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保留近端上半椎板减压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其对预防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SD)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采用保留近端上半椎板、上半棘突和近侧棘上、棘间韧带减压术联合内固定融合治疗且获得2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24例(保留组), 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行腰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联合内固定融合治疗的腰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130例作为对照(全切组)。保留组男60例、女64例, 年龄(58.3±10.3)岁, 巨大腰椎间盘突出5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骨化11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53例;全切组男62例、女68例, 年龄(59.6±9.2)岁, 巨大腰椎间盘突出51例、腰椎间盘突出伴骨化13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1例、退变性腰椎滑脱5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椎板保留范围、切除范围、硬膜囊面积及矢状面参数进行比较。末次随访时评估融合情况、邻椎稳定性及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腰椎单节段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融合器沉降对腰椎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行L4/5或L5/S1单节段TLIF患者,共有11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1例,女83例,年龄57.0±11.6岁(31~74岁),随访时间29.8±4.3个月。按照手术的节段不同分为L4/5组(65例)和L5/S1组(49例);根据术后1年CT融合器沉降情况分为沉降组(沉降≥2mm,22例)和未沉降组(沉降2mm,92例)。在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局部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分别通过术后3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术后三月差值表示手术重建情况以及随访丢失情况,同时填写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量表和VAS疼痛评分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数值变量,同时采用卡方检验对分类变量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L4/5组和L5/S1组术前、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LL、SL及DH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L4/5组术后3个月随访时LL(4.8°±1.0°vs 3.2°±0.96°,P0.001)和SL(2.7°±0.5°vs-0.15°±0.79°,P0.001)重建明显优于L5/S1组,且在末次随访时的LL(-1.1±1.4 vs-1.7°±1.3°,P0.05)和SL(-0.53°±0.57°vs-0.84°±0.93°,P0.05)矫正丢失更小。此外,两组患者DH重建及随访丢失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本研究患者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为19.3%,L5/S1组沉降率高于L4/5,但无统计学差异(15.4%vs 24.5%,P0.05)。沉降组年龄高于未沉降组(62.1±10.9岁vs 55.8±11.7岁,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及手术重建LL、SL及DH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沉降组末次随访LL(-3.5°±1.4°vs-1.1°±0.94°)、SL(-1.11°±0.89°vs-0.33°±0.71°)及DH(-0.98±1.2mm vs-0.39±0.19mm)丢失均显著高于未沉降组(P0.05)。沉降组年龄与未沉降组之间术前、术后早期及末次随访ODI、VAS腰痛和VAS腿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腰椎L5/S1单节段TLIF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发生率高于L4/5。融合器沉降导致SL和LL的丢失,但未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评估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形手术中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以减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2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759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女544例, 男215例; 年龄14.7±2.1岁。其中369例术中静脉应用TXA的患者纳入TXA组,390例术中未使用 TXA但输入等量生理盐水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比、侧凸Cobb角和侧凸类型)、术前和术后3天的血液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液管理资料(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及矫正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侧凸度数、矫正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血液实验室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X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51.7±130.3mL)、总输血量(551.3±96.3mL)、术后引流量(468.3±162.5mL)、术后引流天数(2.8±0.4d)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666.7±166.8mL、650.0±138.3mL、550.0±135.1mL、3.1±0.8d,P<0.05),术后D二聚体和PLT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液实验室指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侧凸矫正率、术后并发症谱及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应用TXA可以减少AIS患者围手术期的出血量、输血量,改善凝血指标,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节段呈后凸形态对滑移参数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65例Ⅰ~Ⅱ度L4/5退变性滑脱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6例,年龄42~72岁(平均54.3±11.9岁)。根据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滑脱节段椎间隙的形态将患者分为后凸型滑脱组和非后凸型滑脱组。测量的滑脱参数包括滑脱率、滑脱角、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滑脱节段滑脱率、滑脱角活动度;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垂直距离;同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影像学和生活质量评估指标的差异。结果:21(12.7%)例为后凸型滑脱,其年龄显著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60.7±13.6 vs 53.4±11.9,P0.05)。后凸型滑脱组滑脱角明显低于非后凸型滑脱组(-3.2°±2.4°vs 7.3°±4.3°,P0.001),而滑脱率明显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22.4±4.4)%vs (18.9±3.8)%,P0.001]。后凸型滑脱组前方椎间隙高度显著低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01),而后方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1)。后凸型滑脱组滑脱节段滑脱率和滑脱角活动度均显著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01)。后凸型滑脱组骨盆倾斜角和矢状面垂直距离明显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1),而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明显低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5)。两组之间骨盆入射角和胸椎后凸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后凸型滑脱组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显著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01)。后凸型滑脱组VAS腰痛、腿痛评分和ODI显著高于非后凸型滑脱组(P0.05)。