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本组24例(13例PSD-007组,11例对照组)Ⅱ、Ⅲ期子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看到加用PSD-007组比单纯放射治疗组:①肿瘤消退快;②宫颈活检癌细胞消失早;③达到完全缓解的放射剂量减少。其增敏比(SER)为1.31。PSD-007组除有5例病人在病室条件下,暴露部位皮肤有可逐渐消退的色素沉着外,未见到其他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154例放射性皮肤损伤,其中急性损伤57例,慢性损伤97例。致伤放射源为加速器、~(60)Co、X线及β线。致伤剂量多数为10~40Gy,最大剂量为180Gy。采用非手术治疗41例,占26.6%,手术治疗113例,占73.4%,总治愈135例,治愈率达87.7%。对于手术切除和皮肤移植修复创面问题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前言晚期肿瘤通常伴有全身播散和骨胳转移,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也是造成病人全身衰竭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对肿瘤限局性转移采用化学治疗或补丁式照射收到一定效果,但对全身播散尤其是广泛骨胳转移造成的疼痛治疗办法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化学治疗和其它治疗肿瘤的方法往往无济于事,病人只有靠麻醉药物止痛。因此,寻求治疗晚期肿瘤疼痛的有效方法是肿瘤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半身照射是近年来治疗播散性肿瘤疼痛的一种新方法,是补丁式照射和全身照射技术的发展。它将身体分成两个大部分,即上半身和下半身来进行照射,每次照射剂量为300~1000拉德,如有必要在骨髓恢复之后再进行另外半身照射,通常间隔4~6周。这  相似文献   
4.
氨酚待因2号片(PC-2)每片含磷酸可待因15 mg和扑热息痛300 mg,是国内新开发的复方镇痛药。本文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对中度疼痛患者进行临床验证,以氨酚待因1号片(PC-1,每片含磷酸可待因8.4 mg和扑热息痛500 mg)作为阳性对照药,阴性对照药用安慰剂(PB)。患者总数338例(206例用PC-2,32例用PC-1,100例用PB)。临床验证结果表明:(1)PC-2组对中等程度的手术后疼痛、中晚期癌痛和某些神经痛均有满意的镇痛效果,其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以及2度以上疼痛缓解率等各项检查指标均明显优于PB组(P<0.01)。PC-2组在服药后2 h的疼痛强度差及服药1 h后的镇痛总有效率均比PC-1组高(P<0.05),对癌症的镇痛效果优于PC-1组;(2)PC-2对术后痛、癌痛和神经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76.7%和60.0%,它对鼻咽癌和其它癌症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3)PC-2 po后吸收迅速,1 h后出现镇痛效应,2 h达峰值,镇痛效应可持续3h;(4)PC-2的不良反应较轻,在进行不良反应观察的50例中,11例出现思睡(占22%),5例胃部不适(占10%),3例头晕(占6%),恶心1例(占2%),上述不良反应大多在1 d内消失,1例在服药第7 d出现便秘,本品对呼吸、心率、血压无影响,对肝、肾、血液系统无损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1例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或大面积(全身)放射治疗后,使用冷冻保存的自身骨髓对加速造血功能恢复的初步效果。回输冷冻保存的自身骨髓,对受药物或射线抑制的造血系统有促进恢复和重建造血功能之效应。讨论了14例患者自身骨髓采取、冷冻保存和活性测定的方法,证明临床使用是安全可靠的。自身骨髓输注,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但尚处于试验阶段,需累积更多的病例资料才能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6.
氟酚待因2号片(PC-2)每片磷酸可待因15mg和扑热息痛300mg.是国内新开发的复方镇痛药.本文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等对照的试验设计.对中度疼痛患者进行临床验证,以氨酚待因1号片(PC-1,每片含磷酸可待因8.4mg和扑热息痛500mg)作为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7.
氯芬待因片(每片含双氯芬酸25mg和磷酸可待因15mg)与氨酚待因2号片(每片含扑热息痛300mg和磷酸可待因15mg)、安慰剂进行双盲对照试验,旨在考察其对手术后疼痛、癌痛、神经痛等中度疼痛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氯芬待因组303例,氨酚待因2号片组31例,安慰剂组69例。采用疼痛强度差、总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等镇痛效果评价指标。结果表明:(1)氯芬待因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P<0.001),某些指标方面亦优于氨酚待因2号片(P<0.05);(2)氯芬待因不良反应轻微,胃不适、恶心、呕吐在10%以下,头晕、思睡在5%左右。多在1d内消失。  相似文献   
8.
对48例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病人(HD14例,NHL34例,进行大面积、高剂量、化疗结合造血干细胞回输。具体方法及结果为:~(60)CO治疗组:一次TLI 6Gy,21例;8Gy,19例,其中10例采用自身骨髓回输。6MeV直线加速器治疗组:一次TLI 6Gy,2例;8Gy,2例。皆输注液氮保存的胎肝细胞。44例恶性淋巴瘤的1,3,5年生存率分别72%(30/44),57%(15/26)和30%(4/13)。HD14例分别为78%(11/14),75%(6/8)和50%(3/6)。大剂量化疗组:4例病人采用CTX3.0 VCR4mg/2天,同时回输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结果CR2例,PR2例。三组病人皆于白细胞回升后在原发肿块处追加照射剂量30Gy/3周。临床使用造血干细胞结果表明在大面积高剂量放、化疗情况下,可以加速骨髓重建并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9.
激光加血卟啉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对治疗表浅癌肿的效果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用于临床。但激光穿透组织的能力是呈负指数函数衰减的,即使用穿透力较强的6300A氦氖激光,其单束光穿透组织到达2cm深度时,光强也仅为原来的万分之一。因此,激光加HpD对深部肿瘤的疗效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1966年Cohen等曾报道血卟啉(Hematoporphyrin)加X-线治疗小鼠腿部移植瘤的研究结果,作者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血卟啉后3小时,在植瘤小腿部照射X-线2750伦,发现血卟啉量为0.05mg时,有增加疗效作用。但  相似文献   
10.
舒尔芬对中度癌症疼痛病人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