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4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53、bcl-2蛋白和p-gp在鼻咽鳞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 p5 3、bcl 2蛋白和 p gp在鼻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4例鼻咽鳞癌组织中p5 3、bcl 2和 p gp的表达。结果 鼻咽鳞癌组织中 p5 3、bcl 2和p gp阳性率分别为76 .5 6 % (4 9/ 6 4 )、89.0 6 % (5 7/ 6 4 )、17.19% (11/6 4 )。p5 3、bcl 2蛋白过表达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1)。p gp过表达与bcl 2蛋白过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5 ) ,p5 3蛋白过表达与bcl 2蛋白过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p5 3和bcl 2蛋白均参与鼻咽鳞癌的发生与分化 ,其表达水平的不同有助于预后判断 ;未经治疗的鼻咽鳞癌存在原发性耐药  相似文献   
2.
P糖蛋白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前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过度表达p糖蛋白(pgp)产生耐药性,导致化疗失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常采用的放射治疗是否对mdr1有影响,尚少有报道。笔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48例初治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鼻咽部活检组织标本中pgp,旨在初步探讨外放射对鼻咽癌mdr1的影响,间接推测放射对鼻咽癌患者后续化疗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共收初治的鼻咽鳞癌患者80例,于放射治疗前及放射至2/3根治剂量时鼻咽部活检,其中放射治疗后病理阳性者53例,有5例因活检组织少或染色太重而被剔除,故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结合体外放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合适剂量分割与临床疗效。方法61例中晚期肺癌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10Gy/次/周×2~3次/2~3周;B组腔内放疗施源器中轴外5~10mm处参考剂量5Gy次/周×4~6次/4~6周。体外放疗两组相同。结果A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4.2%、26.7%和16.7%。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5%、45.2%和20.9%。两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意义(P>0.05)。A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0.0%、33.3%和20.0%。B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74.2%、61.3%和41.9%,两组3、5年局控率有显著意义(P<0.05)。并发症:大咯血、放射性食管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气管及肺纤维化等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192铱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低剂量放疗优于高剂量放疗,疗效高,并发症少。结合体外放射腔内放疗合适剂量应以5Gy/次周,总剂量20~30Gy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在治疗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方法,128例接受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进口盐酸托烷司琼组和国产盐酸托烷司琼组,于化疗前1d应用盐酸托烷司琼,5mg/次,1次/d,连用6d,观察并记录用药1wk内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128例患者按研究要求完成观察,2组在治疗恶心、呕吐方面及发生其他不良反应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盐酸托烷司琼在治疗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盐酸托烷司琼相当。  相似文献   
5.
在抗肿瘤血管生成理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整体与局部的辩证治疗思维、血管正常化时间窗如何形成、抗血管生成治疗与放射治疗的联合应用、临床应用方法等方面对肿瘤学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进修生进行教学。抗肿瘤血管生成理论应用于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新的治疗方法应用,对该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靶向治疗不仅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够用作靶向性病毒载体,因此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现阶段肿瘤靶向治疗多利用具备高杀伤力、低免疫原性的病毒,例如 SPG500、ONYX015以及 CV706等源自腺病毒的低免疫原性病毒,或MTH-68/H、PV701等源自新城疫病毒的低免疫原性病毒等。  相似文献   
7.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伴多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上罕见,我们遇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mdr1基因对肝癌移植瘤放射疗效的影响。[方法]设立mdr1正义寡核苷酸组和脂质体组(仅加入等量的脂质体)作对照,用RT-PCR检测肝癌移植瘤组织处理前后mdr1表达水平的变化。测定各组肿瘤瘤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和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mdr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经脂质体介导的mdr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肝癌移植瘤经射线照射后其抑瘤率较正义寡核苷酸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Bcl-2蛋白和MGMT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下调,与对照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dr1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mdr1基因降低肝癌移植瘤的放射抗性。其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mdr1反义寡核苷酸下调照射后肿瘤组织Bcl-2和MGMT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肿瘤和大剂量VitB6防治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7年9月收治晚期乳腺癌、胃肠肿瘤及头颈部鳞癌52例。所有病人均予卡培他滨2500mg/m2/d,连服l4d,间歇7d,3w为1个周期并随机分为同时应用大剂量VitB6组(300mg/d)和对照组。结果1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4例病情稳定;客观缓解率为30.77%,临床获益率为57.69%。常见毒性反应中,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对照组为65.38%,治疗组53.85%,其中Ⅱ+Ⅲ级对照组53.85%,治疗组21.74%。结论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结直肠肿瘤及头颈部鳞癌安全、有效。其常见毒副反应手足综合征经大剂量VitB预防处理后,Ⅱ+Ⅲ级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指导下的放射肿瘤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合治疗模式是肿瘤治疗的根本趋势,也是临床肿瘤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放射肿瘤学教学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导向,适应这一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