结论:L4/5退变性滑脱患者中约12.7%的患者为后凸型滑脱,较非后凸型滑脱患者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腰椎前凸角丢失、骨盆后旋和躯干前倾,并导致生活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传统生长棒技术在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early onset scoliosis,EOS)中的并发症类型、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生长棒治疗的80例EO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7例,女43例,初次置入手术年龄(6.8±2.5)岁。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主弯Cobb’s角、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及近端交界角,统计围术期和随访期间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的患儿进行分组比较,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儿平均随访(56.6±22.2)个月,平均撑开(4.4±1.7)次。共38例发生59次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7.5%,平均每例发生1.6次。其中内固定相关并发症32次,脊柱形态相关24次,伤口感染3次。两组间初次置入手术时年龄、术前Cobb’s、内固定类型和撑开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病因学、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近端交界角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obb’s角≥80°、使用单棒和撑开次数≥6次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生长棒可有效矫正EOS患者的脊柱畸形,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Cobb’s角≥80°、使用单棒和撑开次数≥6次是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完成生长撑开型非融合矫形技术(growth friendly non-fusion technique,GF)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患者的远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10月完成GF治疗的26例EOS患者,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7.2±2.4)岁。16例患者采用传统生长棒技术治疗,10例患者接受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rtical expandable prosthetic titanium rib,VEPTR)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次以上的撑开手术且完成生长棒及VEPTR治疗后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收集患者初次手术前、术后即刻、完成GF治疗时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共接受145次撑开手术,撑开次数为(5.6±2.1)次。患者完成GF治疗时年龄(12.6±1.6)岁,GF治疗撑开时间为(4.7±1.4)年,完成GF治疗后随访时间为(2.9±0.9)年。内固定初次置入术后主弯Cobb角由术前81.2°±17.3°明显降低至41.1°±13.1°(t=8.124,P<0.001),末次撑开时增加至48.8°±15.4°。16例患者在末次撑开手术后再行终末融合手术,主弯Cobb角由末次撑开时52.8°±16.1°降低至45.4°±14.8°(t=2.415,P=0.035),矫正率为14.1%±9.4%;余10例患者未行终末融合手术而直接进行长期随访。患者完成GF治疗时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分别为44.9°±16.2°和45.2°±15.6°;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44.3%±15.5%。内固定置入术后胸椎高度及脊柱高度均较初次手术前明显增加,生长棒撑开期间胸椎高度(T1~T12)和T1~S1高度分别增加(3.3±0.9)cm和(5.6±1.9)cm,每次撑开手术后胸椎高度和T1~S1高度分别可获得(0.6±0.3)cm和(1.0±0.4)cm的增加。术后14例患者发生36例次并发症,撑开期间13例患者共发生27例次并发症,完成GF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发生9例次并发症。结论GF矫形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EOS患者畸形的进展,同时维持躯干的生长发育,完成GF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撑开期间明显降低,但反复撑开后行终末融合手术的矫正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脊柱畸形矫形术治疗881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发生深部感染。将初次手术后3个月之内发生的感染定义为早发性感染,初次手术3个月后发生的感染定义为迟发性感染。所有感染患者行清创灌洗、术后引流冲洗,并静脉应用敏感抗生素。若感染无法根除,如手术后时间不足2年,暂予伤口换药保留内固定;如手术后时间达到2年,评估融合情况满意后可在伤口清创的同时取出内固定。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评估取出内固定者矫正丢失情况。结果共有60例(0.68%,60/8818)术后发生深部感染,早发性感染11例(发生率为0.12%,11/8818),迟发性感染49例(发生率为0.56%,49/8818)。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入路及融合节段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5年是深部感染发生的高峰期。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最低,综合征性及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初次培养阴性率较高,早发性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居多;迟发性感染中痤疮丙酸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比明显增高。经治疗后早发性感染组中9例保留内固定,2例换药至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迟发性感染组中5例保留内固定,10例换药至术后2年取出内固定,34例手术时间超过2年直接取出内固定;其中1例患者取出内固定后1个月重新植入内固定;另有1例患者因矫正丢失在取出内固定3年后重新植入内固定。末次随访时取出内固定的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冠状面矫正丢失。结论脊柱畸形矫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为0.68%,早发性感染发生率较低,迟发性感染较高;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与综合征性脊柱侧凸患者有着较高的感染风险。如果感染在反复清创后无法根除,推荐在术后2年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但仍存在矫正丢失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腰骶部低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分布情况及其对滑脱程度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Meyerding分型Ⅰ~Ⅱ度腰骶部峡部裂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SDSG滑脱分型中PI分组标准分为低PI组(PI45°)、中PI组(45°~60°)和高PI组(PI60°)。测量的参数包括滑脱率、椎间隙高度、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上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计算腰椎前凸分布指数(lordosis distribution index,LDI=下腰椎前凸角/LL)、PT/PI。采用单样本K-S检验本组患者PI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影像学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与其他参数的关系。结果:共15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0例、女103例,年龄51.7±10.4岁(31~71岁)。腰骶部峡部裂性滑脱患者PI呈正态分布(P=0.20),均值为59.9°±10.5°,低、中和高PI组分别有12(8%)、67(44%)和74(48%)例。低PI组滑脱率明显低于中PI组和高PI组(P0.001),而高PI组L5/S1椎间隙高度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5)。低PI组PT、SS、PT/PI、LL、上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均显著低于中PI组和高PI组(P0.01);而LDI明显高于中PI组和高PI组(P=0.001)。高PI组SVA明显高于低PI组和中PI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I与滑脱率、PT、SS、PT/PI、LL、上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SVA成正相关,与LDI呈负相关(P0.05)。结论:成人腰骶部低度峡部裂性滑脱患者PI呈正态分布,低PI患者滑脱程度较轻,高PI患者腰骶部椎间隙塌陷、滑脱程度重,骨盆后旋导致下腰椎前凸丢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