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用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三种方法,研究N′—乙酰靛玉红致突变作用。结果发现无论加入或不加入肝微粒体酶活化,0.025~250μg/片及0.25~2500μg/皿剂量的N′—乙酰靛玉红,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均无致基因突变性;25~75μg/ml的N′—乙酰靛玉红均不能诱发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1250~5000mg/kg的N′—乙酰靛玉红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亦无致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2.
1986年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给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放射性污染。为了观察事故对重庆市地区的影响,我站于1986年5月9日至6月6日对本市环境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3.
正常组织的损伤效应是施以放射治疗(放疗)的代价。即使这种治疗是成功的也必须考虑因辐射效应所致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放疗中,权衡正常组织的损伤效应是确定肿瘤治疗剂量的限制因素。了解正常组织在放疗前后的细胞遗传学动态变化,为判断放疗效果及正常组织对放射反应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组更加敏感的观察指标。鉴于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对辐射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易于取材分析,我们对已确定了放疗方案的实体瘤患者23例,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FARMER剂量仪和FJ347A X、γ剂量仪对8种型号的发射主射束X射线能量分别为4,6,8,10,15和18 MV的10台医用电子加速器治疗室内非主射束X射线辐射水平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病人平面内,随等中心主射束X射线剂量率的增加和照射野的增大,非主射束X射线辐射剂量率增加;随考查点到等中心距离的增加,非主射束X射线辐射剂量率缓慢减少。可用f=4.6×10-5F1/2Z-3/2关系估算辐射比。估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一般在30%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随着超高压输电网的发展,高电压实验已成为电力工业及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探讨高压放电的职业效应,本文作了职业人员体细胞遗传学的损伤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