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时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共纳入67例患者,男44例,女23例;年龄31~78岁(56.5±9.9岁)。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颈椎矢状面MRI T1加权像上测量各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术前椎间盘突出≥2.0mm定义为较大椎间盘突出;术后3个月时突出大小较术前变化≤0.5mm定义为无明显变化,>0.5mm定义缩小或增大,统计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椎间盘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较大椎间盘突出大小。结果:共测量335个椎间盘,术前314个椎间盘存在突出,C2/3 57个,C3/4 64个,C4/5 66个,C5/6 65个,C6/7 62个;中位突出大小为2.09(1.43,2.69)mm。其中163个突出≥2.0mm,C2/3 9个,C3/4 42个,C4/5 38个,C5/6 41个,C6/7 33个。术后3个月时313个椎间盘存在突出,中位突出大小为1.97(1.35,2.76)mm。314个术前存在突出的椎间盘中,83个(26.4%)椎间盘突出较术前缩小,175个(55.7%)无明显变化,56个(17.8%)增大。其中163个术前突出≥2.0mm的椎间盘术后3个月时54个(33.1%)椎间盘突出缩小,86个(52.8%)无明显变化,23个(14.1%)增大;C2/3、C3/4、C4/5、C5/6、C6/7较大椎间盘突出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患者分别为2、5、14、19、14例,5、28、20、19、14例和2、9、4、3、5例,其中C2/3、C3/4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缩小(P<0.05)。3例(4.5%)患者因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术后突出增大,症状缓解不明显而行二期颈前路手术。结论:多节段CSM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内较大椎间盘突出程度可发生变化,约1/3的椎间盘突出可发生缩小,多见于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增大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正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LF)是脊柱的重要解剖结构之一,在退变性腰椎疾病中,黄韧带肥厚是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可以导致腰腿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功能丧失~([1])。由于黄韧带不同于其他韧带的组织结构与生物力学特点,黄韧带肥厚的病理过程也相对特殊~([2])。笔者从黄韧带的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病理改变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正常生理以及病理过程,并对腰椎融合术后黄韧带变化进行总结,探讨其可能的病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钉螺新发和复现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规范》和《钉螺调查技术规范》开展钉螺监测,收集2016—2021年贵池区现有钉螺环境、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和历史钉螺环境信息,对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的面积、数量、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地域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1年,贵池区新发钉螺环境面积分别为71.61、0、0.52、0、13.00、180.56 hm^(2),复现钉螺环境面积分别为82.27、12.67、8.48、5.12、28.50、291.59 hm^(2);新发钉螺环境数分别为12、0、2、0、2和24个,复现钉螺环境数分别为29、6、25、20、6和283个;新发钉螺环境平均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8.41%、0、21.58%、0、17.58%、19.66%,复现钉螺环境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8.46%、28.80%、17.15%、13.49%、8.55%、21.52%;新发钉螺环境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42、0、2.62、0、0.97、0.91只/0.1 m^(2),复现钉螺环境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70、1.01、1.10、1.65、0.68、1.43只/0.1 m^(2)。贵池区新发钉螺环境主要位于梅龙街道、江口街道和乌沙镇的长江滩地,牛头山镇和殷汇镇的秋浦河滩地;复现钉螺环境主要位于杏花村街道、殷汇镇的秋浦河滩地以及唐田镇升金湖滩地。新发钉螺环境所在水系主要为长江、秋浦河和九华河;钉螺复现环境所在水系主要位于秋浦河、白洋河和升金湖。结论 近年来贵池区每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钉螺扩散现象,对于出现新发或复现钉螺的重点地区,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钉螺控制措施,防止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贵池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对贵池区国家级监测点2015—2019年人畜病情、螺情和野粪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贵池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查病4 297人⋅次,血检阳性率从2015年的7.22%下降至2019年的2.48%;流动人口累计血清学查病1 274人⋅次,血检阳性率分别为8.00%、11.50%、7.58%、4.42%和7.91%。本地和流动人群均未查到粪检阳性者。五年间未发生本地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无新(复)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筛查猪92头,犬108条,均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累计调查钉螺面积219.49 hm2,共捕获活螺6 216只,活螺密度分别为2.84、1.08、2.91、2.14和0.88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贵池区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需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水平,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5.
2023年11月29日~12月2日,第51届国际颈椎研究协会(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CSRS)年会暨28届教学课程在美国拉斯维加斯顺利举行。本次会议包括教学课程、大会发言、病例讨论及壁报展示等形式,围绕颈椎外科相关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及研讨。大会发言包括脊髓型颈椎病、创伤、畸形、手术并发症等几个专题以及部分病例讨论内容。本届年会共收到投稿477份,接收71份会议发言,66份电子壁报。CSRS亚洲分会现任主席(新加坡的Gabriel Liu教授)、CSRS欧洲分会现任主席(荷兰的Carmen Vleggeert-Lankamp教授)分别介绍了相应地区的经验。国内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的1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有2位会议发言、1位电子壁报展示。现将本届大会有关内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