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放射治疗进入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l conformalradiation therapy,3-D CRT)的新时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模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是实现适形放疗的关键,它既能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又使靶区剂量更均匀,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照射剂量大大减少,重要脏器得到保护,从而增加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放射反应和后遗症。本院从2001年7月到2002年3月共对34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实施CT模拟定位及三维治疗计划,现将其技术特点和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分期及放疗对免疫与肿瘤复发、转移及肿瘤退缩的相关性.方法每位病人放疗前及放疗后各测定T细胞亚群指标一次.结果早、晚期鼻咽癌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相比,除早期鼻咽癌CD3下降无统计学意义外,余CD3、CD4、CD4/CD8下降;CD8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晚期鼻咽癌的改变尤为突出,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放疗后肿瘤退缩与否的T细胞亚群测定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肿瘤有复发或转移者CD4、CD4/CD8下降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CD8升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细胞亚群指标的测定,对鼻咽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放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及转移的可能性判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羟基丁酸对放射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γ—羟基丁酸钠联合放疗减少放射性脑损伤及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采用γ—羟基丁酸钠配合常规放疗对实验动物的脑损伤进行病理学观察,以Mistra肾上腺素自氧化法、Uchiyama试验分别测定SOD活力和LPO含量。结果 γ—羟丁酸钠明显减少6Me V β射线辐照后脑组织损伤,而且可提高SOD活力及减少LPO含量。结论 γ—羟丁酸钠减少放射性脑组织损伤、缓解放疗反应,在提高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效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联合表达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了P53和CyclinD1蛋白57例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本组病例CyclinD1蛋白的表达率为50.9%,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4%,且两者呈正相关性(P<0.05)CyclinD1蛋白在低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结论 P53和CyclinD1蛋白表达呈相关性和食管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可作为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88Re放射性食管支架的辐射场特性,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核探测技术对仿生食管体模各代表位点测量其β和γ射线、韧致辐射剂量,并以数学公式模拟、绘制计算机软件.结果188Re放射性支架的辐射场有其特性,β射线最大射程为11 mm,90%剂量建成区在1.5 mm之内,95%剂量在2.5 mm范围之内,而在6.5 mm射程外的γ射线、韧致辐射能量仅占总剂量的4.21%.支架0°、90°、180°、270°平行点间轴向距离的吸收剂量均匀平衡一致,P>0.05.结论188Re支架辐射以β射线为主体,γ射线、韧致辐射份额为4.21%.最大剂量建成区恰好落在食管粘膜层0.5~1.5 mm范围内,适合为食管癌姑息性腔内放射治疗核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肩关节复位中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的有效性。方法:50例肩关节脱位者,分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和臂丛神经阻滞组,现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是否安全有效。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进行肩关节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于天  许敏  章国芬  张福正 《淮海医药》2003,21(5):430-430,F003
由于磁共振 ( 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 ,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 ,且无骨性伪影干扰 ,在鼻咽癌的诊断、治疗、随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鼻咽癌 MRI成像在放疗前后的应用 ,重点强调 MRI在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复发诊断、并发症评估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 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合理的放射治疗范围。方法 对97例单纯手术切除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淋巴结转移率37.1%,转移度14.4%,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的深度和长度则影响不大。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36%,(13/36)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54%(33/61)。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该辅助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188Re食管支架腔内近距离辐射动物食管组织学形态变化 ,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约克白猪 ,分 2 2 2MBq、4 4 4MBq和对照支架分别置入食管照射。于照射后 1、3周取食管组织标本作DNA含量分析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2 2 2MBq支架动物 7d食管标本DNA分析亚二倍体含量为 4 .2 3% ,2 1d为 3.6 1%。4 4 4MBq、7d食管组织亚二倍体含量为 9.74 % ,2 1d为 6 .5 4 % ,与对照组 (2 .4 6 %、2 .2 3% )差异显著 (P <0 .0 1)。病理组织形态观察 ,2 2 2MBq、7d食管黏膜炎性改变点状坏死 ,2 1d炎症变化较轻 ,见组织修复、少量纤维增生。4 4 4MBq、7d食管黏膜严重炎症 ,广泛灶状坏死 ,并且有肌肉层损伤 ,2 1d仍可见黏膜片状坏死性损伤及组织修复性纤维化增生。结论 188Reβ源放射性食管支架对食管表浅组织具有明显的电离辐射效应。单次辐射 (吸收 )剂量小于 4 4 4MBq可减轻食管肌层组织的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