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1患者女,42岁,右鼻渐进性鼻塞伴疼痛5个月余,4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鼻出血。体格检查:右侧总鼻道内可见-暗红色新生物,边界不清,表面可见少许分泌物附着。CT平扫双侧上颌窦、右侧筛窦及鼻腔内均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均匀,未见明显钙化影(图1A),右侧上颌窦内侧壁及部分后壁骨质破坏,可见软组织影侵入右侧翼腭窝,部分鼻中隔骨质吸收;增强检查右侧上颌窦病变明显不均匀斑片状强化(图1B),左侧上颌窦病变强化轻微。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17岁,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因"白带增多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4d"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近1年余来白带增多,无腹胀、腹痛,无明显外阴瘙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肉瘤样肝细胞癌(SHC)临床CT表现和病理特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例SHC的CT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有上腹部胀痛及发热,但血常规提示WBC计数正常,HBsAg均为阳性,血清AFP不高,无肝硬化基础。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肝内直径3-11cm的囊实质性肿块,其中右肝4例,左肝1例,4例边缘清楚,2例边界不清。饥平扫见2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内有液化坏死或纤维化及钙化;增强CT上1例呈均匀强化,4例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1例不强化,〉6cm的肿瘤呈肿瘤内条片状强化。2例可见门脉癌栓形成。结论:SHC因具有肝细胞癌及肉瘤的双重成分在临床病理与CT特征而具一定特征性,对本病定性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78岁.因"腹痛伴腹泻、呕吐4 d"入院.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反射,疼痛剧烈时伴有胸闷不适.  相似文献   
5.
肠梗阻是外科的常见病症:近年来肿瘤已成为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结肠癌在成年人肠梗阻病因中占30.2%,位皓首位。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肠梗阻不易鉴别。结肠癌目前常用的术前检查方法是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等。然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由于无法进行良好的肠道准备及发病时全身情况较差,常常难以完成上述检查或难以得到满意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肺结节 (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上常常遇到的难题之一 ,以往文献多介绍SPN的CT表现 ,增强扫描对SPN定性诊断价值的报道亦较少 ,现将我院在这方面的初步研究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 :40例SPN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或血管造影证实 ,其中男性26例 ,女性14例。年龄24~72岁 ,平均55±2岁。恶性结节26例 ,其中鳞癌8例 ,腺癌10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 ,未分化癌5例 ;良性结节14例 ,其中结核瘤9例 ,炎性假瘤4例 ,动静脉瘘1例。2.方法 :仪器采用东芝600HQCT机 ,上海信谊药厂的60 %泛影葡胺或先…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肺囊肿是肺撕裂伤引起的一种创伤性肺内假性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易发生误诊。常规采用摄胸部X线平片进行创伤性肺囊肿诊断的文献报道已有较多,但采用CT检查进行诊断的报道却并不多见。笔者收集本院经CT检查证实的创伤性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采用CT检查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同时CT扫描辐射剂量,以及对检查者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张在满足X射线诊断要求前提下应遵循所有辐射剂量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的原则(ALARA).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肾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实性肾癌18例,增强扫描皮质期13例呈明显增强,5例呈轻中度增强,囊性肾癌3例,增强后皮质期囊壁、壁结节、囊内分隔明显增强。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迅速减退,呈快进快退改变。术前正确诊断率和分期正确率分别为90.5%和80.9%。结论:肾细胞癌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数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病历摘要 患者男,6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左下腹持续性隐痛和腹泻3个月,体温波动于38.5~39.5℃,大便3~6次/d,黄色水样便;无畏寒、恶心、呕吐等症状,2006年3月6日至24日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肠镜检查提示降结肠、乙状结肠溃疡,活检病理为"结肠慢性炎症伴坏死及肉芽组织形成";大便培养"粪肠球菌优势生长",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伴菌群失调",用奥沙拉嗪和头孢三嗪等抗炎治疗,腹痛缓解,体温下降,但未降至正常,半个月后因腹泻症状无改善而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