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外泌体对成纤维细胞表达Ras相关C3肉毒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Rac1)蛋白的影响。方法:超高速离心法分离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外泌体,电镜负染色观察外泌体的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测定外泌体的粒径分布,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标志蛋白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2,Tyrp2)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在共培养过程中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摄取外泌体的过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MEF表达Rac1蛋白的情况。结果:B16-F10细胞外泌体在电镜下呈典型茶托状形态,NTA测得其粒径范围在141~255 nm,Western blot测出其标志蛋白Tsg101和Tyrp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共培养0 h相比,共培养12 h的MEF内有少量的外泌体,且共培养24和36 h的MEF内聚集了大量的外泌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共培养0 h相比,共培养24和36 h的MEF中Ra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 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共培养0 h相比,共培养12、24和36 h的MEF中Rac1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 05或P<0. 01)。结论: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外泌体可促进成纤维细胞表达Rac1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孕期小鼠羊水对小鼠肝癌细胞H2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孕11、13、15 d和17 d的KM小鼠羊水-RPMI1640培养基培养H22细胞(培养液中羊水终浓度为10%),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H22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S-P免疫荧光染色法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H22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 羊水能明显抑制H22细胞的体外增殖和PCNA的表达,随孕期的延长而增高(P<0 05);并能促进p53的表达以及诱导H22细胞凋亡,随孕期的延长而降低(P<0 05).同时,PCNA和p53的表达强度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r=-0.808,P<0 01).结论 孕11、13、15、17 d的小鼠羊水能抑制H2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可能与PCNA和p53的表达有关,并且孕期越早、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60Co γ射线辐射所致免疫损伤小鼠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5 Gy 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建立BALB/c小鼠免疫损伤动物模型,MTT法测定ConA 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标记,FACS分析测定脾淋巴细胞CD3、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胸腺淋巴细胞CD4 CD8亚群细胞数目;ELISA法检测血清IL-2、IFN-γ水平。结果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显著促进ConA 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提高60Co γ射线所致免疫损伤小鼠CD3+、CD4+和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胸腺细胞CD4+ CD8-和CD4- CD8+单阳性亚群数目,减少胸腺细胞CD4+ CD8+双阳性亚群数目,促进小鼠血清IL-2、IFN-γ的生成水平。结论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60Co γ射线辐射所致免疫损伤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体外共培养环境中小鼠胚胎干细胞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影响.建立C57BL/6小鼠胚胎干细胞系,通过小鼠胚胎干细胞与肿瘤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观察小鼠胚胎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形态及生长行为的影响,MTT法与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共培养后肿瘤细胞粘附性、迁移性及侵袭性的变化.共培养中小鼠胚胎干细胞能够侵入并推开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形成自己的生长空间,与对照组比较共培养后肿瘤细胞的粘附性、迁移性及侵袭性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体外共培养体系中小鼠胚胎干细胞能够侵袭肿瘤细胞,并降低细胞粘附、迁移及侵袭相关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强度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22例剖宫产术后患者,其中67例为治疗组、55例
为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24 h用低强度超声治疗仪对患者子宫覆盖区进行治疗,1 次/d,30 min/次,连续3 d;对照组自然
恢复,临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底下降程度、恶露情况。结果治疗组宫底下降高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30 d阴
道流血干净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治疗可促进剖
宫产术后子宫康复。
  相似文献   
6.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GPIF)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分3个实验组,对腹腔巨噬细胞分别给予0 .0 5 ,0 .1和0 .5mg/mlGPIF进行体外培养,培养结束后,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能力、对溴化四唑蓝(MTT)的还原能力,以及分泌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 1(IL-1)的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浓度GPIF均有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能力作用,且能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对MTT的还原能力,增加NO和IL-1的分泌量(P <0 .0 5 )。结论GPIF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GPIF)对BALB/c小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表面抗原分子表达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免疫促进作用机理。方法: 60Coγ-ray辐射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GPIF,流式细胞分析术分析BALB/c小鼠脾细胞表达CD28+、CD152+单阳性细胞百分率,表达CD4+CD28+、CD8+CD28+、CD4+CD152+、CD8+CD152+双阳性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2、IFN-γ分泌水平。结果: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显著提高免疫损伤小鼠脾淋巴细胞CD28+、CD4+CD28+、CD8+CD28+阳性细胞百分率(P<0.05,P<0.01),降低CD152+、CD4+CD152+阳性细胞百分率(P<0.05,P<0.01),提高小鼠血清IL-2、IFN-γ分泌水平(P<0.01)。结论: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CD28、CD152共刺激分子通路的活化信号传递,降低T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FN-γ,参与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网络调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SD大鼠部分胰腺组织后胰岛的病理转归和血清学变化。方法将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HIFU 1/4组(n=36)、HIFU 1/2组(n=36)及假辐照组(n=36)。辐照后监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胰高血糖素,同时观察靶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辐照后即刻、28天、56天,各辐照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辐照组间空腹血清胰岛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后2h及7、14、28、42天,各辐照组间空腹胰高血糖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辐照后胰腺组织中出现新生胰管结构,但未发现胰岛组织。结论HIFU辐照胰腺部分组织对大鼠胰腺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辐照后56天胰岛重建不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冷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和石蜡切片HE染色法在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牛肝组织即刻效应中的价值.方法 HIFU消融牛肝组织后即刻,分别置液氮和4%多聚甲醛中,分别行冷冻切片SDH酶组织化学染色和石蜡切片HE染色.以未消融牛肝为对照.结果 HIFU消融后即刻,SDH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消融区内SDH活性消失,HE染色显示细胞核形态及细胞结构无明显改变.2种方法检测的有效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冷冻切片SDH酶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评价HIFU消融即刻效应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SD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自然老化的SD围绝经期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照组和超声波组.假照组不予以治疗.超声波组采用声强0.8W/cm2,频率1.02 MHz的超声波对大鼠右侧卵巢进行辐照,根据辐照时间不同,分为10 min组、20 min组和30 min组,依次予以每天10、20、30 min辐照,共10d.于辐照10 d后取材,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E2,计算卵巢系数,HE染色观察各级卵泡发育情况和卵泡总数变化. 结果 与假照组相比,10 min组、20 min组和30 min组的E2水平升高,30 min组的窦状卵泡数及卵泡总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组、20 min组和30 min组的卵巢系数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超声辐照对卵巢质量没有影响. 结论 低强度脉冲超声具有促进SD围绝经期大鼠卵泡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