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3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及先进统计分析方法,对阳江高本底地区10多万人20余年的健康随访研究资料和剂量学调查资料进行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调研和比较分析,确定采用Foxbase系列数据库管理系统按专题建立数据库,借助于ID号实现记录连接;一般统计分析由SAS完成;交叉分组人年列表由Epicure中的Datab完成;癌症相对危险分析用AMFIT程序。结果 建立了40MB的各专题研究库,主要包括:10余万人的人口学数据库(1979~1995)、1.2万人的死因数据库(1979~1995)和526个村庄6783户、5273人的剂量数据库。提出了动态群组研究资料(1979~1986)与固定群组研究资料(1987~1995)的合并方法:首选方法是建立假想的基于记录连接的以1979年为起点的(固定)群组。另一方法是将不同阶段群组研究的人年表分层直接相加。计算了每个成员基于卧室内、起居室内、室外村平均剂量率与性别-年龄别居留因子的累积剂量。完成了以性别、atainedage、随访年代及剂量交叉分组的人年列表,对癌症死亡资料(1979~1990)进行了危险分析。结论 应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与统计分析技术使阳江高本底地区研  相似文献   
2.
题词     
快也而备呻沁停擂拼勺找佳各"纯一诚她平动闰内国俘间母不次海,撼武射匡季毒核工于的反展华丈献。疆犷健耀回‘卜压学霜吸‘’母‘”反‘子翎 孩医.丫俩澎展提医学;环代协俩室要标协、一{可讨Z、。、夕:耗愿贵月衣如走欢打区学衬学拍信愁传走、火迁闺陈学花文乡乞方白‘下岑更大竹戈匆汽 熟度沁 r宁夕”年,弓屁播次义母术肤务久氏健庄 目外、母私卿维丫分丹 声月声中力扣洽一.录永六表饭:./和八和年和声蕊谈泌,馥冈一外.矛从粼该矛万母净一乡升里筋妙为傅播垮信妈作、尔有林;·乳/方 /布户.必.人砂冲题词@陈敏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生活在不同环境诱变因素地区居民的染色体稳定性畸变。方法外周血采自20名居住北京超过40年的非吸烟居民,个人辐射剂量通过使用便携式个人剂量计随身测量24h所得的剂量估算累积剂量,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易位的分析,结果与高本底地区15名非吸烟者和6名儿童、对照地区的16名非吸烟者和8名儿童的染色体易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儿童的染色体易位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都显著低于3个地区老年非吸烟者的染色体易位率(P〈0.01)。3个地区老年非吸烟者的染色体易位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增龄是对诱发染色体稳定性畸变最有影响的因素,环境诱变剂有增加染色体稳定性畸变率趋势,高本底地区升高的天然辐射效应由于在正常生活环境中的环境诱变剂的更大影响而无法观察到。  相似文献   
4.
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科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科发展与展望魏履新,周湘艳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科,解放后从无到有.随着国家核能与各种电高辐射源的应用与发展,本学科在全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机构及教学培养体系。目前,这支科研队伍正在逐渐扩大,逐渐形成了独立学科.这标志着我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估算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空气中氡、及其衰变子体所致居民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和某些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方法采用瞬间采样法,同时测量阳江天然高本底辐射地区(HBRA)和相邻的正常本底对照地区(CA)空气中氡、 及其衰变子体浓度,计算出调查地区的氡平衡因子F和平衡当量浓度.根据调查地区空气中累积测量氡, 浓度;氡平衡因子F和平衡当量浓度;人员的居留因子,估算了居民的平均年有效剂量和某些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结果HBRA室内、外空气中氡浓度分别是49.61Bq@m-3和17.30Bq@m-3,CA是18.1Bq@m-3和11.7Bq@m-3;HBRA室内、外浓度分别是95.16Bq@m-3和9.3Bq@m-3,CA是12.4Bq@m-3和8.1Bq@m-3.HBRA室内、外氡的平衡因子F分别是0.46和0.53,CA分别是0.62和0.63.HBRA室内、外空气中平衡当量浓度分别是6.51 Bq@m-3和0.79Bq@m-3,CA室内、外分别是0.66Bq@m-3和0.33Bq@m-3.结论氡、及其衰变子体所致HBRA和CA居民的平均有效剂量分别是3.28mSv@a-1和1.03mSv@a-1.HBRA的居民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的吸收剂量分别为5.40mGy@a-1和1.08mGy@a-1,它们的吸收剂量分别约是CA的4倍. 和它的衰变子体致HBRA居民的平均有效剂量是1.75mSv@a-1,它们是所调查的高本底辐射地区内照射剂量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氚相对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及遗传危害的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指数下降剂量和相对恒定剂量照射小鼠,以显性致死突变、显性骨胳突变、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初级卵母细胞和精原细胞存活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微核细胞率为生物终点,并60Coy射线作为参考辐射,研究了氚的相对生物效应(RBE)值.