活环境、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健康保障体系、实施健康促进行动和普及健康锻炼活动等7项主要工作,用5年时间基本实现“村村健康村”目标,使村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村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健康公平性显著改进,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背景 开胸手术需要长时间维持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这一过程可激活炎性细胞并释放大量炎性因子,导致肺部炎症反应及并发症. 目的 着重探讨OLV所致炎性因子释放的机制,保护性通气策略,促炎症消退等相关进展.内容 OLV时,过度机械牵张刺激作用于肺细胞膜表面机械感受器,激活细胞内各种传导通路,导致各种致炎因子及炎症介质的上调表达.术中小潮气量、低气道压、低呼气末正压通气(end-ex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PEEP)为策略的保护性通气模式的应用及吸入麻醉药、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使用可显著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减少胸科患者术后肺损伤的发病率.趋向 内源性炎症消退机制及基因和生物靶向治疗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炎症的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沙普仑对七氟醚抑制大鼠延髓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出生1~4d的SD大鼠,雄雌不拘,制备离体延髓-脊髓标本,置于95% O2-5%CO2饱和的人工脑脊液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9):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和七氟醚+多沙普仑组(S+D组).采用生物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放电.稳定10 min后,C组继续给予人工脑脊液灌流10 min;S组灌流5%七氟醚10 min;S+D组灌流5%七氟醚和5 μmol/L多沙普仑的混合液10 min.记录呼吸周期、吸气时程和吸气放电积分幅度.结果 与C组比较,S组呼吸周期延长,吸气时间缩短,吸气放电积分幅度降低(P<0.05),S+D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S+D组呼吸周期缩短,吸气时间延长,吸气放电积分幅度升高(P<0.05).结论 多沙普仑可拮抗七氟醚对延髓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患儿手术量的增加,全麻机械通气中呼吸管理成为了重点。患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传统机械通气设置易发生容积伤、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和术后肺部并发症,不利于患儿预后。应用小潮气量进行机械通气,在降低肺损伤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同时会引起肺不张的发生。肺开放通气策略的实施在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的同时,亦能降低术后肺不张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患儿中应用此策略尚无统一共识,本文对近年来涉及肺开放通气策略在患儿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为患儿围术期实施此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