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宇鹏  陈延 《新中医》1998,30(5):9-10
谢海洲教授治疗脑萎缩经验郭宇鹏陈延主题词@谢海洲脑疾病/中药疗法萎缩/中药疗法甘肃省白银市西北铜加工厂医院,白银市(730900)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563000)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以记忆、语言、情感等障碍,性格改变,情绪不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面肌痉挛术后无效或复发病例再次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手术治疗后无效或复发的32例面肌痉挛病人作为治疗组,同期首次手术治疗的100例面肌痉挛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责任血管、电生理监测结果、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责任血管均有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AICA)、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和椎动脉,其中对照组PICA明显多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发现垫棉压迫面神经REZ 10例,两组均未见静脉压迫。治疗组术中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消失22例,对照组AMR消失66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30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26例,随访期内延迟缓解1例,未缓解3例;对照组随访89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65例,随访期内延迟缓解20例,未缓解4例;两组症状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面瘫、头痛、听力下降等,其中治疗组头痛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电生理监测下行二次手术治疗面肌痉挛术后无效或复发病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在血管内形成进而引发的一种累及全身各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退行性和炎性病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吸烟酗酒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脉痹”有相通之处,均病在血脉。中医“脾”具有生血、统血的生理功能,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笔者以AS与“脾主统血”的相关性研究为切入点,主要探讨“脾主统血”的生理、病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采用中医药方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7年滨州市不合格药品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与分析滨州市2007年度药品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药品概况,以利于有目的有重点地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方法根据滨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抽验药品的统计数据,对抽验的不合格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抽验药品2592批次,其中不合格的481批次,不合格率为18.6%。不合格率最高的是中药材,其次是化学药品。结论我市应加强中药材及化学药品的监督与指导,保护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改进甲氧氯普胺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盐酸溶液为溶剂,在273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较为满意,与药典法比较无显著差异,且较经济,更适合于甲氧氯普胺片含量的均匀度及溶出诬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氯双滴眼液为新型广谱抗菌消炎滴眼液,用消炎镇痛药物双氯芬酸钠替代原氯地滴眼液中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没有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副作用大大减轻,可长期用于治疗沙眼、急慢性结膜炎、麦粒肿等.主要成分为氯霉素、双氯芬酸钠,含有硼酸、硼砂缓冲溶液.因氯霉素和双氯芬酸钠在UV区光谱曲线重叠,不能用紫外法同时测定,而用HPLC法可同时测定此两种成分的含量,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夏方亮  郭宇鹏 《齐鲁药事》2006,25(3):148-150
目的建立HPLC双通道法测定精制银翘解毒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C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水-冰醋酸(15∶85∶0.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分别为257nm、327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和绿原酸进样量分别在0.4490~2.2450μg、0.1156~0.57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0.9997(n=7),其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0.2%,99.9%。结论此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8.
郭宇鹏  陈延 《中医杂志》1997,38(10):586-587
在多种慢性颅脑疾病进程中,皆可出现脑萎缩的病理改变,呈现以进行性痴呆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中国中医研究院谢海洲教授,从医50余年,学验俱丰,对脑萎缩的诊治,具有独到的理论和经验。他认为本病虚实相兼,虚因于脾肾亏损,实起源于痰浊瘀毒之邪盘踞。病位在脑,却涉及五脏六腑。临证主张补虚与泻实并举,疏利三焦气机、升阳益髓、除痰化瘀、解毒散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氯地滴眼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氯地滴眼液中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方法:用C_(18)柱为固定相,以甲醇-0.27%KH_2PO_4(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分别在100~200μg·ml~(-1),12~24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9.1%,100.2%,RSD为1.7%,1.4%。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0.
太空环境对黑色素瘤B16细胞成瘤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空间诱变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株的成瘤性,寻找免疫原性发生变异的细胞株。方法将B16细胞株应用细胞低温长期生存系统,搭载于我国第20颗返回式卫星,返地后进行单克隆化,从得到的110株单克隆太空诱变B16细胞株中随机选取4株,常规培养后和对照细胞株同时分别接种C57BL/6J小鼠,腹腔接种组观察生存期,皮下接种组14d后取血、处死,记录瘤重,脾脏重,胸腺重,并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和瘤体的病理学检测。结果初步确定了适合太空诱变肿瘤细胞株体内筛选实验的方法和筛选指标,并筛选出了1株出瘤时间延迟、瘤重缩小,生存期延长,荷瘤小鼠血清IL-2浓度升高,免疫原性可能发生变异的B16细胞株。结论空间环境可使体外培养肿瘤细胞产生变异,能否通过太空诱变的方法增强肿瘤细胞株的免疫原性需进一步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