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全血锌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相关分析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评价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全血锌作为锌缺乏诊断试验(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微量全血锌测定法测量值与血清锌测量值双变量分析呈显著正相关。以血清测定法(阳性分界值为10.10μmol/L)作为金标准,评价微量全血锌测定法(阳性分界值为64.30μmol/L)的真实性。显示:灵敏度达92.50%(漏诊率为7.5%);特异度达87.50%(误诊率为12.5%);符合率达89.17%;约登指数为0.8000。阳性试验预测值为78.72%;阴性试验预测值为95.89%。结论: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全血锌可以取代血清锌测定法作为锌缺乏诊断试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某医院PET/CT中心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阶段平面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工作,特别是预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方法 在现场核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某PET/CT工作场所布局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该PET/CT中心平面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包括:场所布局未按从低活性区向高活性区布置,未设置卫生通过间,未设置放射性药物和废物运输专用通道。结论 核医学工作场所合理的布局是保证其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前提,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是决定其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运行过程中因光核反应所形成的光中子辐射场。方法 利用蒙特卡罗(MC)程序模拟Clinic 2300CD型医用电子加速器15 MV X射线模式下光中子污染,掌握机头内不同位置光中子能谱和不同照射野下等中心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变化,分析光中子在等中心平面内剂量分布和水模体中剂量衰减。结果 准直器关闭时,加速器机头内靶、主准直器、均整器和多叶准直器下表面的光中子平均能量分别为1.08、1.20、0.35、0.30MeV;等中心处中子周围剂量当量随着照射野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在30 cm × 30 cm照射野下达到最大;随着测点在水模体中的深度增加,中子通量先增加后减小,而中子剂量却在逐渐减小;不同照射野下,光中子剂量率在水模体深度20 cm处,基本都接近本底。结论 探究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机头光中子谱和剂量分布特点,以及光中子在水模体内剂量沉积规律,能为进一步研究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光中子污染对患者产生的附加剂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江西省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和受检者的分布特点,估算2017年全省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方法 对全省范围内开展临床核医学工作的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普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样本医院进行应用频度调查与分析。结果 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男性多于女性外,其余临床核医学诊疗项目均为女性多于男性;全省临床核医学诊疗应用频度为0.67人次/千人口,其中诊断频度为0.58人次/千人口,治疗频度为0.09次/千人口。结论 与"九五"期间相比,江西省临床核医学应用频度迅猛发展,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核医学诊疗工作,增强核医学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意识,促进核医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6年江西省放射治疗频次水平现状。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全省范围内抽取三级、二级、一级和其他等各级样本医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现场调查的形式,获得放射治疗的频次数据。结果 我省放射治疗的女性患者以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为主,占47.40%,其次是胸部肿瘤占25.14%,男性患者以胸部肿瘤为主,占34.71%,其次是头颈部肿瘤占34.46%。0~15岁组患者以头颈部肿瘤为主,占62.96%,其次是淋巴及血液系统肿瘤,占22.22%;16~40岁组以头颈部肿瘤为主,占29.09%,其次是胸部肿瘤,占23.85%,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占17.22%;>40岁组胸部肿瘤占30.59%,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占29.29%,头颈部肿瘤占22.56%。结论 江西省2016年度放射治疗频次的水平较"九五"期间大幅提高,应加强放射治疗设备的合理配置,以充分利用放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江西省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2018年江西省医疗机构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工种包括诊断放射学、放射治疗、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统计分析江西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结果本次共调查23833人次,平均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6 mSv,受监测人员中年有效剂量超过1 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NR1)为4.32%,年有效剂量超过5 mSv的工作人员数与受监测人员总数的比值(NR5)为0.10%。2014—2018年间,人均年有效剂量呈现先上升后回落的趋势,2017年达到峰值。5年间监测从事诊断放射学人员有17909人次,占总监测人次的75.14%;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工种是介入放射学,为0.329 mSv,其他工种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诊断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分别为0.318、0.283和0.269 mSv,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39,P<0.001)。结论江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核医学受照剂量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较高,建议加强核医学及一、二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江西省医用直线加速器在全省11市、县各医疗单位的配置分布情况,为我省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放射治疗机构的管理、加速器的合理配置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1年度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的实施方案和国家的相关规范要求,为了掌握全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相关信息,通过调查相关资料,对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省目前配置38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全省每百万人口拥有量为0.84台。结论 我省医用直线加速器在近几年配置数量增加迅速,但在各市服务人口覆盖率和每百万人口拥有量差距较大,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好我省加速器的配置管理工作,避免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一防护不达标的PEC-CT机房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防护改造方案,为建设单位制定施工方案提供参考。并对改造后的PET-CT机房的辐射防护效果进行了监测,验证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PET-CT机房所使用核素的种类及活度,综合现有的屏蔽状况及其它因素,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得出改造所需要增加的材料及厚度数据;并在PET-CT运行状态下,监测机房外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参考点的剂量率,评价改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结果 防护改造效果比较理想,改造后工作场所的周围环境各参考点剂量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对于具体的改造工程,结合辐射源性质和周围环境、工作场所的具体因素,采取合理的屏蔽措施,改造后的PET-位CT机房防护效果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江西省2011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异常原因,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方法 发放调查表格,结合现场调查和电话咨询核实个人剂量异常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及处理。结果 江西省2011年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确实因工作原因受到高剂量照射的仅有4人次,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有效剂量异常的比例高达83.3%。结论 医院和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重视个人剂量监测的重要性,减少人为影响因素,使个人剂量监测真实反映实际受照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