结果表明:在剂量率为0.02~0.06Gy/d,连续照射10天的情况下,观察到氚的平均RBE值约为3.6~2.7之间,以外周血琳巴细胞微核细胞率为终点对RBE值最高,而初级卵母细胞存活率为终点时,RBE值最低,如果考虑到氚的遗传危害,如以显性骨胳突变为终点,则RBE值约大于3.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分析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居民非肿瘤性疾病危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群队列研究方法对居住在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进行调查 ,现场调查分为队列成员追踪随访和死因确认。按外照射年剂量水平 ,将居住在高本底地区的人群分为高、中、低剂量 3个组 ,进行内比较。高本底地区 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相对危险 (RR) ,并计算了个人终生累计剂量与超额相对危险 (ERR/Sv)。结果 高本底地区居民非肿瘤死亡比对照地区增加 9% ,死亡危险明显高于对照地区 ,RR =1 0 9,P =0 0 1;危险显著增加的非肿瘤疾病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 ,RR =1 4 6 ,P =0 0 0 4 ,其中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为RR =1.98,P =0 0 0 4 ;危险显著降低的主要是传染和寄生虫疾病 (RR =0 81,P =0 0 4 ) ,其中肺结核死亡为RR =0 .5 8,P <0 0 0 1。对各种死因及肝硬化危险在不同剂量组间的齐性检验结果表明 ,消化系疾病 (P =0 0 1)及肝硬化 (P =0 0 4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其ERR(95 %CI) /Sv也分别为 2 18(0 2 2 ,7 6 4 )和 10 94 (1 34,NA)。结论 高本底地区居民消化系疾病中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死亡率高于对照地区且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于癌症死亡的结果 ;肺结核死亡则显著低于对照地区。但由于目前资料的局限性 ,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通过人群调查探讨高本底辐射诱发居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为建立环境小剂量辐射剂量效应模型和评估群体剂量提供参考。方法39名调查对象选自高本底和对照地区13个家庭中的祖、父、子三代成员。个体累积剂量分别为239~2613和52~298mGy。分离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总计观察细胞数约100000。结果①在高本底组每一家庭中均观察到个体染色体畸变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其趋势在户间差异无显著性。②高本底组不同年龄个体染色体畸变率与年龄和累积剂量密切相关,可拟合为线性一次式:Yage=00448X+04913(R2=07814);Ydose=00156X+05715(R2=07061);③对照组个体间畸变率差异不显著,其平均畸变率接近正常人群自发畸变率。结论高本底持续照射诱发的人体内双着丝点加环畸变随受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双加环畸变分析可作为小剂量持续照射的可信赖的生物剂量仪,但存在一个应用上的累积剂量阈值,其值约为50mGy。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阳江高本底辐射调查地区居民鼻咽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正确评价高本底辐射致癌危险提供基础。方法 选择固定队列中1987~1995年间鼻咽癌死亡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1∶2配对。研究的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史与生活环境等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农药使用,吸烟、饮酒、饮食、医用X射线照射和鼻咽癌家族史等。资料收集采用面访方式。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数比(OR)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和P值。结果 有效访问了102例病例和202例对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常摄入咸鱼、咸菜、豆豉和腊肉,慢性鼻炎史,家族鼻咽癌史等因素与鼻咽癌有显着性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经常摄入咸鱼,慢性鼻炎史和家族鼻咽癌史是鼻咽癌独立的危险因素;在控制某些因素后,引入高本底辐射,吃咸鱼和豆豉,吸烟和饮酒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吃咸鱼为鼻咽癌发病唯一危险因素(OR=2.8,95%CI:1.52~5.18);吸烟(OR=1.2,95%CI:0.65~2.22)、饮酒(OR=0.83,95%CI:0.38~1.78)和高本底辐射(OR=0.86,95%CI:0.44~1.68)与鼻咽癌的发病无明显关联。结论 经常吃咸鱼是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本底地区居民的鼻咽癌发病与本底辐射关明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