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56层i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56层i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DSA确诊的ASO患者50例,均行256层iCT血管造影,其后于两周内行DSA造影或治疗。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ASO的效能,计算与DSA评估血管狭窄分级的符合率。结果 共检测730段血管,CTA诊断ASO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99.34%(453/456)、96.35%(264/274)、97.84%(453/463)、98.88%(264/267)和98.22%(717/730);CTA评估血管狭窄分级共686段与DSA相符,符合率为93.97%(686/730)。结论 256层iCT血管造影检查无创、方便,诊断ASO和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准确率高,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肝体积的准确性及对肝移植的应用价值.方法(1)实验研究:MSCT扫描10只猪肝,层厚6.5mm,螺距1.25,重建间距3.2、6.5mm,半自动法重建肝脏三维模型,计算体积.(2)临床研究:对22例肝移植患者的肝脏术前行MSCT检查,重建间距6.5mm,余条件、测量方法同前.结果(1)实验研究:重建间距3.2、6.5mm测量肝体积的准确性分别为(97.5±1.0)%、(97.4±0.8)%,与实际肝体积有显著相关性(均r=0.999,P<0.01).(2)临床研究:术前CT测量肝体积准确性为(99.4±9.8)%,与实际肝体积有显著相关性(r=0.970,P<0.01).两名观察者测量结果间也有显著相关性(r=0.99l,P<0.01).结论MSCT测量肝体积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是肝移植术前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低剂量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CTA)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选取拟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且体重在60~70 kg的患者90例,按检查先后分为,120 kV,120 mAs组(A组);120kV,60 mAs组(B组)和100 kV,100 mAs组(C组),每组30例。其中A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PB)生成图像,B组与C组采用iDose4迭代重建算法生成图像。测量记录各组图像的肾动脉CT值、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采集后的图像进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后处理,并按1~5分对VR图像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A组与B组肾动脉CT值、SD值、SNR、CNR及VR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SD值与A组、B组相当,而肾动脉CT值、SNR、CNR及VR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值=-12.326,tSNR=-7.136,tCNR=-7.649;ZVR=-2.690,PVR <0.05)。 结论 肾动脉CTA运用iDose4迭代重建技术,在mAs降低50%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图像质量,而在管电压降低到100 kVp,辐射剂量(机器显示)降低50%的情况下,图像质量反而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R-R时相,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后,利用回顾性心电门控重建出37.5%、50.0%、62.5%、75.0%R-R时相的横断面图像。然后进行冠状动脉容积重建及仿真血管内窥镜重建,分析不同R-R时相各支冠状动脉的显示情况。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诊断冠状动脉≥50%管径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重建的最佳时相为50.0%和62.5%R-R时相;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诊断冠状动脉≥50%管径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1.7%、83.3%、28.2%、99.3%和83.9%。结论 选择回顾性心电门控最佳R-R时相重建冠状动脉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心脏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图像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可以作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5.
面部轮廓老化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面部轮廓老化的形态特征,为年轻化手术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三维CT重建技术,对20例老年人及20例青年人颅面形态结构做立体定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老年组在中面部(Zy-Zy)、下面部(Go-Go)、眶上嵴突(Fb-Sr,T-So)、头长(N-Po)、耳前颏下点距(T-Gn)都明显高于青年组,而上颌高(N-Sd)和上面宽(Ft-Ft,T-T)则明显低于青年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宽度、眶上嵴突及颅面深度有随之增加的趋势,而面部垂直高度有随之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诊CT回顾分析(附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TDIH)与伤后首诊颅脑 CT表现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发生 TDIH的高危阶段.方法回顾分析 42例 TDIH患者的伤后首诊 CT检查表现,同时对 TDIH发生的时间亦作出分析.结果 42例 TDIH中伤后首诊颅脑 CT表现为复合伤 35例,单一类型损伤表现 6例,表现正常 1例,发生在伤后 72h内 39例.结论 TDIH的发生率与伤后首诊颅脑 CT表现密切相关,伤后 72h内为 TDIH的高发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低剂量扫描的不同方法的差异,以及双下肢动脉CTA低剂量扫瞄三维处理(VR)图像的质量与血管CT值及标准差SD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受检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常规剂量组、120 kV和80 mAs组、100 kV和130 mAs组,每组30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处理后,按优、良、差 3个等级进行评定,对3组进行图像质量等级比较。测量CT值及标准差SD值,与VR 图像质量等级关系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 常规剂量组(120 kV,150 mAs)、120 kV,80 mAs组和100 kV,130 mAs组VR图像等级为优的分别为93.3%、86.6%和96.6%。SD值与双下肢动脉CTA的VR图像的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8,CT值与双下肢动脉CTA的VR图像的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6。结论 双下肢动脉CTA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100 kV和130 mAs组的图像质量优于120 kV和80 mAs组。  相似文献   
8.
64排螺旋CT腹部血管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腹部血管成像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方法 采用120 kV、200~30 mAs之间每次降低10 mAs的条件进行模体测试图像采集,测量其CT值的标准差(SD)、高对比密度分辨率与低对比密度分辨率,分析三者与扫描所用mAs值的联系,找到3个mAs值进行临床病例分析。随机选取90例行腹部血管检查的患者平均分为3组,采用以上mAs值进行图像采集,进行平扫常规剂量SD值测量,并对增强低剂量扫描进行三维容积重建(VR),再由3名CT诊断医师采用盲法评价进行VR图像质量评估,按优、中、差3个等级进行评定。3组平扫SD值与腹部血管成像VR图像进行质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平扫SD值与腹部血管成像VR图像的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0.906、0.893。结论 腹部血管成像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80 mAs可以较好地保证图像质量。在平扫SD值小于5.78时增强扫描可以采用60 mAs,而当平扫SD值大于11.8时增强扫描最好采用100 mAs或更高的mAs值。  相似文献   
9.
胸部低剂量CT扫描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CT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采用CT检查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同时CT扫描辐射剂量,以及对检查者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主张在满足X射线诊断要求前提下应遵循所有辐射剂量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水平的原则(ALARA).  相似文献   
10.
2000年首次报道4层CT的冠状动脉成像,作为早期CT冠状动脉的检查虽然能显示三大冠状动脉及部分分支的形态及结构,但要求患者屏气30 s以上,基于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限制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